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段一:通過網絡請求,獲得並解析JSON數據(天氣應用)


“階段一”是指我第一次系統地學習Android開發。這主要是對我的學習過程作個記錄。 

 

在上一篇階段一:解析JSON中提到,最近在寫一個很簡單的天氣預報應用。即使功能很簡單,但我還是想把它做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應用。這樣的話,像以前想到什么就做什么,顯然是不行的,很容易就亂了。所以我就琢磨了一下,弄個什么,讓自己的思路變得更加清晰,僅此而已。

經過一些思考和總結之后,我覺得可以是這么一個流程:

 

第一步:想好這個應用要實現什么功能,並羅列出來,然后就開始寫代碼,實現這些功能

說明:(1)對於這個模型的具體實現步驟,不必寫出來,但要了然於心。在第二步優化的時候,就可以根據這個模型看看那部分可以優化。

         (2)在做這一步時,不要太在意UI,只要實現所需的控件和基本樣式就可以了。

這一步完成之后,帶有核心功能的應用就出來了。

第二步:優化

這里的優化分兩部分,“主要”指的是應用本身所要實現的功能和其UI界面,“其它”指的是所有應用都有的,都應該注意的,是共性問題,例如文字、圖片、間距等怎樣適配各種手機屏幕,設備旋轉對頁面產生的影響,記錄頁面狀態,用戶和系統的操作對應用的生命周期產生的影響等。相信還有更多的地方需要思考,留意。只是我現在只能想到這些。另外,隨着深入地學習和不斷地練習,應該會有很多地方,在第一步時已經注意到並完善了。

這一步完成之后,應用就相對完整了。

 

接下來,就以我的情況來做分析:

一、基本模型

而這里,我的概括說明是:

(1)在EditText上輸入城市名,單擊“確認”按鈕后;

(2)調用自定義類的方法,把EditText的內容轉為拼音;

(3)將API地址和城市名拼音拼接,傳給AsyncTask的自定義子類,在其doInBackground方法中實現“發送請求、獲取網絡數據、解析並存儲所需數據”的功能,在其onPostExecute方法中實現“顯示數據”的功能;

(4)用Handler設置每過5分鍾,就執行一次(3)的操作,來達到“自動刷新”的效果;

(5)單擊“刷新”按鈕,也是重復(3)的操作,來完成“主動刷新”的功能;

這不是詳細說明,而是概括的,因為我也嘗試過這樣寫,但真的寫不下去,沒寫多少我就感到要吐了,真的很繁瑣,所以這里只是簡單地做個例子。

另外,由於這個接口是免費的,所以國內的城市只能換成拼音發送,國外的城市沒訪問過。還有關於自動定位的,我原打算是自動獲取手機當前的經、緯度,然后再傳到API獲取其地址。而百度地圖也有這個免費的API服務,但我在申請密鑰時遇到點麻煩,沒弄成,而且關於定位這塊還是比較不理解。所以這部分先擱置。

有了清晰的思路和規划之后,就可以開始寫代碼了:

這里我沒有貼出完整的代碼,只把核心部分貼出來。

后台處理網絡請求和解析數據

輸入城市名、啟動自動刷新和主動刷新功能

結果是這樣子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