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 入門


轉自:http://www.liaoxuefeng.com/wiki/0013739516305929606dd18361248578c67b8067c8c017b000

安裝完成后,還需要最后一步設置,在命令行輸入: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Your Name"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example.com" 

因為Git是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統,所以,每個機器都必須自報家門:你的名字和Email地址。你也許會擔心,如果有人故意冒充別人怎么辦?這個不必擔心,首先我們相信大家都是善良無知的群眾,其次,真的有冒充的也是有辦法可查的。

注意git config命令的--global參數,用了這個參數,表示你這台機器上所有的Git倉庫都會使用這個配置,當然也可以對某個倉庫指定不同的用戶名和Email地址。

~~~~~~~~~~~~~~~~~~~~~~~~~~~~~~~~~~~~~~~~~~~~~~~~~~~~~~~~~~~~~~~~~~~~~~~~~~~~~~~~~~~~~~~~~~~~~~~~~~~~~~~~~~~~~~~~~~~~~~~~~~~~~~~~~~~~~~~~~~~~~~~~~~~~~~~~~~~~~~~~~~~~~~~~~~~~~~~~~~~~~~~~~~~~~~~~~~~~~~~~~~~~~~~~~~~~~~~~~~~~~~~~~~~~~~

 

創建版本庫

 

 

什么是版本庫呢?版本庫又名倉庫,英文名repository,你可以簡單理解成一個目錄,這個目錄里面的所有文件都可以被Git管理起來,每個文件的修改、刪除,Git都能跟蹤,以便任何時刻都可以追蹤歷史,或者在將來某個時刻可以“還原”。

所以,創建一個版本庫非常簡單,首先,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創建一個空目錄:

$ mkdir learngit $ cd learngit $ pwd /Users/michael/learngit 

pwd命令用於顯示當前目錄。在我的Mac上,這個倉庫位於/Users/michael/learngit

如果你使用Windows系統,為了避免遇到各種莫名其妙的問題,請確保目錄名(包括父目錄)不包含中文。

第二步,通過git init命令把這個目錄變成Git可以管理的倉庫:

$ git init Initialized empty Git repository in /Users/michael/learngit/.git/ 

瞬間Git就把倉庫建好了,而且告訴你是一個空的倉庫(empty Git repository),細心的讀者可以發現當前目錄下多了一個.git的目錄,這個目錄是Git來跟蹤管理版本庫的,沒事千萬不要手動修改這個目錄里面的文件,不然改亂了,就把Git倉庫給破壞了。

如果你沒有看到.git目錄,那是因為這個目錄默認是隱藏的,用ls -ah命令就可以看見。也不一定必須在空目錄下創建Git倉庫,選擇一個已經有東西的目錄也是可以的。不過,不建議你使用自己正在開發的公司項目來學習Git,否則造成的一切后果概不負責。

把文件添加到版本庫

首先這里再明確一下,所有的版本控制系統,其實只能跟蹤文本文件的改動,比如TXT文件,網頁,所有的程序代碼等等,Git也不例外。版本控制系統可以告訴你每次的改動,比如在第5行加了一個單詞“Linux”,在第8行刪了一個單詞“Windows”。而圖片、視頻這些二進制文件,雖然也能由版本控制系統管理,但沒法跟蹤文件的變化,只能把二進制文件每次改動串起來,也就是只知道圖片從100KB改成了120KB,但到底改了啥,版本控制系統不知道,也沒法知道。

不幸的是,Microsoft的Word格式是二進制格式,因此,版本控制系統是沒法跟蹤Word文件的改動的,前面我們舉的例子只是為了演示,如果要真正使用版本控制系統,就要以純文本方式編寫文件。

因為文本是有編碼的,比如中文有常用的GBK編碼,日文有Shift_JIS編碼,如果沒有歷史遺留問題,強烈建議使用標准的UTF-8編碼,所有語言使用同一種編碼,既沒有沖突,又被所有平台所支持。

使用Windows的童鞋要特別注意:

千萬不要使用Windows自帶的記事本編輯任何文本文件。原因是Microsoft開發記事本的團隊使用了一個非常弱智的行為來保存UTF-8編碼的文件,他們自作聰明地在每個文件開頭添加了0xefbbbf(十六進制)的字符,你會遇到很多不可思議的問題,比如,網頁第一行可能會顯示一個“?”,明明正確的程序一編譯就報語法錯誤,等等,都是由記事本的弱智行為帶來的。建議你下載Notepad++代替記事本,不但功能強大,而且免費!記得把Notepad++的默認編碼設置為UTF-8 without BOM即可:

set-utf8-notepad++

言歸正傳,現在我們編寫一個readme.txt文件,內容如下:

Git is a version control system. Git is free software. 

一定要放到learngit目錄下(子目錄也行),因為這是一個Git倉庫,放到其他地方Git再厲害也找不到這個文件。

和把大象放到冰箱需要3步相比,把一個文件放到Git倉庫只需要兩步。

第一步,用命令git add告訴Git,把文件添加到倉庫:

$ git add readme.txt 

執行上面的命令,沒有任何顯示,這就對了,Unix的哲學是“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說明添加成功。

 

$ git add .

這個命令用於提交當前目錄下所有未提交的內容。

 

第二步,用命令git commit告訴Git,把文件提交到倉庫:

$ git commit -m "wrote a readme file" [master (root-commit) cb926e7] wrote a readme file 1 file changed, 2 insertions(+) create mode 100644 readme.txt
簡單解釋一下git commit命令,-m后面輸入的是本次提交的說明,可以輸入任意內容,當然最好是有意義的,這樣你就能從歷史記錄里方便地找到改動記錄。

嫌麻煩不想輸入-m "xxx"行不行?確實有辦法可以這么干,但是強烈不建議你這么干,因為輸入說明對自己對別人閱讀都很重要。實在不想輸入說明的童鞋請自行Google,我不告訴你這個參數。

git commit命令執行成功后會告訴你,1個文件被改動(我們新添加的readme.txt文件),插入了兩行內容(readme.txt有兩行內容)。

為什么Git添加文件需要addcommit一共兩步呢?因為commit可以一次提交很多文件,所以你可以多次add不同的文件,比如:

$ git add file1.txt $ git add file2.txt file3.txt $ git commit -m "add 3 files." 

小結

現在總結一下今天學的兩點內容:

初始化一個Git倉庫,使用git init命令。

添加文件到Git倉庫,分兩步:

  • 第一步,使用命令git add <file>,注意,可反復多次使用,添加多個文件;

  • 第二步,使用命令git commit,完成。

~~~~~~~~~~~~~~~~~~~~~~~~~~~~~~~~~~~~~~~~~~~~~~~~~~~~~~~~~~~~~~~~~~~~~~~~~~~~~~~~~~~~~~~~~~~~~~~~~~~~~~~~~~~~~~~~~~~~~~~~~~~~~~~~~~~~~~~~~~~~~~~~~~~~~~~~~~~~~~~~~~~~~~~~~~~~~~~~~~~~~~~~~~~~~~~~~~~~~~~~~~~~~~~~~~~~~~~~~~~~~~~~~~~~~~

 

添加遠程庫

 

現在的情景是,你已經在本地創建了一個Git倉庫后,又想在GitHub創建一個Git倉庫,並且讓這兩個倉庫進行遠程同步,這樣,GitHub上的倉庫既可以作為備份,又可以讓其他人通過該倉庫來協作,真是一舉多得。

首先,登陸GitHub,然后,在右上角找到“Create a new repo”按鈕,創建一個新的倉庫:

github-create-repo-1

在Repository name填入learngit,其他保持默認設置,點擊“Create repository”按鈕,就成功地創建了一個新的Git倉庫:

github-create-repo-2

目前,在GitHub上的這個learngit倉庫還是空的,GitHub告訴我們,可以從這個倉庫克隆出新的倉庫,也可以把一個已有的本地倉庫與之關聯,然后,把本地倉庫的內容推送到GitHub倉庫。

現在,我們根據GitHub的提示,在本地的learngit倉庫下運行命令:

$ git remote add origin git@github.com:michaelliao/learngit.git 

請千萬注意,把上面的michaelliao替換成你自己的GitHub賬戶名,否則,你在本地關聯的就是我的遠程庫,關聯沒有問題,但是你以后推送是推不上去的,因為你的SSH Key公鑰不在我的賬戶列表中。

添加后,遠程庫的名字就是origin,這是Git默認的叫法,也可以改成別的,但是origin這個名字一看就知道是遠程庫。

下一步,就可以把本地庫的所有內容推送到遠程庫上:

$ 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Counting objects: 19, done.
Delta compression using up to 4 threads.
Compressing objects: 100% (19/19), done.
Writing objects: 100% (19/19), 13.73 KiB, done.
Total 23 (delta 6), reused 0 (delta 0)
To git@github.com:michaelliao/learngit.git
 * [new branch]      master -> master
Branch master set up to track remote branch master from origin. 

把本地庫的內容推送到遠程,用git push命令,實際上是把當前分支master推送到遠程。

由於遠程庫是空的,我們第一次推送master分支時,加上了-u參數,Git不但會把本地的master分支內容推送的遠程新的master分支,還會把本地的master分支和遠程的master分支關聯起來,在以后的推送或者拉取時就可以簡化命令。

 

 

 

推送成功后,可以立刻在GitHub頁面中看到遠程庫的內容已經和本地一模一樣:

github-repo

從現在起,只要本地作了提交,就可以通過命令:

$ git push origin master 

把本地master分支的最新修改推送至GitHub,現在,你就擁有了真正的分布式版本庫!

SSH警告

當你第一次使用Git的clone或者push命令連接GitHub時,會得到一個警告:

The authenticity of host 'github.com (xx.xx.xx.xx)' can't be established.
RSA key fingerprint is xx.xx.xx.xx.xx.
Are you sure you want to continue connecting (yes/no)?

這是因為Git使用SSH連接,而SSH連接在第一次驗證GitHub服務器的Key時,需要你確認GitHub的Key的指紋信息是否真的來自GitHub的服務器,輸入yes回車即可。

Git會輸出一個警告,告訴你已經把GitHub的Key添加到本機的一個信任列表里了:

Warning: Permanently added 'github.com' (RSA) to the list of known hosts. 

這個警告只會出現一次,后面的操作就不會有任何警告了。

如果你實在擔心有人冒充GitHub服務器,輸入yes前可以對照GitHub的RSA Key的指紋信息是否與SSH連接給出的一致。

小結

要關聯一個遠程庫,使用命令git remote add origin git@server-name:path/repo-name.git

關聯后,使用命令git push -u origin master第一次推送master分支的所有內容;

此后,每次本地提交后,只要有必要,就可以使用命令git push origin master推送最新修改;

分布式版本系統的最大好處之一是在本地工作完全不需要考慮遠程庫的存在,也就是有沒有聯網都可以正常工作,而SVN在沒有聯網的時候是拒絕干活的!當有網絡的時候,再把本地提交推送一下就完成了同步,真是太方便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