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封裝、繼承、多態、抽象的理解


  封裝:是面向對象方法的重要原則,就是把對象的屬性和行為(數據)結合為一個獨立的整體,並盡可能隱藏對象的內部實現細節,就是把不想告訴或者不該告訴別人的東西隱藏起來,把可以告訴別人的公開,別人只能用我提供的功能實現需求,而不知道是如何實現的。增加安全性

       繼承:是面向對象最顯著的一個特性,繼承是從已有的類中派生出新的類稱為子類,子類繼承父類的數據屬性和行為,並能根據自己的需求擴展出新的行為,提高了代碼的復用性。

  多態:指允許不同的對象對同一消息做出相應。即同一消息可以根據發送對象的不同而采用多種不同的行為方式(發送消息就是函數調用)。封裝和繼承幾乎都是為多態而准備的,在執行期間判斷引用對象的實際類型,根據其實際的類型調用其相應的方法。

    抽象:表示對問題領域進行分析、設計中得出的抽象的概念,是對一系列看上去不同,但是本質上相同的具體概念的抽象,在java中抽象用 abstract 關鍵字來修飾,用 abstract 修飾類時,此類就不能被實例化,從這里可以看出,抽象類就是為了繼承而存在的,如果定義了一個抽象類而不去繼承它,那么等於白白創建了這個抽象類,因為你不能用它來做任何事情,用 abstract 修飾方法時,此方法就是抽象方法,抽象方法必須存在於抽象類中,抽象方法沒有方法體,對於一個父類來說,如果它的某個方法在父類中實現出來沒有任何意義,必須根據子類的實際需求來進行不同的實現,那么就可以將這個方法聲明為抽象方法,抽象方法的修飾符必須為 public 或者 protected ,應為用 private,則不能被子類繼承,子類便無法實現該方法,缺省情況下默認為 public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