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vuejs 是一個入門簡單的框架,具有使用簡單,擴展方便的特點。隨着webpack的流行,vuejs也推出了自己的load,vue-loader,可以方便的打包代碼。最近寫了一個json viewer-ac,就是完全使用vue-loader帶來的模塊化特性,寫的比較開心,也得到了不少經驗。這里記錄一下。
文件結構
<template>
<div>
<app-header></app-header>
</div>
</template>
<style>
...
</style>
<script>
import AppHeader from './AppHeader.vue'
export default {
name:'app',
props:['data']
data() {
return {}
},
methods: {
handleClick() {}
},
components: {
AppHeader
}
}
</script>
- template 里是模板代碼,這里一般是一個閉合的html標簽,比如一個div。
- style 里是css代碼,這個代碼是作用到整個頁面的,如果只想作用到當前的模板中,需要用scoped屬性
<style scoped>
如果想用一些css預處理器,比如sass,只需要聲明lang,然后vue-loader就會自動的加載,當然,前提是對應的 sass-loader安裝好。
<style lang="sass">
- script 注意這里使用的是 es6 的代碼,我是使用babel來編譯,所以理所當然需要安裝 babel,es6的preset,還要在根目錄下自建 .babelrc 文件。具體可以參考我的 ac 或者用官方的 vue-cli 來初始化項目。
template 做不可見標簽
template不僅是模板最外面的標簽,同時,它也可以作為一個普通的標簽使用。比如,當我們需要用 v-if 來控制部分區域的顯示與隱藏時,就可以這樣。
<template>
<template v-if="valid">
<div></div>
</template>
<template v-else>
<div></div>
</template>
</template>
而且,template是不會被渲染的,所以不會影響最終的dom結構。
注意:v-show 不能和 template 一起使用
flux
實際開發的時候,會發現原始的數據管理模式比較混亂,很難區分哪些是臨時數據,持久數據,用戶數據,后台數據,這個時候,引入 flux是再合適不過了。
還有vue官網的介紹-狀態管理,
如果暫時不想引入別的lib,可以嘗試自己實現一個,其實非常簡單。准備一個 store.js
let trim = str => {
return str.replace(/(^[\s\t]+)|([\s\t]+$)/g, '');
}
export const state = {
jsons: []
}
export const actions = {
parse(jsonStr) {
if(!trim(jsonStr)) return
let jsonObj = null
try{
jsonObj = JSON.parse(jsonStr)
}catch(err){
state.jsons.push({err: jsonStr + '', valid: false })
}
if(jsonObj){
state.jsons.push({obj:jsonObj, valid: true})
}
}
}
所有視圖的數據都來自 state。所有修改必須通過actions來完成。 因為在子組件中對數據的修改並不會影響到父組件,所以可以放心的使用 vuejs 的雙向綁定特性。
然后可以在app的根組件下引入 state和actions,然后按需要傳遞給子組件
import { state, actions } from '../store'
data() {
return {
state,
actions
}
},
<child :state="state" :handleClick="actions.update"></child>
import 公共的css
如果將頁面常用的style變量存儲到一個公共的文件比如 common.sass
$width: 80%;
$height: 100%;
$moli-green:#CCF3E4;
$moli-white:#f8f8f8;
然后在組件的style中引入,豈不是很方便,很強大。
不過遺憾的是我暫時還不知道這個該如何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