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網址:
http://activemq.apache.org/virtual-destinations.html
http://blog.csdn.net/kimmking/article/details/9773085
實際場景:
整個項目中,自己處於consumer端,與另外一個consumer共同監聽topic消息,發送的是VirtualTopic消息。
原來使用的 VirtualTopic.***監聽不到消息,后請教同組大神,才知道要改成Consumer.***.VirtualTopic.***,監聽到消息。
原因:
ActiveMQ支持的虛擬Destinations分為有兩種,分別是
Ø 虛擬主題(Virtual Topics)
Ø 組合 Destinations(CompositeDestinations)
這兩種虛擬Destinations可以看做對簡單的topic和queue用法的補充,基於它們可以實現一些簡單有用的EIP功能,虛擬主題類似於1對多的分支功能+消費端的cluster+failover,組合Destinations類似於簡單的destinations直接的路由功能。
虛擬主題(Virtual Topics)
ActiveMQ中,topic只有在持久訂閱(durablesubscription)下是持久化的。存在持久訂閱時,每個持久訂閱者,都相當於一個持久化的queue的客戶端,它會收取所有消息。這種情況下存在兩個問題:
1. 同一應用內consumer端負載均衡的問題:同一個應用上的一個持久訂閱不能使用多個consumer來共同承擔消息處理功能。因為每個都會獲取所有消息。queue模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broker端又不能將消息發送到多個應用端。所以,既要發布訂閱,又要讓消費者分組,這個功能jms規范本身是沒有的。
2. 同一應用內consumer端failover的問題:由於只能使用單個的持久訂閱者,如果這個訂閱者出錯,則應用就無法處理消息了,系統的健壯性不高。
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ActiveMQ中實現了虛擬Topic的功能。使用起來非常簡單。
對於消息發布者來說,就是一個正常的Topic,名稱以VirtualTopic.開頭。例如VirtualTopic.TEST。
對於消息接收端來說,是個隊列,不同應用里使用不同的前綴作為隊列的名稱,即可表明自己的身份即可實現消費端應用分組。例如Consumer.A.VirtualTopic.TEST,說明它是名稱為A的消費端,同理Consumer.B.VirtualTopic.TEST說明是一個名稱為B的客戶端。可以在同一個應用里使用多個consumer消費此queue,則可以實現上面兩個功能。又因為不同應用使用的queue名稱不同(前綴不同),所以不同的應用中都可以接收到全部的消息。每個客戶端相當於一個持久訂閱者,而且這個客戶端可以使用多個消費者共同來承擔消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