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智能卡APDU學習筆記


  因項目需要,利用APDU通信協議在ME手機端和卡端進行通訊。在實踐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先記錄如下。

  APDU協議,即是智能卡與讀寫器間的應用層協議,在ISO7816-4[7]中定義了該協議的結構格式。APDU數據有兩種結構,讀寫器使用的APDU結構為命令APDU,C-APDU(Command APDU),智能卡方面使用的APDU結構為響應APDU,R-APDU(Reponse APDU)。

命令APDU

 

必選部分:CLA, INS, P1, P2

可選部分:LC, 數據段, LE

CLA確定APDU的類別,INS確定要執行的指令,P1和P2是參數。

LC確定數據段的長度,數據段是發送到智能卡上的數據,LE確定讀寫器期待智能卡響應的字節數。

響應APDU

 

可選部分:數據段

必選部分:SW1, SW2

數據段的長度由命令APDU的LE確定。

SW1和SW2是狀態字。

 卡側APDU編程實踐

  JAVACARD有一系列APDU處理的方法可以調用,詳情可以查看相應的說明文檔。先簡單記錄下我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及相應的答案。

  在處理一個APDU命令前,首先要調用getBuffer命令取得APDU緩沖區數組的引用,通過該數組的引用,即可訪問APDU緩沖區數組的內容。

public void process(APDU apdu) {
        byte[] buffer = apdu.getBuffer();
        switch (buffer[ISO7816.OFFSET_INS]) {
        }
    }

首先要注意兩點,第一:其中取得緩沖數組的引用給buffer時,注意buffer需在方法中定義,即定義為局部數組。第二:此時獲得的buffer數組中僅僅包含APDU的命令頭,即CLA, INS, P1, P2,P3,不包括后續的數據(即P3后的數據)。如需接受完整的APDU指令,需要利用

byte buffer[]=apdu.getBuffer();
short bytesRead=apdu.setIncomingAndReceive();

注意apdu.setIncomingAndReceive()返回數據長度,為命令頭后面的數據長度,即LC的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