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i2.0安裝及使用筆記(附帶vim配置,長期更新)


作者:陳棟權

時間:16/08/19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博客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保留此段聲明,

且在文章頁面明顯位置給出原文連接,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有特別用途,請與我聯系郵箱:kingchen.gd@foxmail.com


早就聽說Kali的大名,整合多款滲透測試的軟件,讓想嘗試一把黑客感覺的我躍躍欲試,但是苦於沒有時間,

一直沒有安裝。正好今年(2016年)kali大更,更是推出了rolling版本,這次我就直接安裝kali2.0,同時分享

給大家我的安裝過程和系統的相關配置,同時作為我使用kali的筆記,有什么好用的軟件我都會記錄下來,

長期記錄,作為以后安裝kali時的參考,本人新手,不喜勿噴。同時希望各位大牛指出我文章中的錯誤之處,

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如好用的軟件,有用的配置等)也希望給我提出,本人將虛心接納。

 

好,廢話少說,開始正題

先上圖,我安裝好后的kali(沒有美化):

附贈唯美高清壁紙一張:

 


 

安裝之前

在安裝kali系統之前,如果是window系統的話,要先分配一定的空閑空間出來,用於安裝kali系統,建議至少20G。

而我是直接在一塊空的硬盤上安裝的,故無需分空閑空間了。

 

安裝過程

第一步:制作啟動u盤

1.到kali官網(https://www.kali.org/downloads/)下載鏡像文件,

我的電腦是64位的,我就選擇64位鏡像,各位要按照自己電腦選擇下載。

 

2.制作啟動盤

先介紹使用linux系統下的制作方法,使用dd命令制作

插入u盤后,使用以下命令查看自己u盤的設備號:

sudo fdisk -l

 由上圖可以看出我u盤是15G的,標號為 /dev/sdc,接下來就取消掛載u盤,執行一下命令:

umount /dev/sdc 

如上圖,執行成功不會返回信息。

最后,使用dd命令將鏡像文件寫入u盤,我們先到存放鏡像文件的目錄下,再執行以下命令:

sudo dd if=kali-linux-2016.1-i386.iso of=/dev/sdc

注意:

if后面的參數是你的kali鏡像文件的名字,如果你沒有到鏡像所在目錄下,則需要填寫完整路徑。

of后面的參數就是我們u盤的標號,我的是/dev/sdc,不同的電腦會有不同。

以上為linux下制作u盤啟動盤的過程。

接下來,再說說window下制作啟動盤:

window下制作啟動盤的軟件好多,我個人用得比較多的是大白菜這個軟件,至於用法我就不多說了,

有需要可以提出,我日后再寫。


 

第二步:安裝kali系統

1.插上u盤,開機,調整電腦BIOS,將啟動順序改為優先u盤啟動;或者開機的時候可以按F12建,選擇啟動項,選擇u盤啟動。

2.開始安裝,以下我用virtualbox虛擬機來展示安裝過程。

順利進入u盤live系統后,如下圖,選擇Graphical install

接下來就是語言選擇,看得懂英語最好選英語吧,我還是乖乖的選擇了簡體中文,然后continue

然后提示語言不完整,我們選是,繼續安裝,接下來選中國-->漢語,接下來就是配置網絡,如下圖,

主機名隨便起,起自己喜歡的,至於域名就不寫,直接繼續。

網絡配置好之后就是設置密碼,用戶默認就是root用戶,在這之后就是系統分區了,我是用整個磁盤,

就選第一個,如果你是雙系統,而且分好空閑空間,這里會有一個選項是選使用最大的連續空閑空間,

新手直接選這個就行,如果是老鳥,這一步也知道怎么手動分區,我也不多說了。繼續下一步

點擊繼續就行

然后這里就很明顯了,新手什么都不懂的話,直接選第一個,所有文件放到同一個分區,

如果會分區的話就自己選擇吧,繼續下一步

接下來就選“分區設定結束並將修改寫入磁盤”,繼續下一步,然后還有一個提示是不是確定要寫入磁盤,我們選是,然后繼續

這里開始就自動安裝系統了,我們可以去喝杯咖啡休息一下* ^_^ *

經過漫長的等待之后,接下來會提示需不需要用網絡鏡像,因為使用網絡鏡像必定安裝過程會更加緩慢,

因此選否,繼續

接下來會詢問是否安裝grub,這個必須安裝,否則啟動不了系統

安裝就安裝在我們的硬盤上,一般都是/dev/sda

看到這里,大家就應該很清楚了,你成功安裝好了kali了,恭喜一下。繼續后等待安裝進程結束,重啟電腦,

我們就能成功進入kali系統了


使用kali

通過以上步驟,大家應該都安裝好了kali,接下來我們來講講剛剛開始用kali的一些軟件配置。

重啟電腦后進入系統:第一次使用只有root用戶

第一步:創建普通管理員用戶

kali許多滲透軟件都是需要超級用戶權限運行,所以我們在學習滲透測試相關的東西的時候,最好使用root用戶

但是,如果平時使用的話用root用戶是不安全的,很容易就執行rm -rf /  ;呵呵,最好不要嘗試這個命令。因此

我們需要新建一個管理員用戶,在需要超級管理員權限的時候使用sudo命令就行。步驟如下:

如下圖,點擊右上角,再選擇那把小鎖左邊的系統設置

再選系統下面的用戶:

再點擊左下角的“+”,帳號類型選管理員,用戶名和密碼填完后,點擊右上角添加。

創建完管理員用戶之后,我們注銷root用戶,然后重新登錄剛剛新創建的管理員用戶。

接下來的操作我們都是用普通管理員用戶實行。

 

第二步:添加更新源並更新系統軟件

由於kali2.0是rolling更新的,所以我們要添加rolling源

kali2.0 rolling版本的源只需一行就夠了,相比之前的版本 簡化得不敢相信:

#官方源
deb http://http.kali.org/kali kali-rolling main contrib non-free

#如果更新時有 網絡連接超時 的問題,可以換成:
deb http://mirrors.neusoft.edu.cn/kali kali-rolling main contrib non-free

更新源方法,執行以下命令: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在編輯器中把原來文件內容全部刪除,然后寫上上面更新源中的一個就行,然后保存退出。

就下來分別執行以下命令,來更新軟件: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upgrade
sudo apt dist-upgrade

然后就開始了漫長的更新了,更新完成,系統就已經完完全全的安裝好了,接下來就是優化與配置了。

今天就寫到這里,明天繼續。

-----------------------------------------------8月21日更新-----------------------------------------------

簡單的漢化:

1、執行一下命令安裝中文字體(個人感覺這個字體比較好)

sudo apt install ttf-wqy-*

2、安裝中文輸入法fcitx,執行以下命令:

sudo apt install fcitx-googlepinyin

 -----------------------------------------------2017/5/13更新-----------------------------------------------

安裝微軟雅黑和宋體字體:

1、下載相關字體鏈接: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i51Jj1b 密碼: f5ac

2、在本地home目錄下創建.font目錄,將下載文件里面的所有字體文件拷貝到剛創建的.font目錄。

3、在.font文件夾下執行以下命令:

1 sudo chmod 644 ./*
2 sudo mkfontscale
3 sudo mkfontdir
4 sudo fc-cache -fv

 

 -----------------------------------------------2016/9/19更新-----------------------------------------------

我的vim配置,用起來跟ide一樣棒棒噠

使用之前:

我使用的是vundle插件管理器,首先要下載vundle

在home目錄下執行以下命令: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gmarik/vundle.git ~/.vim/bundle/vundle

然后在home目錄下創建.vimrc文件,並把一下內容復制進去:

set nocompatible              " requireaps
set encoding=utf-8
filetype on                  " required
set nu
let python_highlight_all=1
filetype plugin on
filetype plugin indent on
syntax on

" set the runtime path to include Vundle and initialize
set rtp+=~/.vim/bundle/Vundle.vim
call vundle#begin()

" alternatively, pass a path where Vundle should install plugins
"call vundle#begin('~/some/path/here')

" let Vundle manage Vundle, required
Plugin 'gmarik/Vundle.vim'
Plugin 'tmhedberg/SimpylFold'
Plugin 'vim-scripts/indentpython.vim'
Plugin 'scrooloose/syntastic'
Plugin 'nvie/vim-flake8'
Plugin 'scrooloose/nerdtree'
Plugin 'kien/ctrlp.vim'
Plugin 'mattn/emmet-vim'
Bundle 'Valloric/YouCompleteMe'
Bundle 'winmanager'
Bundle 'taglist.vim'
Bundle 'ternjs/tern_for_vim'
" Add all your plugins here (note older versions of Vundle used Bundle instead of Plugin)
" All of your Plugins must be added before the following line
call vundle#end()            " required
filetype plugin indent on    " required

"split navigations
nnoremap <C-J> <C-W><C-J>
nnoremap <C-K> <C-W><C-K>
nnoremap <C-L> <C-W><C-L>
nnoremap <C-H> <C-W><C-H>

" Enable folding
set foldmethod=syntax
set foldlevel=99

" Enable folding with the spacebar
nnoremap <space> za

let g:SimpylFold_docstring_preview=1

" PEP8
au BufNewFile,BufRead *.py,*.c
    \ set tabstop=4 |
    \ set softtabstop=4 |
    \ set shiftwidth=4 |
    \ set textwidth=79 |
    \ set expandtab |
    \ set autoindent |
    \ set fileformat=unix |

" full stack developer
au BufNewFile,BufRead *.js,*.html,*.css
    \ set tabstop=2 |
    \ set softtabstop=2 |
    \ set shiftwidth=2 |

" use youcompleteme
let g:ycm_autoclose_preview_window_after_completion=1
let g:ycm_global_ycm_extra_conf = '/root/.vim/bundle/YouCompleteMe/cpp/ycm/.ycm_extra_conf.py'
map <leader>g  :YcmCompleter GoToDefinitionElseDeclaration<CR>

"python with virtualenv support
py << EOF
import os
import sys
if 'VIRTUAL_ENV' in os.environ:
    project_base_dir = os.environ['VIRTUAL_ENV']
    activate_this = os.path.join(project_base_dir, 'bin/activate_this.py')
    execfile(activate_this, dict(__file__=activate_this))
EOF

" set emmet
imap <F2> <C-y>,
imap <F4> <C-x><C-o>

let Tlist_Ctags_Cmd = '/usr/bin/ctags'
let Tlist_Show_One_File=1
let Tlist_Exit_OnlyWindow=1

" set NERDTree
let NERDTreeIgnore=['\.pyc$', '\~$'] "ignore files in NERDTree
let g:NERDTree_title="[NERDTree]"  

let g:winManagerWindowLayout="NERDTree|TagList"  
function! NERDTree_Start()  
    exec 'NERDTree'  
endfunction  

function! NERDTree_IsValid()  
    return 1  
endfunction  

nmap wm :WMToggle<CR>  

然后第一次使用,要先安裝插件,一開始可能會報錯,但是安裝好插件后就不會提示了。安裝插件在vim里面執行以下命令:

:PluginInstall

安裝好之后,youcomplete還需要自己編譯一下,之后我在出教程。

 

參考資料:

vim與python真乃天作之合:打造強大的python開發環境


最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可以隨時及時方便看我的文章。*^_^*

掃碼關注或者搜索微信號:King_diary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