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P(Trivial File Transfer Protocol,簡單文件傳輸協議)是TCP/IP協議族中的一個用來在客戶機與服務器之間進行簡單文件傳輸的協議,提供不復雜、開銷不大的文件傳輸服務。端口號為69。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傳輸協議) 是 TCP/IP 協議組中的協議之一。FTP協議包括兩個組成部分,其一為FTP服務器,其二為FTP客戶端。其中FTP服務器用來存儲文件,用戶可以使用FTP客戶端通過FTP協議訪問位於FTP服務器上的資源。在開發網站的時候,通常利用FTP協議把網頁或程序傳到Web服務器上。此外,由於FTP傳輸效率非常高,在網絡上傳輸大的文件時,一般也采用該協議。
默認情況下FTP協議使用TCP端口中的 20和21這兩個端口,其中20用於傳輸數據,21用於傳輸控制信息。但是,是否使用20作為傳輸數據的端口與FTP使用的傳輸模式有關,如果采用主動模式,那么數據傳輸端口就是20;如果采用被動模式,則具體最終使用哪個端口要服務器端和客戶端協商決定。
NFS 是NetworkFileSystem的簡寫,即網絡文件系統,網絡文件系統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統中的一種,也被稱為NFS.NFS允許一個系統在網絡上與它人共享目錄和文件。通過使用NFS,用戶和程序可以象訪問本地文件一樣訪問遠端系統上的文件。
Telnet協議 是
TCP/IP協議族中的一員,是Internet
遠程登陸服務的標准協議和主要方式。它為用戶提供了在本地計算機上完成遠程
主機工作的能力。在
終端使用者的電腦上使用telnet程序,用它連接到
服務器。
終端使用者可以在telnet程序中輸入命令,這些命令會在
服務器上運行,就像直接在服務器的控制台上輸入一樣。可以在本地就能控制
服務器。要開始一個telnet會話,必須輸入用戶名和密碼來登錄
服務器。Telnet是常用的
遠程控制Web
服務器的方法。
Rlogin 遠程登錄(rlogin)是一個 UNIX 命令,它允許授權用戶進入網絡中的其它 UNIX 機器並且就像用戶在現場操作一樣。一旦進入主機,用戶可以
操作主機允許的任何事情,比如:讀文件、編輯文件或
刪除文件等。Rlogin:遠程登錄命令 rlogin:Remote Login in Unix systems
SNMP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由一組網絡管理的標准組成,包含一個
應用層協議(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
數據庫模型(database schema)和一組資源對象。該協議能夠支持
網絡管理系統,用以監測連接到網絡上的設備是否有任何引起管理上關注的情況。該協議是互聯網工程工作小組(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定義的internet協議簇的一部分。SNMP的目標是管理
互聯網Internet上眾多廠家生產的軟硬件平台,因此SNMP受Internet標准
網絡管理框架的影響也很大。SNMP已經出到第三個版本的協議,其功能較以前已經大大地加強和改進了。
Gopher Gopher是Internet上一個非常有名的信息查找系統,它將Internet上的
文件組織成某種索引,很方便地將用戶從Internet的一處帶到另一處。在WWW出現之前,Gopher是Internet上最主要的信息檢索工具,Gopher站點也是最主要的站點。但在WWW出現后,Gopher失去了昔日的輝煌。現在它基本過時,人們很少再使用它;二、地鼠Gopher(
谷佛)是迪士尼卡通人物之一。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
簡單郵件傳輸協議,它是一組用於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傳送
郵件的規則,由它來控制信件的中轉方式。
SMTP協議屬於
TCP/IP協議簇,它幫助每台
計算機在發送或中轉信件時找到下一個目的地。通過SMTP協議所指定的
服務器,就可以把E-mail寄到收信人的服務器上了,整個過程只要幾分鍾。SMTP
服務器則是遵循SMTP協議的發送
郵件服務器,用來發送或中轉發出的
電子郵件。
DNS DNS是域名系統(DomainNameSystem)的縮寫,該系統用於命名組織到域層次結構中的計算機和網絡服務。域名是由圓點分開一串單詞或縮寫組成的,每一個域名都對應一個惟一的IP地址,在Internet上域名與IP地址之間是一一對應的,DNS就是進行域名解析的服務器。DNS命名用於Internet等TCP/IP網絡中,通過用戶友好的名稱查找計算機和服務。DNS是因特網的一項核心服務,它作為可以將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個分布式數據庫。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傳輸控制協議)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基於字節流的
傳輸層通信協議,由IETF的RFC 793定義。在簡化的計算機網絡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層傳輸層所指定的功能,用戶數據報協議(UDP)是同一層內[1]
另一個重要的傳輸協議。在因特網協議族(Internet protocol suite)中,TCP層是位於IP層之上,應用層之下的中間層。不同主機的應用層之間經常需要可靠的、像管道一樣的連接,但是IP層不提供這樣的流機制,而是提供不可靠的包交換。[1]
UDP 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簡稱, 中文名是用戶數據報協議,是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開放式系統互聯) 參考模型中一種無連接的
傳輸層協議,提供面向事務的簡單不可靠信息傳送服務,IETF RFC 768是UDP的正式規范。UDP在IP報文的協議號是17。
IP IP協議是用於將多個包交換網絡連接起來的,它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間傳送一種稱之為數據包的東西,它還提供對數據大小的重新組裝功能,以適應不同網絡對包大小的要求。
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
報文協議。它是
TCP/IP協議族的一個子協議,用於在IP
主機、
路由器之間傳遞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是指
網絡通不通、
主機是否可達、
路由是否可用等網絡本身的消息。這些控制消息雖然並不傳輸用戶數據,但是對於用戶數據的傳遞起着重要的作用。
ARP 地址解析協議,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據
IP地址獲取
物理地址的一個
TCP/IP協議。
主機發送信息時將包含目標IP地址的ARP請求廣播到網絡上的所有主機,並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確定目標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將該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機ARP緩存中並保留一定時間,下次請求時直接查詢ARP緩存以節約資源。地址解析協議是建立在網絡中各個主機互相信任的基礎上的,網絡上的主機可以自主發送ARP應答消息,其他主機收到應答報文時不會檢測該報文的真實性就會將其記入本機ARP緩存;由此攻擊者就可以向某一主機發送偽ARP應答報文,使其發送的信息無法到達預期的主機或到達錯誤的主機,這就構成了一個
ARP欺騙。
ARP命令可用於查詢本機ARP緩存中IP地址和
MAC地址的對應關系、添加或刪除靜態對應關系等。相關協議有
RARP、
代理ARP。
NDP用於在
IPv6中代替地址解析協議。
RARP
反向地址轉換協議就是將
局域網中某個
主機的
物理地址轉換為
IP地址,比如局域網中有一台主機只知道物理地址而不知道IP地址,那么可以通過RARP協議發出征求自身IP地址的廣播請求,然后由RARP服務器負責回答。RARP協議廣泛用於獲取
無盤工作站的IP地址。
反向地址轉換協議(RARP)允許局域網的物理機器從網關服務器的 ARP 表或者緩存上請求其 IP 地址。
網絡管理員在局域網網關
路由器里創建一個表以映射物理地址(MAC)和與其對應的 IP 地址。當設置一台新的機器時,其 RARP
客戶機程序需要向路由器上的 RARP 服務器請求相應的 IP 地址。假設在
路由表中已經設置了一個記錄, RARP 服務器將會返回 IP 地址給機器,此機器就會存儲起來以便日后使用。RARP 可以使用於
以太網、
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及
令牌環LAN 。
AKP APK是AndroidPackage的縮寫,即Android
安裝包(apk)。APK是類似
Symbian Sis或
Sisx的文件格式。通過將APK文件直接傳到
Android模擬器或Android手機中執行即可安裝。apk文件和sis一樣,把
android sdk編譯的工程打包成一個安裝程序文件,格式為apk。 APK文件其實是zip格式,但后綴名被修改為apk,通過
UnZip解壓后,可以看到Dex文件,Dex是
DalvikVM executes的簡稱,即Android Dalvik執行程序,並非Java ME的
字節碼而是Dalvik字節碼。Android在運行一個程序時首先需要UnZip,然后類似Symbian那樣直接,和Windows Mobile中的
PE文件有區別。
UUCP Unix-to-Unix Copy(UNIX至UNIX的拷貝),Unix系統的一項功能,允許計算機之間以存儲-轉發方式交換e-mail和消息。在Internet興起之前是Unix系統之間連網的主要方式。
FFDI
光纖分布式數據接口(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縮寫FDDI)是
美國國家標准學會制定的在
光纜上發送
數字信號的一組協議。雖然 FDDI 邏輯上是基於 token ring-based 架構,但是卻不是以 IEEE 802.5 協定為基礎定義的,取而代之的是衍生自 IEEE 802.4 token bus
協定。
Arpanet "阿帕"(ARPA),是
美國
高級研究計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的簡稱。他的核心機構之一是信息處理(IPTO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chniques Office),一直在關注電腦圖形、網絡通訊、
超級計算機等研究課題。
SLIP協議:串行線路網際協議(Serial Line Interenet Protocol)。
SLIP協議是最早的、也是僅有的兩個串行IP協議之一,屬於異型IP協議。它實現了在串行通信線路上運行TCP/IP協議及其應用服務的功能,為千家萬戶上網提供了撥號IP模式,並且為行業用戶通過串行媒介傳輸IP datagram提供了專線IP模式。
串行線路互聯網絡協議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是在串行通信線路上支持TCP/IP協議的一種點對點(Point-to-Point)式的鏈路層通信協議,不但能夠發送和接收IP datagram,還提供了TCP/IP的各種網絡應用服務(如rlogin、telnet、ftp、rtp等)。個人用戶可利用SLIP協議撥號上網,行業用戶則可通過租用SLIP專線遠程傳輸業務數據。
PPP 點對點協議(PPP)為在點對點連接上傳輸多協議數據包提供了一個標准方法。PPP 最初設計是為兩個對等節點之間的 IP 流量傳輸提供一種封裝協議。在 TCP-IP 協議集中它是一種用來同步調制連接的數據鏈路層協議(OSI 模式中的第二層),替代了原來非標准的第二層協議,即 SLIP。除了 IP 以外 PPP 還可以攜帶其它協議,包括 DECnet 和 Novell 的 Internet 網包交換(IPX)。
IEEE 802.A,IEEE 802.2到IEEE 802.11(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