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List、Vector、HashMap、HashSet的默認初始容量、加載因子、擴容增量


轉載聲明:原文轉自http://www.cnblogs.com/xiezie/p/5511840.html

 

這里要討論這些常用的默認初始容量和擴容的原因是:

當底層實現涉及到擴容時,容器或重新分配一段更大的連續內存(如果是離散分配則不需要重新分配,離散分配都是插入新元素時動態分配內存),要將容器原來的數據全部復制到新的內存上,這無疑使效率大大降低。

加載因子的系數小於等於1,意指  即當 元素個數 超過 容量長度*加載因子的系數 時,進行擴容。

另外,擴容也是有默認的倍數的,不同的容器擴容情況不同。

 

List 元素是有序的、可重復

ArrayList、Vector默認初始容量為10

Vector:線程安全,但速度慢

    底層數據結構是數組結構

    加載因子為1:即當 元素個數 超過 容量長度 時,進行擴容

    擴容增量:原容量的 1倍

      如 Vector的容量為10,一次擴容后是容量為20

ArrayList:線程不安全,查詢速度快

    底層數據結構是數組結構

    擴容增量:原容量的 0.5倍+1

      如 ArrayList的容量為10,一次擴容后是容量為16

 

Set(集) 元素無序的、不可重復。

HashSet:線程不安全,存取速度快

     底層實現是一個HashMap(保存數據),實現Set接口

     默認初始容量為16(為何是16,見下方對HashMap的描述)

     加載因子為0.75:即當 元素個數 超過 容量長度的0.75倍 時,進行擴容

     擴容增量:原容量的 1 倍

      如 HashSet的容量為16,一次擴容后是容量為32

 

Map是一個雙列集合

HashMap:默認初始容量為16

     (為何是16:16是2^4,可以提高查詢效率,另外,32=16<<1       -->至於詳細的原因可另行分析,或分析源代碼)

     加載因子為0.75:即當 元素個數 超過 容量長度的0.75倍 時,進行擴容

     擴容增量:原容量的 1 倍

      如 HashSet的容量為16,一次擴容后是容量為32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