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一分鍾理解閉包--js面向對象編程


上一篇《簡單粗暴地理解js原型鏈--js面向對象編程》沒想到能攢到這么多贊,實屬意外。分享是個好事情,尤其是分享自己的學習感悟。所以網上關於原型鏈、閉包、作用域等文章多如牛毛,很多文章寫得很深入很專業,而我卻喜歡用更簡單方式來解說簡單的事情。

什么是閉包?

 先看一段代碼:

function a(){
    var n = 0;
    function inc() {
        n++;
        console.log(n);
    }
    inc();  
    inc(); 
}
a(); //控制台輸出1,再輸出2

簡單吧。再來看一段代碼:

function a(){
    var n = 0;
    this.inc = function () {
        n++; 
        console.log(n);
    };
}
var c = new a();
c.inc();    //控制台輸出1
c.inc();    //控制台輸出2

簡單吧。

什么是閉包?這就是閉包!

 

有權訪問另一個函數作用域內變量的函數都是閉包。

這里 inc 函數訪問了構造函數 a 里面的變量 n,所以形成了一個閉包。再來看一段代碼:

function a(){
    var n = 0;
    function inc(){
       n++; 
console.log(n); }
return inc; } var c = a(); c(); //控制台輸出1 c(); //控制台輸出2

看看是怎么執行的:

var c = couter(),這一句 couter()返回的是函數 inc,那這句等同於 var c = inc; 

c(),這一句等同於 inc();  注意,函數名只是一個標識(指向函數的指針),而()才是執行函數。

后面三句翻譯過來就是:  var c = inc;  inc();  inc();,跟第一段代碼有區別嗎? 沒有。

什么是閉包?這就是閉包!

所有的教科書教程上都喜歡用最后一段來說明閉包,但我覺得這將問題復雜化了。這里面返回的是函數名,沒看過譚浩強C/C++程序設計的同學可能一下子沒反應出帶不帶()的區別,也就是說這種寫法自帶一個陷阱。雖然這種寫法更顯高大上,但我還是喜歡將問題單一化,看看代碼 1 和代碼 2,你還會糾結函數的調用,你會糾結 n 的值嗎? 

為啥要這樣寫?

我們知道,js的每個函數都是一個個小黑屋,它可以獲取外界信息,但是外界卻無法直接看到里面的內容。將變量 n 放進小黑屋里,除了 inc 函數之外,沒有其他辦法能接觸到變量 n,而且在函數 a 外定義同名的變量 n 也是互不影響的,這就是所謂的增強“封裝性”。

而之所以要用 return 返回函數標識 inc,是因為在 a 函數外部無法直接調用 inc 函數,所以 return inc 與外部聯系起來,代碼 2 中的 this 也是將 inc 與外部聯系起來而已。

 

常見的陷阱

function createFunctions(){
    var result = new Array();
    for (var i=0; i < 10; i++){
        result[i] = function(){
            return i;
        };
    }
    return result;
}
var funcs = createFunctions();
for (var i=0; i < funcs.length; i++){
    console.log(funcs[i]());
}

乍一看,以為輸出 0~9 ,萬萬沒想到輸出10個10? 

這里的陷阱就是:函數帶()才是執行函數! 單純的一句 var f = function() { alert('Hi'); }; 是不會彈窗的,后面接一句 f(); 才會執行函數內部的代碼。上面代碼翻譯一下就是:

var result = new Array(), i;
result[0] = function(){ return i; }; //沒執行函數,函數內部不變,不能將函數內的i替換!
result[1] = function(){ return i; }; //沒執行函數,函數內部不變,不能將函數內的i替換!
...
result[9] = function(){ return i; }; //沒執行函數,函數內部不變,不能將函數內的i替換!
i = 10;
funcs = result;
result = null;

console.log(i); // funcs[0]()就是執行 return i 語句,就是返回10
console.log(i); // funcs[1]()就是執行 return i 語句,就是返回10
...
console.log(i); // funcs[9]()就是執行 return i 語句,就是返回10

為什么只垃圾回收了 result,但卻不收了 i 呢? 因為 i 還在被 function 引用着啊。好比一個餐廳,盤子總是有限的,所以服務員會去巡台回收空盤子,但還裝着菜的盤子他怎么敢收? 當然,你自己手動倒掉了盤子里面的菜(=null),那盤子就會被收走了,這就是所謂的內存回收機制。

至於 i 的值怎么還能保留,其實從文章開頭一路讀下來,這應該沒有什么可以糾結的地方。盤子里面的菜,吃了一塊不就應該少一塊嗎?

 

總結一下

閉包就是一個函數引用另外一個函數的變量,因為變量被引用着所以不會被回收,因此可以用來封裝一個私有變量。這是優點也是缺點,不必要的閉包只會徒增內存消耗!另外使用閉包也要注意變量的值是否符合你的要求,因為他就像一個靜態私有變量一樣。閉包通常會跟很多東西混搭起來,接觸多了才能加深理解,這里只是開個頭說說基礎性的東西。

保持謙卑,你會走的更遠!

 

上一篇寫了原型鏈(點我查看),這一篇寫閉包,也算呼應了。上一篇話嘮風格,這一篇試試簡潔風。你若喜歡,還請點贊。

(圖片出處:小周,轉載請注明)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本文鏈接:http://www.cnblogs.com/qieguo/p/5457040.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