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下載 Openwrt 鏡像文件
二 將鏡像文件寫入目標磁盤
2.1 寫盤工具
2.2 Physdiskwrite 寫盤
2.3 win32diskimager 寫盤
三 管理界面
3.1 openwrt 的控制台
3.1.1 本機控制台
3.1.2 遠程控制台(telnet/SSH)
3.1.3 SSH 登錄
3.1.4 winSCP 的使用
3.2 openwrt 的 web 管理界面
四 基本網絡設置
4.1 web 管理界面設置網絡接口
4.2 使用控制台設置網絡接口
4.3 通過 winSCP 設置網絡接口
4.4 各種上網方式的 network 設置
五 軟件安裝
5.1 web 界面安裝軟件
5.2 命令行方式安裝軟件
5.3 trunk 版 luci 界面安裝
5.4 luci 漢化
六 N-WAN 的安裝和使用
6.1 N-WAN 的安裝
6.2 N-WAN 的設置
6.2.1 多 WAN 口接入設置
6.2.2 單 WAN 多撥的設置
七 掛載硬盤
7.1 自動掛載 USB 移動硬盤,U 盤
7.2 手動掛載 IDE(SATA)硬盤
===========================================================================================
說明:為了方便,此教程是在 VMware 下進行的相關操作。虛擬機設置過程暫不贅述。
(部分實體機安裝時遇到網卡驅動不好的情況,需要自行編譯將驅動加入 img 文件里,暫不為本文所討論。)
一 下載 Openwrt 鏡像文件
在 openwrt 官網下載官方編譯的 X86 img 文件。 地址:http://downloads.openwrt.org/snapshots/
Openwrt 官方提供 backfire 和 trunk 兩個不通的編譯版本。 區別在於,backfire 相對更加正式而穩定,而 trunk 則相對為更新的測試版本
此外:backfire 默認集成 luci 管理界面,而 trunk 版是沒有 luci 的 web 管理界面的,需要自己手動安裝。
同時,每個版本分別提供以不同磁盤格式下面的鏡像。分別包括 ext2/ext4,jffs2,squashfs 三種格式。 為了方便,在這里我們選擇的是 ext2/ext4 格式的鏡像文件。
Backfire 版下載地址:
http://downloads.openwrt.org/snapshots/backfire/10.03.1-RC5-testing/x86/generic/openwrt-x86-generic-combined-e xt2.img.gz
Trunk 版下載地址:
http://downloads.openwrt.org/snapshots/trunk/x86/openwrt-x86-generic-combined-ext4.img.gz
二 將鏡像文件寫入目標磁盤
2.1 寫盤工具
建議使用 CF 卡,電子盤等作為 Openwrt 的系統盤。小巧,安靜,省電。
IMG 寫盤工具通常使用 physdiskwrite 或者 Win32DiskImager 下載地 址: Physdiskwrite:http://m0n0.ch/wall/downloads/physdiskwrite- 0.5.2.zip Win32DiskImager:
http://launchpad.net/win32-image-writer/0.2/0.2/+download/win32diskimager-RELEASE-0.2-r23-win32.zip
對於 Openwrt 來說使用上面任何一個寫盤工具都沒有多大影響,但是對於某些軟路由來說用 win32diskimager 寫 入的時候會導致無法啟動等情況。建議大家使用 physdiskwrite 寫盤。
2.2 Physdiskwrite 寫盤
Physdiskwrite 是基於 DOS 的寫盤工具,需要在 CMD 下面進行操作。
(1)將 Physdiskwrite.exe 和鏡像文件放在同一目錄里
(2)在 cmd 下面進入該目錄,輸入命令 Physdiskwrite.exe –u backfire.img 進行寫盤。 其中-u 參數為目標磁盤大於 800M 時需要附加的。
(3)接下來會提示你選擇需要寫入磁盤。請注意選擇,不要選錯了。
【為了輸入方便,可以將 Physdiskwrite.exe 改名為 pdw.exe 之類,命令輸入 pd w.exe –u backfire.img 即 可】
判別正確磁盤,可以根據磁盤型號、、磁盤容量大小等因素來判別。 其中磁盤信息里面:cyl 表示柱面,tpc 表示磁頭,spt 表示扇區 磁盤容量=(柱面 x 磁頭 x 扇區 x 512)字節。
需要注意的是,將字節換算成 MB 單位時,硬盤廠商是以 1000 為進制,而 windo ws 系統是以 1024 為進制。
(4) 確定好具體的磁盤之后,輸入相關數字序號。系統提示確認信息,選擇 Y。
2.3
win32diskimager 寫盤
win32diskimager 是一個圖形化的磁盤寫入工具。Win7 下面建議使用“以管理員身 份運行”
選擇 img 文件,及磁盤序號。點擊 write 即可
三 管理界面
將鏡像寫入磁盤后,便可以將磁盤或 CF 安裝到用來做軟路由的機器上面了。開機 。BIOS 里面設置為硬盤啟動
Openwrt 的管理系統可分為控制台和 web 管理。(web 管理我們主要應用 luci 的管 理界面,此外還有 X-wrt 的管 理界面。喜歡的朋友可以自行安裝)
3.1 openwrt 的控制台
3.1.1 本機控制台
啟動完成畫面,在這里按下 enter 便可進入 Openwrt 的控制台。 在這里可以通過命令行的方式進行相關操作。
3.1.2 遠程控制台(telnet/SSH)
Openwrt 可以通過 LAN 或者 WAN,對系統進行管理控制。支持 telnet 及 SSH 登錄。 注意:SSH 登錄必須先設置 root 帳號的密碼(系統默認密碼為空)
系統賬戶 root 密碼修改方式:
(1) 在控制台下面輸入 passwd root,設置密碼
(2) 用 telnet 方法登錄
在 secureCRT(或者其他支持 telnet 的工具)下面用 telnet 修改密碼
命令與本地控制台相同。Passwd root
設置好密碼之后,便可以用 SSH 進行登錄。
3.1.3 SSH 登錄
通常我們主要使用 secureCRT 或者 putty 這兩款工具進行登錄管理。
SecureCRT 是一款支持 SSH(SSH1 和 SSH2)的終端仿真程序,同時支持 Telnet 和 rl ogin 協議。SecureCRT 是一款
用於連接運行包括 Windows、UNIX 和 VMS 的遠程系統的理想工具。 下載地址:http://9.duote.com.cn/securecrt.zip
使用步驟:
(1) secureCRT 登錄,登錄協議選擇為 SSH2
(2) 在接下來的回話選項中,協議選擇為 SSH2,輸入默認的 ip 地址(192.168.1. 1) 然后一直下一步。
(3) 回到連接選項卡,點擊連接。會提示保存安全密鑰,直接保存。
(4) 然后根據提示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即進入 SSH 遠程制台了。
此外還可以使用 putty 來登錄,Putty 是一個免費的、Windows 32 平台下的 telnet、 rlogin 和 ssh 客戶端,但是功 能絲毫不遜色於商業的 telnet 類工具。
使用也很簡單。具體設置就不贅述了。
Putty 下載地址:http://code.google.com/p/puttycn/downloads/detail?name=putty_0. 60cn2.zip
3.1.4 winSCP 的使用
WinSCP 是一個 Windows 環境下使用 SSH 的開源圖形化 SFTP 客戶端。同時支持 SC P 協議。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在 本地與遠程計算機間安全的復制文件。
通過 winSCP 我們可以直接將一些文件復制到 openwrt 系統目錄里面,甚至直接編 輯文件。 下載地址:http://winscp.net/download/winscp433setup.exe
(1) 打開 winSCP,出現登錄對話框,輸入地址,協議選為 SCP
(2) 點擊左邊的 SCP/Shell 選項,去掉查找用戶組前面的勾。
(3) 點擊登錄,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即可進入 winSCP 的主界面。
(4) 登陸后的操作與 FTP 客戶端類似。
3.2
openwrt 的 web 管理界面
當然,更簡單直觀的就是直接進入 web 管理界面進行設置。
Openwrt 的 web 管理界面主要有 luci 和 X-wrt。目前應用得比較多的是 luci,最新 版本為 1.0。 本教程以 luci 界面為主。
Backfire 版安裝后,無需額外設置即可進入 web 管理界面。
首次登錄 web 界面時,會提示你設置密碼。
此時的 root 密碼為空。直接點擊 login 即可進入。
進入之后,點擊 System—Administration 在 Router Password 處設置管理密碼。 這是必須的,只有這樣才能使用 SSH 連接進行控制。
而 trunk 版默認是沒有 luci 管理界面的,需要我們手動安裝。具體安裝見后文
四 基本網絡設置
現在雖然能打開 openwrt 的 web 管理界面,或者遠程登錄控制台。但是,這個時 候還不能透過 openwrt 上網。
因為現在網絡接口只有一個 lan 口,wan 口尚未設置。 主要有兩個方法進行設置:
1: 直接在 web 管理界面設置修改。
2: 通過命令行(或者 winscp)方式修改,/etc/config/network 文件
4.1
web 管理界面設置網絡接口
(1)登錄 web 管理界面
(2)點擊 network—interface,選擇下方的 add new interface。進入如下頁面
Name of the new interface 設置接口名稱—-(設為 WAN,或者 WAN1 之類)
Cover the following interface 選擇網卡—-(在這里我們選擇 eth1) 點擊 submit
(3)點擊 submit,便進入了接口編輯頁面。
在 general setup 選項卡里面,根據自身的網絡情況進行設置。(靜態 IP,DHCP,pp poe,在這里我們選擇 DHCP)
Firewall setting 選項卡里面,選擇防火牆區域,設置為 WAN。(如果不設置防火牆 區域,將無法上網)
設置完成后,點擊 save and apply 應用設置。 如果一切正常。這個時候就可以正常上網了。
4.2 使用控制台設置網絡接口
(1)SSH 登錄,輸入 vi /etc/config/network
出現如下的類似畫面
(2)移動光標,在根據你的 wan 接入方式,按快捷鍵 a,插入內容(設置內容見 3.4),在后面加入相關內容。
(3)設置完畢之后,按 esc,再輸入:w (保存),回車。按 esc,再輸入:q(離開)
(4)重啟。
4.3 通過 winSCP 設置網絡接口
通過 SSH 方式修改 network 配置文件,並不是很方便直觀。我們可以直接利用 winSCP 登錄 openwrt 來進行修改
network 文件。
(1)使用 winSCP 登錄 openwrt
(2) 在 winSCP 中直接打開/etc/config 目錄,雙擊打開 network 文件
(3) 在 winSCP 的文本編輯界面中,加入相關網絡設置內容。
(4) 保存,保存過程中會提示輸入密碼。
4.4 各種上網方式的 network 設置
VI 命令下無須輸入 ’ 引號
DHCP 方式:
config ’interface’ ’WAN’ option ’ifname’ ’eth1′ option ’proto’ ’dhcp’
靜態方式:
config ’interface’ ’WAN’ option ’ifname’ ’eth1′ option ’proto’ ’static’
option ’ipaddr’ ’192.168.2.222′ option ’netmask’ ’255.255.255.0′ option ’gateway’ ’192.168.2.1′ option ’dns’ ’192.168.2.1′
pppoe 方式:
config ’interface’ ’WAN’ option ’ifname’ ’eth1′ option ’proto’ ’pppoe’
option ’username’ ’02312345678′ option ’password’ ’02312345678′
五 軟件安裝
Openwrt 提供了多種軟件包安裝的方式。包括通過 web 管理界面安裝,以及命令行方式的安裝。
5.1 web 界面安裝軟件
Openwrt 的軟件管理界面里面可以直接更新相關軟件,下載安裝新的軟件,十分方便。 點擊 system(系統)——software(軟 件源)即進入 openwrt 的軟件管理界面。 在這里可以(1)設置系統的軟件源地址。(2)更新軟件包列表(3)下載並安裝軟件包(4)移除已經安 裝的軟
件(4)安裝軟件源里面提供的軟件
需要注意的是:官方編譯的 openwrt backfire 10.03 RC5 版本里面的軟件源地址設置錯誤。導致無法正常更新和安 裝軟件,需要我們手動修改。
(1)在管理界面點擊 Edit package lists and installation targets 進入 OPKG Configurati on 界面
(2)將第一行里面的網址
http://downloads.openwrt.org/backfire/10.03.1-rc5/x86/packages
替換為
http://downloads.openwrt.org/snapshots/backfire/10.03.1-RC5-testing/x86/generic/pa ckages/
(3)點擊 submit 確認
5.1.1 安裝官方源提供的軟件
(1) 確認 wan 口已經連通,openwrt 上網正常。
(2) 在軟件管理界面點擊,Update package lists 更新軟件包列表
(3) 容量顯示條下面顯示 Package lists updated: OK 后,表示更新成功。
(4) 在 Available packages 中選擇你需要的軟件包,每個軟件包后面均附有簡單介 紹。點擊安裝即可。
5.1.2 通過網址下載安裝
有的時候 ipk 軟件包並不是在官方源提供的。這個時候就可以通過下載並安裝的方 式來進行安裝。
(1)找到你所需要的軟件 ipk 包的地址,如 NWAN: http://sutuo.tk/nwan_1.3i_all_lu ci1.0.ipk
(2)在 Download and install package: 中輸入 ipk 地址。點擊 OK。
(3)成功之后,會提示 Install ’****.ipk’: OK
5.2
命令行方式安裝軟件
4.2.1 直接下載安裝
(1)通過 secureCRT 或 Putty 之類的 SSH 工具登陸 openwrt
(2)輸入 opkg update
(3)安裝官方源提供的軟件,可直接輸入:opkg install 軟件名稱
安裝其他下載地址的 ipk 包,輸入:opkg install 網址
如:opkg install http://sutuo.tk/nwan_1.3i_all_luci1.0.ipk
4.2.2 下載后手動上傳安裝
(1)將網站上的 ipk 包下載到本機保存。
(2)使用 winSCP 將 ipk 包上傳到/tmp 目錄
(3)使用 SSH 工具登錄,輸入:
opkg update
opkg install /tmp/***.ipk
5.3 trunk 版 luci 界面安裝
(1)首先,設置 wan 口,使 openwrt 正確連上網絡。(設置見四 基本網絡設置)
(2)通過控制台或者 SSH,使用 opkg 命令安裝 luci. 輸入以下命令
opkg update opkg install luci
/etc/init.d/uhttpd enable
/etc/init.d/uhttpd star
5.4 luci 漢化
用以上的各種軟件安裝方法均可輕松實現 luci 的漢化。官方提供了名為 luci-i18n-chinese 的漢化包。 安裝成功后, 在 system—–system—–language and style 的 language 選項中選 擇 chinese,save and apply。 刷新頁面之后,即變成了中文界面
六 N-WAN 的安裝和使用
N-WAN 是由 openwrt 中文論壇的飛翔的天空開發的。N-WAN 可單線多撥、多線多撥進行疊加和負載平衡,並附 帶指定出口功能。使用比較簡單。在這里向飛翔的天空表示感謝。
需要注意的是 N-WAN 是基於 IP 的負責均衡,而不是基於 session。同時 N-WAN 的並發功能有限。
6.1 N-WAN 的安裝
N-WAN 並不在官方源內提供。因此需要到飛翔的天空的站點下載。然后進行安裝。 安裝方法可以使用第五章內提供的方法進行安裝。Web 方式或者命令行方式。
N-WAN 下載地址:http://sutuo.tk/nwan_1.3i_all_luci1.0.ipk
安裝完成后在網絡選項里面便多出了”創建多 WAN 口”和”N-WAN”
6.2 N-WAN 的設置
6.2.1 多 WAN 口接入設置
(1)在網絡—-接口界面添加 WAN2,WAN3……等。(具體可以參見 4.1 web 管理界面設置網絡接口),名字設定 無特殊限制,可根據自己愛好設置。注意設置好防火牆區域即可
(2)分別設置各 wan 口的網絡連接方式。
(3)在 nwan 的設置界面。外網接口,添加你的 wan 口進去。(輸入 wan 口名稱,點擊添加)
(4)路由權重的含義為,該接口所占帶寬比值。如果帶寬相同。則可設為相同數字即可,1:1 之類。而比如兩 條不同帶寬的寬帶,一條為 2M,一條為 6M。此時負載權重可以設置為 2:6 或 1:3。
(5) 通常把指定出口規則配置的勾都去掉。當然你需要一些特殊配置的時候可以自行指定,如 PT 站點的 tracker
服務器。
6.2.2 單 WAN 多撥的設置
(1)點擊“創建多 WAN 口”,進入如下頁面
(2)如圖,在紅色區域內設置 openwrt X86 進行設置。如我們需要在 wan 口上進行 單線多撥。多撥次數為 5 撥。 則勾選:“開啟”,“使用 macvlan 生成虛擬 wan 口”,虛擬 wan 口數量填 5. 點擊“保存 &應用”。
(3) 此時,我們在網絡—-接口 頁面可以看到新生產的虛擬機 wan 口
分別進入每個接口,設置網絡連接方式。單線多撥,我們通常是是設置 pppoe 的 用戶名和密碼。如果你的網絡 環境允許 5 撥,那么你的每個接口便分別波上號,並分別獲取 IP 地址了。
(4) 點擊 NWAN 選項,進入 nwan 設置頁面。
設置多 wan 口之后,會默認打開 nwan。我們只需要做一點小小的設置。
A. 在外網接口處設置你的自己運營商
B. 單線多撥時,路由權重通常不用設置。都為 1 即可。路由權重的含義為,該接 口所占帶寬比值。如果帶寬相
同。則可設為相同數字即可,1:1 之類。
C. 通常把指定出口規則配置的勾都去掉。當然你需要一些特殊配置的時候可以自 行指定,如 PT 站點的 tracker
服務器。
特別注意:由於 NWAN 主要是針對路由器版本的 openwrt 開發,而非 X86。因此 在創建虛擬多 WAN 口的時候, 一定要注意 “從哪個 WAN 接口 生成虛擬 wan”。比如我們有 4 張網卡,可以設置 4 個 不同的 wan 口。為了能夠正常 的使用單線虛擬多撥。四 個 wan 口的名稱,應分別為 wan,wan100,wan200,wan30 0。否則 nwan 無法正常識別, 同時設置為其他名稱是比 如 W1 之類,創建多 wan 口的設置頁面里面也不能夠提供名 為 W1 的 wan 接口選項。
七 掛載硬盤
7.1 自動掛載 USB 移動硬盤,U 盤
(1) 使用 SSH 登錄 openwrt,運行以下命令。
opkg update
opkg install kmod-usb-ohci kmod-usb2 kmod-usb-storage
opkg install kmod-fs-ext3 ntfs-3g kmod-fs-vfat
opkg install mount-utils
opkg install block-mount fdisk usbutils
(2) 通過 winSCP 登錄在 openwrt,進入/etc/hotplug.d/block/。郵件新建文件 10- mount
雙擊 10mount 編輯,輸入以下內容:
#!/bin/sh
# Copyright (C) 2009 OpenWrt.org
(C) 2010 OpenWrt.org.cn
blkdev=`dirname $DEVPATH`
if [ `basename $blkdev` != "block" ]; then
device=`basename $DEVPATH`
case ”$ACTION” in
add)
mkdir -p /mnt/$device
# vfat & ntfs-3g check
if [ `which fdisk` ]; then
isntfs=`fdisk -l | grep $device | grep NTFS`
isvfat=`fdisk -l | grep $device | grep FAT`
isfuse=`lsmod | grep fuse`
isntfs3g=`which ntfs-3g`
else
fi
isntfs=”" isvfat=”"
# mount with ntfs-3g if possible, else with default mount if [ "$isntfs" -a "$isfuse" -a "$isntfs3g" ]; then
ntfs-3g -o nls=utf8 /dev/$device /mnt/$device elif [ "$isvfat" ]; then
mount -t vfat -o iocharset=utf8,rw,sync,umask=0000,dmask=0000,fmask=0000 /dev/$device
/mnt/$device
else
fi
mount /dev/$device /mnt/$device
if [ -f /dev/${device}/swapfile ]; then mkswap /dev/${device}/swapfile swapon /dev/${device}/swapfile
fi
;;
remove)
if [ -f /dev/${device}/swapfile ]; then
swapoff /dev/${device}/swapfile
fi
esac
umount /dev/$device
;;
fi
10-mount 文件也可以到這里下載: http://dl.dbank.com/c0jx4o6iky
(3) 在 SSH 控制台里面運行命令:chmod 777 /etc/hotplug.d/block/10-mount
(4) 重啟之后,USB 移動硬盤、U 盤均可以自動掛載。同時在將會在 系統選項里面增加一個“掛載點”的選 項。可以在“掛載點”選項里面查看掛載情況
7.2 手動掛載 IDE(SATA)硬盤
通過 7.1 的設置,已經可以直接掛載移動硬盤等,但是機器內部連接的 IDE 硬盤不 會自動掛載,需要我們進行簡 單的設置。
此外:NTFS 格式的硬盤掛載存在一定問題,爭取近期解決。
(1) 利用磁盤工具將硬盤格式化為 EXT3 格式
(2) 進入 SSH 命令行模式
(3) 輸入命令 fdisk –l,查看本機相關的硬盤及分區信息
(4) 輸入 mkdir /mnt/test ,其中 test 為你需要設置的掛點名稱,可自己任 意設置。
(5) 輸入 mount /dev/sdb1 /mnt/test 進行掛載。其中/dev/sdb1 / mnt/test 按照你的實際情況進
行設置。
參考圖:
(6)打開“系統—掛載點”,刷新即可看到新掛載的硬盤。
(7)最后,掛載成功之后,打開“系統—啟動項”,在本地啟動腳本里面加入一 行
mount /dev/sdb1 /mnt/test,以便於系統啟動之后進行自動掛載。(直 接編輯/etc/rc.local 文件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