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find命令實例詳解和mtime ctime atime


這次解釋一下三個Linux文件顯示的三個時間,然后展示一下find命令的各個功能

在linux操作系統中,每個文件都有很多的時間參數,其中有三個比較主要,分別是ctime,atime,mtime

  • modification time(mtime):

   當修改文件的內容數據的時候,就會更新這個時間,而更改權限或者屬性,mtime不會改變,這就是和ctime的區別

  • status time(ctime)

   當修改文件的權限或者屬性的時候,就會更新這個時間,ctime並不是create time,給我的感覺更像是change time,但這么說也不完全對,因為只有當更新文件的屬性或者權限的時候才會更新這個時間,更改內容的話是不會更新這個時間的

  • accesstime(atime)

   當使用這個文件的時候就會更新這個時間

那么為什么我使用vim打開一個文件的時候,atime沒有改變呢?因為在我當前的版本中,有了relatime的概念,如果我們頻繁的對文件進行讀取訪問,就會頻繁的修改atime,然后頻繁的訪問磁盤I/O,性能下降的很厲害,說實話,慢!用了relatime參數之后,除非atime早於mtime或者ctime,否則atime不會被更新

悲劇,中文的linux三個時間都翻譯過來了。。。

 

 

find指令詳解,它有很多功能,很強大,實時性很強,每找一個文件都會十分老實地去磁盤中尋找,所以它又很慢。。。

find   path   -option   [   -print ]   [ -exec   -ok   command ]   {} \;

PS:[]中的是可以沒有的,就是附加選項

-path:就是文件的路徑啦

-option:就是下面要說明的各個參數,參數后面有的會有操作數,需要注意

-print:find命令將匹配的文件輸出到標准輸出。

-exec : -ok是-exec的一個選項,加上之后執行command時會詢問用戶

{} \:注意是反斜杠,大括號和反斜杠之間有一個空格

-;:注意!!!!分號必不可少!!!

 

  • 先來一個例子

這里顯示出了我寫的一個命令,快看!分號不能少(因為我老是忘記,所以多寫幾遍),因為ls -l本身就不會詢問用戶(rm命令會詢問,試試rm吧),所以自然用不了-ok,當我把-ok去掉之后,就可以正常執行ls -l了,

find命令參數詳解

 find命令有很多參數,下面就用截圖來一一說明

  • -name   filename             #查找名為filename的文件,和下面的放在一張圖里面了
  • -perm                        #按執行權限來查找,使用權限查找的時候使用權限碼就可以了

  • -user    username             #按文件屬主來查找
  • -group groupname            #按組來查找

  • -mtime   -n +n                #按文件更改時間來查找文件,-n指n天以內,+n指n天以前
  • -atime    -n +n               #按文件訪問時間來查GIN: 0px">
  • -ctime    -n +n              #按文件創建時間來查找文件,-n指n天以內,+n指n天以前

看到這里的-n之后就理所當然的想到+n是n天之后?我仔細想了想,我怎么可能在未來創建文件。。。

 

找到的幾乎都是同樣的文件,原因是我很少去linux里面創建新的文件,而是把windows的文件直接通過磁盤共享拿過去。。。

  • -nogroup                     #查無有效屬組的文件,即文件的屬組在/etc/groups中不存在

咱好像沒有這樣的文件啊

  • -nouser                     #查無有效屬主的文件,即文件的屬主在/etc/passwd中不存

這樣的似乎也沒有

  • -newer   f1 !f2               #查更改時間比f1新但比f2舊的文件,使用的時候要注意f1和f2前面都應該有-newer參數才行

  • -type    b/d/c/p/l/f         #查是塊設備、目錄、字符設備、管道、符號鏈接、普通文件

我先建立了一個管道文件,然后搜索類型為管道文件的文件(。。。)

  • -size      n[c]               #查長度為n塊[或n字節]的文件

這個我就不截圖了。。

  • -depth                       #使查找在進入子目錄前先行查找完本目錄

給我的感覺而言,這個更像是遍歷該文件夾下所有文件的樣子,遇到子目錄的時候先不進入子目錄遍歷,而是遍歷完當前文件夾下的所有文件之后再去遍歷子目錄(就是子文件夾)下的文件,這樣不斷地遞歸。。。這不就是個層序遍歷么?

  • -fstype:查找位於某一類型文件系統中的文件,文件系統類型可在/etc/fstab中找到

這個參數是什么意思沒有太理解,測試了一下什么也沒有找到,我都不知道應該怎么測試他

  • -mount                       #查文件時不跨越文件系統mount點

這個參數似乎是不允許進入子目錄進行查找的,我試了一下,子目錄下的文件說是查找不到

 

  • -follow                      #如果遇到符號鏈接文件,就跟蹤鏈接所指的文件

當有硬鏈接的時候就不跟蹤了,下面有個實例,file_hard是硬鏈接,file_ln是符號鏈接,當我把軟連接刪除,就不會跟蹤到./test/file這個鏈接文件了,證明硬鏈接是不能跟蹤的

  • -cpio                         #對匹配的文件使用cpio命令,將他們備份到磁帶設備中

在普通的查找結果之后,把該文件備份寫到磁盤上。。。

  • -prune                       #忽略某個目錄

 這個就不用說了吧。。。。

 

 

最后強烈希望各位批評指正!!我還有很多不懂得地方,指出來我會超感謝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