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cache基本上已經是開發的標配了,但是對於Memcache集群,很多線上部署仍然是很單薄的。
幾個存在的問題:不健壯、數據不安全、配置變更可能導致存取異常、后備數據的一致性
鑒於存在以上問題,Memcache的開發團隊開發了Membase,支持多台服務器集群,數據的切片和復制,有效的提高了服務穩定性和數據的安全 性,並且支持數據的持久存儲。代碼的穩定性不夠好,我曾經在部分線上業務上使用了Membase,后來因為幾次莫名的存取操作緩慢,只能又撤銷回到 Memcache。
之后,Membase團隊與CouchDB團隊合並,推出二合一的產品: Couchbase。
Couchbase的最大特點:
1,完全繼承Memcache,原生支持所有Memcache操作;
2,繼承了Membase的特性,支持集群和數據持久化;
3,繼承了CouchDB的文檔性質,支持通過View對數據進行操作。這個View的特性,提供了以往memcache所不具備的便利性,但是同Mongodb相比又很簡單原始,感覺不是一種普遍需求的功能。
首先,從安裝講起:
安裝服務器:
去官網下載對應版本的安裝包http://www.couchbase.com 目前最新版本是2.1.1
從membase開始,就提倡采用web方式進行管理(執行完安裝文件后,在瀏覽器中http://localhost:8091端口訪問),默認是8091端口。
另外一段信息,是關於端口。11211是memcache訪問端口,8091是管理和操作端口,其他幾個是用於管理和集群通訊的。
打開8091進行初始化設置:
初始化過程很人性化,第一步是選擇物理存儲位置,並且設定新創建還是加入到一個已有的集群中。
如果選擇新創建,需要指定內存使用的數量(注意若在集群中,所有集群的Mem內存必須都大於此值)。下一步中,還可以選擇自動灌入一些測試數據,這樣能直接體驗一些view的效果。
再下一步,是創建缺省Bucket設置,這個很重要:
Bucket的意義,在於將數據進行分隔,比如:任何view就是基於一個bucket的,僅對bucket內的數據進行處理。一個server上 可以有多個Bucket,每個Bucket的存儲類型、內容占用、數據復制數量等,都需要分別指定。從這個意義上看,每個Bucket都相當於一個獨立的 實例。在集群狀態下,我們需要對server進行集群設置,Bucket只側重數據的保管。
創建Bucket,需要指明驅動類型: Memcached顧名思義,純內存,無復制集等功能;Couchbase型是帶有持久存儲,可以有復制集。
關於復制集,可以設置:禁止復制集、復制集數量(如果設為2,數據將在兩個節點上保存,任何一個節點損壞數據仍然存在),是否對索引也進行復制。Flush,是指是否支持清空全部數據的操作。
建議是使用Couchbase類型,設定好內存使用量,其他按默認。關於內存設定,盡量不要將Server上的內存全部分配出去,留一些空閑,對新建Bucket進行測試就很方便。當然,Bucket占用的內存數,在建立后也是可以動態調整的。
后面按照提示進行,設置完管理員密碼,服務就可以使用了。在首頁的管理界面,可以看到運行的概況:
在ServerNodes幀中,可以查看服務器集群情況;在View中,可以管理各個Bucket中的View,在DataBuckets中,對Buckets進行管理。比如調整內存占用:
只有一個服務器節點,replica是沒有意義的,我們來搭建第二個服務器節點。安裝過程類似,這里選擇加入集群,填寫IP和密碼:
點擊下一步,經過驗證就可以加入集群了。集群中任何一台服務器,地位是對等的,用瀏覽器連接上去都可以進行管理。
可以看到,新加入的服務器處於 Pending 狀態,意味着數據尚未進行同步。只有數據進行同步之后,這個節點才能提供服務。點擊Rebalance按鈕,進行數據同步。還有進度條顯示,真的很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