Redis官方下載地址:http://redis.io/download
Redis安裝
cd /usr/local/src/redis-3.2.3 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cp ./src/redis-benchmark /usr/local/redis/redis-3.2 cp ./src/redis-check-aof /usr/local/redis/redis-3.2 cp ./src/redis-check-rdb /usr/local/redis/redis-3.2 cp ./src/redis-cli /usr/local/redis/redis-3.2 cp ./src/redis-sentinel /usr/local/redis/redis-3.2 cp ./src/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redis-3.2 cp ./src/redis-trib.rb /usr/local/redis/redis-3.2 cp ./redis.conf /usr/local/redis/redis-3.2
make命令執行完成后,會在當前目錄下生成本個可執行文件,分別是redis-server、redis-cli、redis-benchmark、redis-stat,它們的作用如下:
- redis-server:Redis服務器的daemon啟動程序
- redis-cli:Redis命令行操作工具。當然,你也可以用telnet根據其純文本協議來操作
- redis-benchmark:Redis性能測試工具,測試Redis在你的系統及你的配置下的讀寫性能
- redis-stat:Redis狀態檢測工具,可以檢測Redis當前狀態參數及延遲狀況
如何啟動
在安裝完成之后,要啟動,需要配置文件,在下載的文件加下面有一個默認的配置文件,可以修改
參數
在我們成功安裝Redis后,我們直接執行redis-server即可運行Redis,此時它是按照默認配置來運行的(默認配置甚至不是后台運行)。我們希望Redis按我們的要求運行,則我們需要修改配置文件,Redis的配置文件就是我們上面第二個cp操作的 redis.conf 文件,目前它被我們拷貝到了 /usr/local/redis/redis-3.2 目錄下。修改它就可以配置我們的server了。如何修改?下面是redis.conf的主要配置參數的意義:
- daemonize:是否以后台daemon方式運行
- pidfile:pid文件位置
- port:監聽的端口號
- timeout:請求超時時間
- loglevel:log信息級別
- logfile:log文件位置
- databases:開啟數據庫的數量
- save * *:保存快照的頻率,第一個*表示多長時間,第三個*表示執行多少次寫操作。在一定時間內執行一定數量的寫操作時,自動保存快照。可設置多個條件。
- rdbcompression:是否使用壓縮
- dbfilename:數據快照文件名(只是文件名,不包括目錄)
- dir:數據快照的保存目錄(這個是目錄)
- appendonly:是否開啟appendonlylog,開啟的話每次寫操作會記一條log,這會提高數據抗風險能力,但影響效率。
- appendfsync:appendonlylog如何同步到磁盤(三個選項,分別是每次寫都強制調用fsync、每秒啟用一次fsync、不調用fsync等待系統自己同步)
修改好了之后,要把配置文件拷貝到剛才安裝目錄 /usr/local/redis/redis-3.2 下面,保證可以找到
啟動服務器
cd /usr/local/redis/redis-3.2 sudo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redis-3.2/redis.conf &
查看是否成功啟動
ps -ef | grep redis
驗證
./redis-cli ping PONG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