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iveLayout.addRule()方法
通過LayoutParams的 addRule方法來額外的添加別的規則了,android.widget.RelativeLayout.LayoutParams.addRule(int verb, int anchor),
其中 anchor 參數指定可以是 View 的 id(“相對於誰”)、RelativeLayout.TRUE(啟用某種對齊方式)或者 是-1(應用於某些不需要 anchor 的 verb)[因為 RelativeLayout.TRUE的值為 -1 ,所以-1或者RelativeLayout.TRUE都是可以的]、是 0 (不啟用這個規則)
其中 verb 參數指定相對的“動作”;
(1)如果是相對於父控件的相對布局的話 anchor 參數可以不用或者設置為-1或者RelativeLayout.TRUE ,
(2)如果是相對於級別和自己同一級的控件的話參數設置應該是 view 的id ,
(3)如果參數設置為 0 的話,則表示這個規則不會運用到該控件的布局中,當是相對於本身的父控件的時候這個參數可以省略。
比如:
relLayoutParams.addRule(RelativeLayout.ABOVE,imageViewId.getId())
子控件相對於控件:imageViewId在其的上面
relLayoutParams.addRule(RelativeLayout.BELOW ,imageViewId.getId())
子控件相對於控件:imageViewId在其的下面
relLayoutParams.addRule(RelativeLayout.ALIGN_PARENT_RIGHT ,-1) 與
relLayoutParams.addRule(RelativeLayout.ALIGN_PARENT_RIGHT ,RelativeLayout.TRUE) 與
relLayoutParams.addRule(RelativeLayout.ALIGN_PARENT_RIGHT )
表示的是一樣的表示子控件在父控件的右邊
(
relLayoutParams.setMargins(arg0, arg1, arg2, arg3)或者 relLayoutParams.topMargin=5 等等離某元素的左、上、右、下的距離單位
)
下面就將verb 相關常量名列如下:
relLayoutParams.alignWithParent=true 如果對應的兄弟元素找不到的話就以父元素做參照物
RelativeLayout.CENTER_HORIZONTAL 在父控件中水平居中
RelativeLayout.CENTER_VERTICAL 在父控件中垂直居中
RelativeLayout.CENTER_IN_PARENT 相對於父控件完全居中
RelativeLayout.ALIGN_PARENT_BOTTOM 緊貼父控件的下邊緣
RelativeLayout.ALIGN_PARENT_TOP 緊貼父控件的上邊緣
RelativeLayout.ALIGN_PARENT_LEFT 緊貼父控件的左邊邊緣
RelativeLayout.ALIGN_PARENT_RIGHT 緊貼父控件的右邊緣
RelativeLayout.ABOVE 在某元素的上方 需要第二個參數為某元素的ID
RelativeLayout.BELOW 在某元素的下方 需要第二個參數為 某元素的ID
RelativeLayout.LEFT_OF 在某元素的左邊 需要第二個參數為某元素的ID
RelativeLayout.RIGHT_OF 在某元素的右邊 需要第二個參數為 某元素的ID
RelativeLayout.ALIGN_TOP 本元素的上邊緣和某元素的的上邊緣對齊 需要第二個參數為某元素的ID
RelativeLayout.ALIGN_BOTTOM 本元素的上邊緣和某元素的的下邊緣對齊 需要第二個參數為某元素的ID
RelativeLayout.ALIGN_LEFT 本元素的上邊緣和某元素的的左邊緣對齊 需要第二個參數為某元素的ID
RelativeLayout.ALIGN_RIGHT 本元素的上邊緣和某元素的的右邊緣對齊 需要第二個參數為某元素的ID
RelativeLayout.ALIGN_BASELINE 本元素的基線和某元素的的基線對齊 需要第二個參數為某元素的ID
http://www.aiuxian.com/article/p-28854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