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路上,聊聊思路,談談手段


飛測說:大家好,我是黑夜小怪,喜歡在黑夜研究一些怪異的東東,每每看到測試被項目質疑測試質量,每每看到測試天天加班加點,我都會反思下自己,我也會淪落為其中一員么,於是我經常鞭策自己不斷思考,不斷嘗試提高質量和效率的途徑,看了上期《我為什么選擇軟件測試這個崗位(秘密網上瘋傳!)》,也是激發了我想在測試這條路上,拋出點自己的經驗,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下,說說不一樣的測試思路,談談我用的技術手段。

測試思路

     對於測試,我一直認為思路很有意思,比如說的比較多探索測試思維、基於風險測試等,想想我們項目比較多的是web測試,常規大家知道的都是功能測試、自動化測試、性能測試、安全測試等,專項測試,今天我們不說,就說功能測試吧。

     除了常規的頁面上點擊,我們還能做點什么呢?web的404頁面是我們常遇到過的,但功能測試中,是有有關注過?

1、打開fiddler,勾選如下

image

2、在瀏覽器中開始測試,等待功能測試時完后,查看fiddler,如下:

image

     我們可以看到被測的站點抓到很多404和響應body大於1M的請求,這樣的問題在我們功能測試中很容易被忽略,然而我們只需要稍加注意,談笑間邊解決了該問題,你覺得如何?如果我們在了解點瀏覽器的工作原理,了解點http協議,了解點cookies,那么鏈接測試、cookies測試這些是不是也是輕輕松松的,不在遙不可及了?

技術手段

     現在敏捷的模式對測試是一個沖擊,要是單純的手動測試,生活的還會比較艱辛,然而自動化也不是一日之功,面對接口、性能、巡檢,我們又能做點什么?

1、打開fiddler

2、打開頁面,操作測試的場景

image

3、導出fiddler的腳本,保存為jmx格式

 

image

4、打開jmeter,然后做相關的參數化和關聯

image

5、運行一把,看結果,大功告成

image

      我們常說做UI自動化,但是UI經常變化;我們做接口測試,但是接口依賴研發的接口文檔;我們做性能,很多時候是在項目后期才開會;我們做線上巡檢,但是經常是人為手動巡檢;那么有了上面的腳本,這些都是比較容易引入到我們測試過程中的,用fiddler抓包,這些URL,一般情況下都是不會變動的,因為我們做開發,修改的是方法里面的邏輯,而不是輕易變動方法名之類的。

     用jmeter的人很多,我的做法也比較普通,只是用了fiddler抓包這個特性,並嘗試使用,發現確實有些不一樣的收獲而已。

    在測試這條路上,需要用心,哪些虛的東西,我們要學會辨別,我也會踏實的在測試這條線上堅守自己的一份心,用心做有價值的事。

       好了,本次到此,歡迎留言、點贊、轉發等來交流,更多分享下期再會,給你帶來更多價值,是我們期待的方向,有更多興趣的歡迎切磋,我們微信訂閱號,聯系方式如下:

image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