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閉包例子詳解


之前花了很多時間看書上對閉包的介紹,也看了很多人的寫的關於閉包的博客,然后我就以為自己懂了。

結果,下午在一個QQ群里,有人問了這道經典的閉包問題,如下圖:

我告訴他去看書上的閉包介紹。告訴他之后,我想我自己要不也寫一下,反正花不了多少時間,結果花了好久怎么寫也不對..............

后來看了看書上的,然后自己總結了下,覺得這次應該懂了。下次還不理解我就可以去跳樓了............

-----------------------------------分割線-----------------------------------分割線--------------------------

首先我們來了解幾個概念:

立即執行函數:形如 (function(){})();的一類函數;

閉包:閉包是指有權訪問另一函數作用域中的變量的函數。

作用域鏈:當代碼執行的時候,會創建變量對象的一個作用域鏈....(具體百度)

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我重新寫了一個,源碼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閉包經典例子詳解——huansky</title>
</head>
<body>
    <div id="ttt">
        <p >000000000000000000</p>
            <br>
        <p >111111111111111111</p>
        <br>
        <p >222222222222222222</p>
    </div>
</body>
<script>

    var dom=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p");
    for(var i=0;i<dom.length;i++){
        dom[i].onclick=function(){    
            console.log(i);//3
        };
    }
    
</script>
</html>
View Code

首先,代碼中的匿名函數沒有變量 i,所以它必須向上查找,在全局環境中找到了 i。

當for循環運行后,全局變量中的 i 變成了3。此時當你點擊文字的時候,會調用其綁定的函數,而該函數運行的時候,發現自己沒有 i,就會取得全局環境中的 i。

所以,最后的結果是,不管你點擊那段文字,最后結果都是3。

那怎么辦呢?你可以用立即執行函數,看代碼:

            for(var i=0;i<dom.length;i++){
                dom[i].onclick=function(i){
                    return function( ){ 
                    console.log(i);
                    };
                }(i);
            }         

我們把參數 i 作為傳給立即執行函數,這樣,i 的值就傳給了立即執行函數的局部變量 i 了。立即執行函數會直接執行,但是其活動不會銷毀,因為里面有個匿名函數。執行后局部變量 i 與全局變量 i 聯系就切斷了,也就是執行的時候,傳進去的變量 i 是多少,立即執行函數的局部變量 i  就是多少,並且該局部變量 i 仍然沒有消失,因為匿名函數的存在。

這時候,return中的匿名函數的作用域鏈中會有兩個變量 i。當點擊文本的時候,它向上搜索 i 的時候,它找到立即執行函數的局部變量 i ,就停止向上查找了,因此最后的結果就不會是全局變量 i 的值3了。

 

有一個方法可以檢驗你們有沒有真的理解上面所說的,看上面的變體,代碼:

        for(var i=0;i<dom.length;i++){
                dom[i].onclick=function(t){
                    return function( ){ 
                    console.log(t);//1
                    console.log(i);//3
                    };
                }(i);
            }

其實return中的匿名函數中的 t 就是立即執行函數的局部變量 i,而 i 就是 指全局變量 i,因為立即執行函數中沒有變量i,只能繼續向上搜索,然后就找到全局變量的 i 了。

如果看到這里,你還沒有理解,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我表達的不夠好,另一個原因是你沒有完全理解前面提到的這些概念,還要繼續看書。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