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avel 操作 redis


laravel框架中本身已經存在相應的redis的配置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只需要更改配置即可,但是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命名空間的問題,具體可查看config/app.php下面的aliases數組中具體的路徑

1、安裝啟動Redis及依賴包

如果使用的是Homestead虛擬機作為本地開發環境的話,Homestead已經為我們安裝好了Redis並開機啟動,如果是使用Windows開發環境的話,可參考 這篇文章 安裝啟動Redis。

Redis啟動之后,還需要在Laravel項目根目錄下運行如下命令使用Composer安裝 predis 依賴包:

composer require predis/predis 1.0.*

2、配置Redis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Redis可以用作主數據庫,所以Laravel中Redis的配置信息位於 config/database.php 中:

'redis' => [
 'cluster' => false,  'default' => [   'host' => '127.0.0.1',   'port' => 6379,   'database' => 0,  ], ], 

其中 cluster 選項表示是否在多個Redis節點間進行分片,這里我們本地測試只有一個節點故將其設置為 false

default 選項表示默認Redis主機連接,這里Redis和Web服務器共用一台主機,所以 host 為127.0.0.1,Redis默認端口是6379。

此外, default 選項還支持更多連接參數(如果需要的話):

參數
意義
默認值
host 服務器IP地址/主機名稱 127.0.0.1
port Redis服務器監聽的端口號 6379
password 如果服務器需要認證密碼 不使用密碼
database

連接時選擇的數據庫索引

沒有設置索引
timeout
連接到Redis服務器超時時間 5秒
read_write_timeout 通過網絡連接進行讀寫操作的超時時間

系統默認(不限制超時時間的話設置為-1)

另外Redis如果是作為緩存工具,還需要在 config/cache.php 配置 redis 選項:

'redis' => [
    'driver' => 'redis', 'connection' => 'default', ],

這里的 connection 對應 config/databaseredis 的默認主機 default 配置。

完成上述配置之后我們就可以在應用代碼中使用Redis進行數據存取了。

3、基本使用

由於Laravel默認已經將Redis門面添加到 config/app.phpaliases 數組中,所以在代碼中可以直接使用該門面進行Redis操作。我們可以在Redis門面上以靜態方法的方式調用Redis客戶端提供的任何命令( Redis命令大全 ),然后Laravel使用魔術方法將命令傳遞給Redis服務器並返回獲取的結果。

下面我們來看最簡單的讀取操作:

$key = 'user:name:6'; $user = User::find(6); if($user){  //將用戶名存儲到Redis中  Redis::set($key,$user->name); } //判斷指定鍵是否存在 if(Redis::exists($key)){  //根據鍵名獲取鍵值  dd(Redis::get($key)); } 

以上是簡單的字符串存取,下面我們看一個更復雜的例子,將獲取到的數據存放到集合中:

$key = 'posts:title'; $posts = Post::all(); foreach ($posts as $post) {  //將文章標題存放到集合中  Redis::sadd($key,$post->title); } //獲取集合元素總數(如果指定鍵不存在返回0) $nums = Redis::scard($key); if($nums>0){  //從指定集合中隨機獲取三個標題  $post_titles = Redis::srandmember($key,3);  dd($post_titles); } 

注:集合與列表的區別在於集合中是不允許重復元素出現的,沒錯,這就是數學中集合的互異性的體現;有序集合與集合的區別在於有序集合是有序的,這則是數學集合無序性的體現。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