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之所以能做很多自動化的任務,因為它可以自己做條件判斷。
Python中,if語句被用來進行判斷,它的語法結構是:
1 if 判斷條件: 2 執行語句…… 3 var = input("Enter:") 4 if var == "A": 5 print("True")
(1) 當”判斷條件”成立時,則執行后面的語句。(注意:判斷語句后邊的“:”不能省)執行內容可以多行,以縮進來區分表示同一范圍。
(2) else 為可選語句,當需要在條件不成立時,執行內容則可以執行相關語句。
(3) 對於多個條件判斷,可以用 elif 來實現。
即:if語句有三種結構
# 第一種 if 條件: pass # 第二種 if 條件: pass # pass語句用來占為,表示什么都不做 else: pass # 第三種 if 條件1: pass elif 條件2: pass elif 條件3: pass else: pass
練習:利用if判斷語句,編寫猜年齡程序
age= 50 flag=True #guess_age=input("please input age:") while flag: guess=int(input("please input age:")) if guess==age: print ("Yes!") flag=False # break 這句注釋 elif guess < age: print("smaller") else: print("bigger!") print("ENG!")
continue 和 break 的區別
continue 表示:結束本次循環,繼續下次循環
break 表示:中斷本次程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