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開發流程規范文檔


 

1 概述

目的與概述

本文檔為XX公司的開發規范文檔,給開發團隊提供開發標准和規范。

整體說明

    在開發規范中包含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項目開發流程規范,主要闡述在項目開發過程中的各個階段的規范。第二部分為Coding開發規范,Coding開發規范闡述了在一個框架中的各個層的開發規范

   (注:在第一版中不包含對工作流開發的規范制定)

覆蓋范圍

閱讀對象

1.         項目管理人員

2.         系統設計人員

3.         系統開發人員

參考資料

 2 項目開發流程規范

2.1 業務需求調研階段

調研的目標

      系統層面: 客戶的系統運行環境

業務層面:了解客戶需要什么樣的系統,具體了解業務目的,業務邏輯,業務數據,客戶的操作習慣,頁面風格習慣等。

 調研的准備工作:

行業知識的准備:

      了解客戶的行業背景,行業領域的業務術語,含義。結合客戶行業背景,了解客戶的業務知識。   

      業務專家需求

          在行業領域的復雜度不高的情況下,業務分析人員直接收集並學習行業知識就可以了,但行業知識的准備工作還是要做的

          在行業領域業務復雜度高的情況下,需要業務專家對客戶的業務的進行整理。

調研的流程:

第一步 ,項目啟動階段 了解客戶的IT環境。

第二步, 討論並具體確定客戶系統的范圍,並獲得客戶業務功能點的原始的單據。在這個過程中准備一個本和一只筆記錄討論的業務信息

第三步, 整理業務信息,和原始表單,抽取出有效業務信息,並對於不明確的業務信息進行整理和歸類,並制作成問卷形式進一步調研。

第四步, 發放調研問卷,再次進行業務調研(直接轉到三)

第五步,卷寫調研問卷,並內部評審

第六步,調研問卷客戶評審並確認。

 

 

調研階段的交付項(可配置項)

軟件需求說明書

 

軟件需求說明書的目錄:

1 客戶行業背景

2 客戶系統的意義

3 客戶系統運行的環境

4 業務功能點描述(業務目的,業務邏輯,業務數據,優先級別,使用頻率等)

       5 客戶的操作習慣,頁面風格習慣。

      

2.2 概要設計階段

概要設計階段主要分兩個步驟: 1 框架設計   2 業務模塊概要設計 ,下面分別對兩個步驟進行描述:

2.2.1框架設計

       注:這邊的框架設計是按照傳統的開發方式進行闡述,基於平台的開發方式待補)

框架設計的目標:

根據客戶需求,設計系統的后台架構,前台界面框架,數據模型。在設計之前要考慮客戶的業務特點,性能要求,已有的IT環境,同時還要考慮將來業務的增長,保證系統一定得可擴展性。

 

框架設計包含的內容:

后台框架: 各層的職能划分,技術實現的方式,層之間的交互規則,異常處理規則,目錄定義規則

   界面框架:操作主界面定義

              頁面整體風格的定義,頁面流轉關系等

     

   數據模型: 系統基礎數據(組織人員結構,權限設置,字典參數設置)

              業務數據

 

框架設計階段交付項:

文檔 :系統架構

        界面框架

        數據模型

注:三份文檔可以融合在一份文檔之中。

 

 

2.2.2業務模塊概要設計

 

系統設計人員根據業務分析人員的業務需求文檔,進行概要設計。在概要設計過程中主要關注三個關鍵點

1業務模塊的頁面顯示內容:信息顯示的內容,顯示的方式;交互接口的定義,等

   舉例:查詢人員信息模塊

   操作說明,查詢條件,顯示字段,排序和顯示方式。

 

2)業務邏輯描述

       對業務邏輯進行詳細的描述。

 

3)業務數據項

   業務模塊涉及到數據的描述。

   具體的描述包含

   數據項名稱 顯示方式是否必填輸入方式相關邏輯

 

概要設計階段的交付項

概要設計文檔

 

2.3 業務需求理解階段                                         

2.3.1系統設計人員理解需求

在系統設計人員理解需求之前,業務分析人員必須提供相關模塊的客戶需求文檔。 系統設計人員閱讀並理解客戶需求文檔。

理解需求文檔的交付結果(可配置項)

業務需求對於客戶來講,目的是什么,解決什么問題,有什么意義?

具體業務的執行邏輯是什么?

在業務流轉過程中的業務數據有哪些?

 

需求理解時間要求:

簡單的需求,理解時間為2-3 小時

復雜需求:理解需求時間4-8小時

 

復雜的業務需求需要需求分析人員確認。

復雜的業務需求按照涉及到的業務的復雜度來決定的。

 

2.4 詳細設計階段

   詳細設計階段分兩個步驟

第一步驟,系統設計人員根據業務需求的理解,詳細設計業務模塊,並出詳細設計文檔

第二步驟,核心設計人員對系統設計人員的詳細設計文檔進行技術評審。

  

2.4.1系統設計人員詳細設計階段

系統設計人員根據業務需求,詳細設計模塊。

詳細設計階段的交付結果(可配置項)

詳細設計文檔:

業務接口定義

數據庫的數據項定義

Web頁面和Js接口定義等

 

注:對於復雜的模塊可以在詳細設計文檔中可以包含了UML類圖,和時序圖 ,從而進一步描述設計的內容

詳細設計時間要求:

簡單的業務需求:2-4小時

復雜的業務需求4-12小時

 

詳細設計文檔的書寫原則:

系統設計人員在文檔中能描述清楚業務模塊的詳細設計,不拘泥於格式。

 

2.4.2 技術評審階段

技術評審流程

       1)系統設計人員在技術評審之前,將自己的詳細設計文檔分發給技術評審的與會人員。

2)在技術評審過程中,系統設計人員首先講述詳細設計文檔

3)評審人員對詳細設計中各個環節進行詢問和確認,提出修改方案。

4)最后項目技術負責人確認調整后的設計方案。

  

技術階段的交付結果(可配置項)

業務確定的詳細設計文檔。

注:此文檔是交付確認的標准之一。

2.5 Coding階段

系統開發人員根據業務的項目詳細設計文檔,進行實際Coding過程。

在Coding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在Coding過程中嚴格按照Coding開發規范來執行。

2)在Coding過程中,發現詳細設計文檔中的嚴重缺陷,則需要和項目設計人員確認,如非常復雜,則需重新技術評審。

3)在詳細設計發生改變時,需要及時更新詳細設計文檔。

 

2.6 業務模塊確認交付階段

項目技術負責人和業務分析人員共同對業務模塊進行驗收。

 

驗收步驟:

1)業務分析人員確認功能模塊實現功能和客戶需求一致

2)技術負責人對功能模塊進行技術上的確認。

3)測試人員的測試報告

 

注:第三步主要看公司的具體的情況和業務復雜度,

    第三步完成流程如下:

   1)准備測試階段 測試人員根據業務需求,設定一個業務環境,寫成測試腳本,

   2)測試階段   根據測試環境和業務需求 進行測試

   3)根據測試的結果,出測試報告。

 

 

2.7 系統集成測試

根據客戶業務需求,測試人員設定一個測試環境,編寫測試腳本,在測試服務器上部署好系統。按照測試用例進行業務功能上測試。

 

測試人員准備工作清單:

測試用例

測試腳本

當前實現模塊

 

硬件設備

等同條件的客戶運行環境

 

系統集成測試階段交付項(可配置項):

系統集成測試報告

 

系統集成測試報告格式

功能點 測試人 測試腳本 測試結果   異常原因

 

2.8 系統打包部署

    客服安裝人員將系統打包成一個安裝文件,供在客戶的系統環境中部署系統

系統集成測試階段交付項(可配置項):

系統安裝文件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