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完這個,心態上是更加堅定了,由之前的躊躇猶豫觀望到現在非常堅定地一定要在年底把房子的事情搞定。其次,技術層面,知道了哪些房是不能買的,多久應該換房,要帶着怎樣的思維去買房。不過,由於期待過高,在房子的選擇方面還是有很多疑問,當然,這個也只能靠自己花時間精力去選擇了,不能指望老華啥都告訴你。
摘抄了一些筆記,和大家分享下:
1.國家外匯儲備不斷增加導致國家不斷發行人民幣,導致市場上人民幣不斷貶值,導致通貨膨脹越來越高,導致房價上漲。
2.貨幣不斷發行,錢不斷貶值,買房是最好的投資。
3.買房要越早越好。錢不多的時候要想盡一切辦法,關鍵在於你有多想要。一開始貸款等等會有很多的壓力和痛苦,但是這些痛苦在房價上漲過程中會逐漸消失。
4.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買房什么最重要,location, location,還是location.
5.三種房子不能考慮,商住一體的,小產權房,老房子(帶好學位除外)。
好不容易湊齊200分,馬上登陸平台一口氣看完了~感覺棒棒噠~馬上就和華哥一起走向人生巔峰了~
在不劇透的前提下給大家簡單分享幾個華哥的結論,更多的思路分析請大家努力攢積分,快來一起飛吧~
1、自住房一定想盡辦法湊齊首付,越早買越好
2、買房的利潤如果算上杠桿率,比表面上看起來要高的多
3、買房子一定要多看,一旦找到被市場錯配的機會就看准了下手
4、商業產權、酒店式公寓、老小區的房子不要買
5、買房后不能說一直抱着不放,房屋持有的最佳期限大約是6-7年
另外再分享一個自己的今年年初的買房經驗,主要華哥買房的經歷也讓我產生了比較大的共鳴
我是15年春節前看的房子,當時上海的房子還處在一個平台期,一直漲不上去但也跌不下去,后來在年末的時候中央有一個鼓勵房產市場的文件出來,而我們家也還沒有一套自住房,看了很久也沒有什么合適的,后來好不容易看了一套各方面條件比較符合的,中介報價是350萬,這個報價在當時看來是有性價比的(后來得知是中介為了成交把上次的底價放了上去),想約房東過來看一看,結果中介反復確認我們是否有真實的買房意願,后來得知這套房子的房東是一家三口在郊區,到上海中心城區特別的不方便,所以獨家委托給這個中介的,一開始的報價是380萬,已經有人砍價到350萬,然后當時的買家又最后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購買,所以房東滿介意買主是否有強烈的購房意願,這就給我們當時有了好幾個有利條件:
1、房東的談判成本非常高,從郊區到中心城區一家三口要花大半天的時間
2、房東經歷過一次毀約,對他們的成交信心會有一個打擊,因此我們就有了談判的一些主動權
3、他獨家委托給這家中介,在這個時段中介會盡力撮合我們之間的交易,不會有其它競爭者出現
后來的事態也正如我們的想象,在中介的盡力撮合下,在原來的房東的底價的基礎上,我們又還價了10萬成交,這在當時看來也是非常划算的一筆交易。
有幾點我覺得可以借鑒的:
1、賣方最好不要獨家委托一家中介,哪怕他們說的條件再好,這樣往往會喪失很多的主動權
2、時機很重要,我們在上海房價的一個平台末期入手,當時各種利率的優惠政策還沒下來,購買后就有了一波上漲,當時我們的購房選擇還是比較多的,如果是在今天的話,可能根本就沒有談判的籌碼
3、在房子問題上,賣了一套就要買一套,當時的房東雖然以比較便宜的價格賣給我們,但他立即在別的地區又購買了一套房產,所以其實他們也是沒有踏空的
當然,這和華哥在帶你飛里面分享的那個案例比,是小巫見大巫了,欲知華哥案例,請大家攢積分吧~我們人生巔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