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Ubuntu12系統中自行安裝了一些軟件,特別是使用tar.gz文件包安裝的軟件,通常會放在/usr/local或者/opt,甚至放在/home下,但是如果要調用或執行時,必須加上完整的路徑才可以,因為Ubuntu系統默認只執行/bin和/usr/bin下的程序,這非常不方便。一種簡單的方法是直接將自己的可執行程序復制到/bin或者/usr/bin 目錄下,很顯然這種傻方法只適合程序比較簡單,位置經常會動的情況,正規的做法還是設置PATH環境變量。可以修改的位置有多個位置,這里整理一下。
本文今天安裝了arm-linux-gcc-4.4.3.tar.gz,下面就以該程序為例介紹如何安裝並配置環境變量
第一步:解壓文件
一般我們經常修改/home下的文件,但是常用的工具最好放在固定的位置,常見的位置有兩個,一個是/usr/local/,一個是/opt,這里將上述文件解壓到/opt/FriendlyARM/toolchains/4.4.3文件下。
第二步:修改環境變量,把交叉編譯器的路徑加入到PATH。
方法一:修改/etc/bash.bashrc文件(此文件只對當前用戶適用)
$sudo gedit /etc/bash.bashrc
在最后加上export PATH=$PATH:/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bin
方法二:修改/etc/profile文件(此文件屬於系統級別的環境變量,設置在里面的東西對所有用戶適用
$sudo gedit /etc/profile
在最后加上export PATH=$PATH:/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bin
方法三:修改/etc/environment文件
$sudo gedit /etc/environment
enviroment和前兩個不太一樣, 原文件應為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 /usr/games“
將其改為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usr/games:/usr/local/arm/4. 4.3/bin"保存退出即可。
第三步:立即使新的環境變量生效
不用重啟電腦:
針對第二步的前兩種方法,添加完了之后 ,還僅僅是個文本,系統並未加載
如果采用上述方法一:source /root/.bashrc
如果采用上述 方法二 source /etc/profile
第四步:不放心,再測試一下能不能用
隨意進入一個目錄,輸入"arm-linux-gcc -v"如果輸出一堆東西,反正沒有error或者not found之類的東西,就說明安裝正確,假如很崩潰地遇到了“.arm-none-linux-gnueabi-gcc: not found”這樣的錯誤,該如何解決呢?
其實這是因為如果使用64位Ubuntu12.04缺少一些32位的庫文件,解決方法就是使用命令:sudo apt-get install ia32-libs 將缺的文件裝好就行了,這個文件有200MB以上,比較大,等待安裝完即可。
另外,如果你習慣修改/etc/bash.bashrc或/etc/profile之后,建議以后都修改同一個文件,因為有時候有些配置比較多的時候要講究先后順序的,如果你三個文件一起用,回導致意想不到的錯誤。
http://blog.csdn.net/xueyushenzhou/article/details/50546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