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
ss,
ss
}
創建字典
len(ss) 返回字典到長度,len函數可以返回任何集合的長度,list、tuple、dict都是集合的一種
什么是dict 我們已經知道,list 和 tuple 可以用來表示順序集合,例如,班里同學的名字: ['Adam', 'Lisa', 'Bart'] 或者考試的成績列表: [95, 85, 59] 但是,要根據名字找到對應的成績,用兩個 list 表示就不方便。 如果把名字和分數關聯起來,組成類似的查找表: 'Adam' ==> 95 'Lisa' ==> 85 'Bart' ==> 59 給定一個名字,就可以直接查到分數。 Python的 dict 就是專門干這件事的。用 dict 表示“名字”-“成績”的查找表如下: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我們把名字稱為key,對應的成績稱為value,dict就是通過 key 來查找 value。 花括號 {} 表示這是一個dict,然后按照 key: value, 寫出來即可。最后一個 key: value 的逗號可以省略。 由於dict也是集合,len() 函數可以計算任意集合的大小: >>> len(d) 3 注意: 一個 key-value 算一個,因此,dict大小為3。
訪問dict 我們已經能創建一個dict,用於表示名字和成績的對應關系: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那么,如何根據名字來查找對應的成績呢? 可以簡單地使用 d[key] 的形式來查找對應的 value,這和 list 很像,不同之處是,list 必須使用索引返回對應的元素,而dict使用key: >>> print d['Adam'] 95 >>> print d['Paul']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index.py", line 11, in <module> print d['Paul'] KeyError: 'Paul' 注意: 通過 key 訪問 dict 的value,只要 key 存在,dict就返回對應的value。如果key不存在,會直接報錯:KeyError。 要避免 KeyError 發生,有兩個辦法: 一是先判斷一下 key 是否存在,用 in 操作符: if 'Paul' in d: print d['Paul'] 如果 'Paul' 不存在,if語句判斷為False,自然不會執行 print d['Paul'] ,從而避免了錯誤。 二是使用dict本身提供的一個 get 方法,在Key不存在的時候,返回None: >>> print d.get('Bart') 59 >>> print d.get('Paul') None 任務 根據如下dict: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請打印出: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print "adam: %d\nlisa: %d\nbart: %d\n" %(95,d.get('Lisa'),d['Bart'])
dict的特點:
1、查找快速,但是內存占用大
2、元素無序,只能通過key訪問
3、key值要求為不可變元素,故list不可作為dict到key值,但是value值沒有要求。
dict的特點 dict的第一個特點是查找速度快,無論dict有10個元素還是10萬個元素,查找速度都一樣。而list的查找速度隨着元素增加而逐漸下降。 不過dict的查找速度快不是沒有代價的,dict的缺點是占用內存大,還會浪費很多內容,list正好相反,占用內存小,但是查找速度慢。 由於dict是按 key 查找,所以,在一個dict中,key不能重復。 dict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存儲的key-value序對是沒有順序的!這和list不一樣: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當我們試圖打印這個dict時: >>> print d {'Lisa': 85, 'Adam': 95, 'Bart': 59} 打印的順序不一定是我們創建時的順序,而且,不同的機器打印的順序都可能不同,這說明dict內部是無序的,不能用dict存儲有序的集合。 dict的第三個特點是作為 key 的元素必須不可變,Python的基本類型如字符串、整數、浮點數都是不可變的,都可以作為 key。但是list是可變的,就不能作為 key。 可以試試用list作為key時會報什么樣的錯誤。 不可變這個限制僅作用於key,value是否可變無所謂: { '123': [1, 2, 3], # key 是 str,value是list 123: '123', # key 是 int,value 是 str ('a', 'b'): True # key 是 tuple,並且tuple的每個元素都是不可變對象,value是 boolean } 最常用的key還是字符串,因為用起來最方便。
dict可變,直接通過key值增加和修改。
更新dict dict是可變的,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隨時往dict中添加新的 key-value。比如已有dict: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要把新同學'Paul'的成績 72 加進去,用賦值語句: >>> d['Paul'] = 72 再看看dict的內容: >>> print d {'Lisa': 85, 'Paul': 72, 'Adam': 95, 'Bart': 59} 如果 key 已經存在,則賦值會用新的 value 替換掉原來的 value: >>> d['Bart'] = 60 >>> print d {'Lisa': 85, 'Paul': 72, 'Adam': 95, 'Bart': 60}
遍歷dict 由於dict也是一個集合,所以,遍歷dict和遍歷list類似,都可以通過 for 循環實現。 直接使用for循環可以遍歷 dict 的 key: >>>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 for key in d: ... print key ... Lisa Adam Bart 由於通過 key 可以獲取對應的 value,因此,在循環體內,可以獲取到value的值。 任務 請用 for 循環遍歷如下的dict,打印出 name: score 來。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d = { 'Adam': 95, 'Lisa': 85, 'Bart': 59 } for name in d: print "%s: %d" %(name,d[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