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vicat 進行服務器監控的方法


 Navicat作為一套全面的數據庫管理工具,其功能非常的齊全,給用戶朋友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很多的用戶都需要對服務器進行監控,Navicat當然也提供了這個功能。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些用Navicat 進行服務器監控的方法?

從主菜單選擇工具->服務器監控,並選擇目標服務器類型。需要注意的是,只限於 MySQL、Oracle、 PostgreSQL、SQL Server 和 MariaDB,SQL Azure 不支持;並且只限於Navicat完整版本。

Navicat 服務器監控
Navicat 服務器監控

進程列表

顯示全部已選擇的服務器進程,停止已選擇的進程,點擊“結束進程”按鈕。

自動刷新:在指定的秒數自動刷新服務器,選擇查看->設置自動重整時間,並輸入一個自動重整值。停用自動重整功能,選擇檢視->自動重整。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指定數值,立即會生效。

進程列表提供的下列信息根據所選擇的數據庫類型而定:MySQL、Oracle、PostgreSQL、SQL Server 和 MariaDB。

設置連接時已提供的服務器名。

在服務器的進程 ID。

進程編號。

現正登錄服務器的用戶。

用戶連接的主機。

用戶現正使用的數據庫。

用戶最后發出的命令。

進程的時間、狀態和信息。

進程的 CPU 時間和狀態。

變量

顯示全部服務器變量及他們的值。需要注意的是,只限於 MySQL、Oracle、PostgreSQL 和 MariaDB。

溫馨提示:要編輯 MySQL 和 Oracle 服務器的變量值,使用快捷鍵 CTRL+ENTER,打開編輯器編輯,這些變量可以透過編輯 postgresql.conf 設置文件,使用 SET 語句來設置,不能在此編輯在 PostgreSQL 服務器的值。

狀態

顯示全部服務器狀態的列表。需要注意的是,只限於 MySQL、Oracle、PostgreSQL 和 MariaDB 服務器。

以上就是對“用Navicat 進行服務器監控的方法”的介紹,很多的朋友都希望獲取免費的Navicat,點擊Navicat下載獲取。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