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未來的挑戰
1、真正使未來如此獨特和重要的並非因為未來沒有發生,而是未來的世界會與此刻不同。
2、“在什么重要問題上你與其他人有不同看法?”,針對這個反主流問題的多數回答都是對現在的不同看法,而好的回答應該盡可能的使我們看到未來。
3、兩種進步:水平進步----全球化,垂直進步-----科技,如今我們面對的挑戰是創造出新科技,使未來更和諧,更繁榮。
第二章:像1999年那樣狂歡
1、遭遇硅谷之劫的企業家們總結的4點經驗:
循序漸進、保持精簡和靈活性(和馬雲倡導的小而美有異曲同工之妙)、在改進中競爭、專注於產品而非營銷。其對立面的也有可能正確
大膽嘗試勝過平庸保守、懷計划也好過沒有計划、競爭性市場很難賺錢、營銷和產品同樣重要。
個人理解,這其實說的是企業不同的階段應持有的觀念,一個是守江山,一個是打江山。
第三章:所有成功的企業都是不同的
1、如果你想創造並獲有持久的價值,不要只是跟風建立一個沒有特色的企業。
2、壟斷者的謊言:誇大(並不存在)的競爭,誇大化競爭市場,企業定位,通過把市場描述成若干大市場的並集來偽裝壟斷性。
非壟斷者的謊言:“我們結成了自己的聯盟”,通過把市場定義為各種更小市場的交集來誇大自己的獨特性。
3、每個壟斷企業都是靠解決一個獨一無二的問題獲得壟斷地位,而企業失敗的原因卻相同:它們都無法逃脫競爭。
第五章:后發優勢
1、一個企業成功與否要看它在未來生成現金流的能力,它在今天的價值是它以后創造利潤的總和。正確估價一家企業,還要把未來現金流折算成今天的價值,因為相同額度的資金現值要比期值更有價值。
2、一家在未來具有大額現金流的公司包含以下特點:專利技術、網絡效應、規模經濟以及品牌優勢
3、建立壟斷企業的方法:
占領小市場:在一個小市場里占主導地位比在大市場里要容易得多。
擴大規模:循序漸進發展市場,最成功的公司會現在一個特定的利基市場占據主導,然后擴展到相近市場,創業故事類似,都是由核心事業逐漸向外擴展。
破壞性創新
后來居上:要想贏,首要工作就是研究殘局。
第七章:向錢看
1、“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富余。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馬太福音》第25章29節
第九章:基礎決定命運
1、基礎沒有打好的初創企業是無法挽救的。(類似於中國的諺語: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作為創始人,首要工作就是打好基礎,因為你無法再有缺陷的基礎上創建一個偉大的企業。
2、三個概念:
所有權:誰在法律上擁有公司的資產?
經營權:誰實際上在管理者公司的日常事務?
控制權:誰在形式上管理公司事務?
3、三人董事會最為理想,除非公司上市,否則不能超過5人。若希望擺脫董事會的控制,則盡可能擴大其規模,若希望它高效運作,則縮小其規模。
4、現金獎勵不是王道,股票報酬才能讓員工全力以赴
5、最有價值的公司始終鼓勵發明創造,而這是開創階段的典型特征。
第11章:打造幫派文化
1、“公司文化”不能脫離公司本身而存在:無公司無文化,公司即文化。初創公司是肩負同一使命的一個團體,企業文化的好壞取決於內涵。
第13章:綠色能源與特斯拉
1、每個公司必須回答的問題:
工程問題:你的技術是否具有突破性,而不僅僅是稍有改進嗎?
時機問題:現在開創事業,時機合適嗎?
壟斷問題:開創之初,是在一個小市場搶占大份額嗎?
人員問題:你有合適的團隊嗎?
銷售問題:除了創造產品,你有沒有辦法銷售產品?
持久問題:未來10年或20年,你能保住自己的市場地位嗎?
秘密問題:你有沒有找到一個其他人沒有發現的獨特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