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文件讀寫操作符有:
r
w
a
r+
w+
rb
wb
除了以file的方式打開文件,還有一種方式就是open了,兩個的用法是一模一樣的,可以看成open就是file的別名
下面這個表格是轉自:http://blog.csdn.net/cnmilan/article/details/9142561
w |
以寫方式打開文件,可向文件寫入信息。如文件存在,則清空該文件,再寫入新內容 |
a |
以追加模式打開文件(即一打開文件,文件指針自動移到文件末尾),如果文件不存在則創建,可以追加文件內容,但是只可以寫,不可以讀 |
r+ |
以讀寫方式打開文件,可對文件進行讀和寫操作。下次再執行r+的時候,文件會從指針0位置開始寫,寫操作是默認從0位置開始寫的。要是想從文件末尾追加可以使用a |
w+ |
消除文件內容,然后以讀寫方式打開文件。 |
a+ |
以讀寫方式打開文件,並把文件指針移到文件尾。(要是文件不存在,就創建這個文件),可讀可寫 |
b |
以二進制模式打開文件,而不是以文本模式。該模式只對Windows或Dos有效,類Unix的文件是用二進制模式進行操作的。 |
操作文件對象方法
f.close() |
關閉文件,記住用open()打開文件后一定要記得關閉它,否則會占用系統的可打開文件句柄數。 |
f.fileno() |
獲得文件描述符,是一個數字 |
f.flush() |
刷新輸出緩存 |
f.isatty() |
如果文件是一個交互終端,則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
f.read([count]) |
讀出文件,如果有count,則讀出count個字節。一下把整個文件的讀出來,整個文件以字符串的形式顯示出來,當我們執行完f.read()之后再執行f.read()會發現沒有內容展現出來,那是因為我們讀取文件之后,文件指針跑到末尾了,要是想重新能夠讀取內容,可以執行f.seek(0),把文件指針放到起始位置 |
f.readline() |
讀出一行信息。(文件內容一行一行顯示出來) |
f.readlines() |
讀出所有行,也就是讀出整個文件的信息(先把文件讀到內存里,所有內容以一個列表的形式展示出來) |
f.seek(offset[,where]) |
把文件指針移動到相對於where的offset位置。where為0表示文件開始處,這是默認值 ;1表示當前位置;2表示文件結尾。 |
f.tell() |
獲得文件指針位置。 |
f.truncate([size]) |
截取文件,使文件的大小為size。 |
f.write(string) |
把string字符串寫入文件。 |
f.writelines(list) |
把list中的字符串一行一行地寫入文件,是連續寫入文件,沒有換行(以列表的性形式寫進去內容) |
還有一個f.xreadlines() 相當於迭代器,循環一次讀一行內容,一行一行的往內存里面讀,讀完一行之后扔一行,然后讀取下一行,非常省內存
現在看一下下面幾個循環
>>> for line in f.readlines():
... print line,
...
ppppp
haha
gogogo
kkkkkkkkkkkkbbbb
aaaa
>>> f.close()
>>> f = file('test.txt','r')
>>> for line in f.readlines():
... print line
...
ppppp
haha
gogogo
kkkkkkkkkkkkbbbb
aaaa
我們可以看到上面在執行print的時候兩者的區別是,要是沒有加逗號","的話,文件輸出的時候會換行所以為了好看我們在print的時候加上一個逗號”,“
>>> f = file('test.txt','r')
>>> for line in f.readline():
... print line,
...
p p p p p
我們在看一下f.xreadlines()
>>> f.close()
>>> f = file('test.txt','r')
>>> for line in f.xreadlines():
... print line,
...
ppppp
haha
gogogo
kkkkkkkkkkkkbbbb
aaaa
我們肉眼看到好像f.readline 和f.xreadlines沒有什么區別,但是當我們循環一個大文件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xreadlines()的性能會比readline好很多
還有一種循環就是
>>> f.close()
>>> f = file('test.txt','r')
>>> while True:
... line = f.readline()
... print line,
... if not line:break
...
ppppp
haha
gogogo
kkkkkkkkkkkkbbbb
aaaa
這個性能更低,沒讀取一次的時候就要執行一個判斷語句
例1:從文本文件中每讀取一行文本便輸出
我們現在來看一下下面的實例:
[root@git 628]# pwd
/root/python/python_day_practice/628
>>> f = file('test.txt','w')
>>> f.write('this is a good day!')
在終端輸入上面代碼,這種情況下,我們到628目錄下看看有沒有我們寫的這個文件test.txt,我們發現是有的,但是文件里面沒有內容。原因是我們寫完之后沒有保存,文件內容還在內存中,沒寫到硬盤上
這時候我們執行
>>> f.close()
我們就能看到文件test.txt文件下有內容了
我們要是想讀取文件的不同行的內容的操作方法有
>>> f = file('test.txt','r')
>>> b = f.readlines()
>>> b[1]
'haha \n'
>>> b[2]
'gogogo \n'
>>>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先讀取全部的內容,然后以 \n 這個字符為准,然后切片
>>> f = file('test.txt','r')
>>> c = f.readline()
>>> c.split('\n')[0]
'ppppp '
文件內容的替換()
下面還要說一種python 中的fileinput模塊
>>> import fileinput(要是批量修改文件的話可以使用這個方法)
>>> for line in fileinput.input('test.txt',inplace=1):
... line = line.replace('go','break')
... print line,
...
把文件中的"go"換成”break“,注意這里要print 一下,不然文件中的內容不發生變化
>>> for line in fileinput.input('test.txt',inplace=1,backup='.bak'):
... line = line.replace('back','go')
... print line,
...
這里加了一個backup的意思就是說把原有的文件給備份一下,防止出錯
假如說我們用file 或者 open的方式打開文件或者寫入內容的時候。我們需要執行。f.close()關閉文件,把內容從內存中釋放的硬盤中
但是現在有一種方法不需要執行f.close(),那就是with ...... as
python 中with的作用就是自動的釋放對象,
>>> with open('test7.txt','r') as f:
... for i in f.xreadlines():
... print i
...
123
345
456
677
577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我們網文件里面寫內容的時候,要注意我們只能寫字符串類型的,所以這里要注意了,當我們想向文件里面寫數字是不行的,這里我們就得轉換一下字符類型
我們可以使用str 或者是 join的方式轉換,具體實例參照如下:
>>> a = 4
>>> type(a)
<type 'int'>
>>> type(str(a))
<type 'str'>
現在我們來說一下,join和split的用法
join是用來連接字符串的,剛好split的用法剛好相反,他是用來拆分字符串的
>>> a = ['1','2','3']
>>> a[1]
'2'
>>> type(a[1])
<type 'str'>
>>> ''.join(a)
'123'
>>> '*'.join(a)
'1*2*3'
>>>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split的用法
>>> b = 'my**name**is**haha'
>>> b.split("**",1)
['my', 'name**is**haha']
>>> b.split("**",4)
['my', 'name', 'is', 'haha']
>>> b.split("**")
['my', 'name', 'is', 'haha']
>>> b.split("**",2)
['my', 'name', 'is**h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