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目的與概述
本文檔為XX公司的開發規范文檔,給開發團隊提供開發標准和規范。
整體說明
在開發規范中包含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項目開發流程規范,主要闡述在項目開發過程中的各個階段的規范。第二部分為Coding開發規范,Coding開發規范闡述了在一個框架中的各個層的開發規范
(注:在第一版中不包含對工作流開發的規范制定)
覆蓋范圍
閱讀對象
1. 項目管理人員
2. 系統設計人員
3. 系統開發人員
參考資料
略
2 項目開發流程規范
2.1 業務需求調研階段
l 調研的目標
系統層面: 客戶的系統運行環境
業務層面:了解客戶需要什么樣的系統,具體了解業務目的,業務邏輯,業務數據,客戶的操作習慣,頁面風格習慣等。
l 調研的准備工作:
行業知識的准備:
了解客戶的行業背景,行業領域的業務術語,含義。結合客戶行業背景,了解客戶的業務知識。
業務專家需求:
在行業領域的復雜度不高的情況下,業務分析人員直接收集並學習行業知識就可以了,但行業知識的准備工作還是要做的
在行業領域業務復雜度高的情況下,需要業務專家對客戶的業務的進行整理。
l 調研的流程:
第一步 ,項目啟動階段 了解客戶的IT環境。
第二步, 討論並具體確定客戶系統的范圍,並獲得客戶業務功能點的原始的單據。在這個過程中准備一個本和一只筆記錄討論的業務信息
第三步, 整理業務信息,和原始表單,抽取出有效業務信息,並對於不明確的業務信息進行整理和歸類,並制作成問卷形式進一步調研。
第四步, 發放調研問卷,再次進行業務調研(直接轉到三)
第五步,卷寫調研問卷,並內部評審
第六步,調研問卷客戶評審並確認。
l 調研階段的交付項(可配置項)
軟件需求說明書
軟件需求說明書的目錄:
1 客戶行業背景
2 客戶系統的意義
3 客戶系統運行的環境
4 業務功能點描述(業務目的,業務邏輯,業務數據,優先級別,使用頻率等)
5 客戶的操作習慣,頁面風格習慣。
2.2 概要設計階段
概要設計階段主要分兩個步驟: 1 框架設計 2 業務模塊概要設計 ,下面分別對兩個步驟進行描述:
2.2.1框架設計
(注:這邊的框架設計是按照傳統的開發方式進行闡述,基於平台的開發方式待補)
l 框架設計的目標:
根據客戶需求,設計系統的后台架構,前台界面框架,數據模型。在設計之前要考慮客戶的業務特點,性能要求,已有的IT環境,同時還要考慮將來業務的增長,保證系統一定得可擴展性。
l 框架設計包含的內容:
后台框架: 各層的職能划分,技術實現的方式,層之間的交互規則,異常處理規則,目錄定義規則
界面框架:操作主界面定義
頁面整體風格的定義,頁面流轉關系等
數據模型: 系統基礎數據(組織人員結構,權限設置,字典參數設置)
業務數據
l 框架設計階段交付項:
文檔 :系統架構
界面框架
數據模型
注:三份文檔可以融合在一份文檔之中。
2.2.2業務模塊概要設計
系統設計人員根據業務分析人員的業務需求文檔,進行概要設計。在概要設計過程中主要關注三個關鍵點
1) 業務模塊的頁面顯示內容:信息顯示的內容,顯示的方式;交互接口的定義,等
舉例:查詢人員信息模塊
操作說明,查詢條件,顯示字段,排序和顯示方式。
2)業務邏輯描述
對業務邏輯進行詳細的描述。
3)業務數據項
業務模塊涉及到數據的描述。
具體的描述包含
數據項名稱 ,顯示方式,是否必填,輸入方式,相關邏輯
l 概要設計階段的交付項
概要設計文檔
2.3 業務需求理解階段
2.3.1系統設計人員理解需求
在系統設計人員理解需求之前,業務分析人員必須提供相關模塊的客戶需求文檔。 系統設計人員閱讀並理解客戶需求文檔。
l 理解需求文檔的交付結果(可配置項)
業務需求對於客戶來講,目的是什么,解決什么問題,有什么意義?
具體業務的執行邏輯是什么?
在業務流轉過程中的業務數據有哪些?
l 需求理解時間要求:
簡單的需求,理解時間為2-3 小時
復雜需求:理解需求時間4-8小時
l 復雜的業務需求需要需求分析人員確認。
復雜的業務需求按照涉及到的業務的復雜度來決定的。
2.4 詳細設計階段
詳細設計階段分兩個步驟
l 第一步驟,系統設計人員根據業務需求的理解,詳細設計業務模塊,並出詳細設計文檔
l 第二步驟,核心設計人員對系統設計人員的詳細設計文檔進行技術評審。
2.4.1系統設計人員詳細設計階段
系統設計人員根據業務需求,詳細設計模塊。
l 詳細設計階段的交付結果(可配置項)
詳細設計文檔:
業務接口定義
數據庫的數據項定義
Web頁面和Js接口定義等
注:對於復雜的模塊可以在詳細設計文檔中可以包含了UML類圖,和時序圖 ,從而進一步描述設計的內容
l 詳細設計時間要求:
簡單的業務需求:2-4小時
復雜的業務需求4-12小時
l 詳細設計文檔的書寫原則:
系統設計人員在文檔中能描述清楚業務模塊的詳細設計,不拘泥於格式。
2.4.2 技術評審階段
l 技術評審流程:
1)系統設計人員在技術評審之前,將自己的詳細設計文檔分發給技術評審的與會人員。
2)在技術評審過程中,系統設計人員首先講述詳細設計文檔
3)評審人員對詳細設計中各個環節進行詢問和確認,提出修改方案。
4)最后項目技術負責人確認調整后的設計方案。
l 技術階段的交付結果(可配置項)
業務確定的詳細設計文檔。
注:此文檔是交付確認的標准之一。
2.5 Coding階段
系統開發人員根據業務的項目詳細設計文檔,進行實際Coding過程。
在Coding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 在Coding過程中嚴格按照Coding開發規范來執行。
2)在Coding過程中,發現詳細設計文檔中的嚴重缺陷,則需要和項目設計人員確認,如非常復雜,則需重新技術評審。
3)在詳細設計發生改變時,需要及時更新詳細設計文檔。
2.6 業務模塊確認交付階段
項目技術負責人和業務分析人員共同對業務模塊進行驗收。
驗收步驟:
1)業務分析人員確認功能模塊實現功能和客戶需求一致
2)技術負責人對功能模塊進行技術上的確認。
3)測試人員的測試報告
注:第三步主要看公司的具體的情況和業務復雜度,
第三步完成流程如下:
1)准備測試階段 測試人員根據業務需求,設定一個業務環境,寫成測試腳本,
2)測試階段 根據測試環境和業務需求 進行測試
3)根據測試的結果,出測試報告。
2.7 系統集成測試
根據客戶業務需求,測試人員設定一個測試環境,編寫測試腳本,在測試服務器上部署好系統。按照測試用例進行業務功能上測試。
測試人員准備工作清單:
測試用例
測試腳本
當前實現模塊
硬件設備:
等同條件的客戶運行環境
系統集成測試階段交付項(可配置項):
系統集成測試報告
系統集成測試報告格式
功能點 測試人 測試腳本 測試結果 異常原因
2.8 系統打包部署
客服安裝人員將系統打包成一個安裝文件,供在客戶的系統環境中部署系統
系統集成測試階段交付項(可配置項):
系統安裝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