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Iterator迭代器


迭代器(Iterator)

  迭代器是一種設計模式,它是一個對象,它可以遍歷並選擇序列中的對象,而開發人員不需要了解該序列的底層結構。迭代器通常被稱為“輕量級”對象,因為創建它的代價小。

  Java中的Iterator功能比較簡單,並且只能單向移動:

  (1) 使用方法iterator()要求容器返回一個Iterator。第一次調用Iterator的next()方法時,它返回序列的第一個元素。注意:iterator()方法是java.lang.Iterable接口,被Collection繼承。

  (2) 使用next()獲得序列中的下一個元素。

  (3) 使用hasNext()檢查序列中是否還有元素。

  (4) 使用remove()將迭代器新返回的元素刪除。

  Iterator是Java迭代器最簡單的實現,為List設計的ListIterator具有更多的功能,它可以從兩個方向遍歷List,也可以從List中插入和刪除元素。

迭代器應用:
 list l = new ArrayList();
 l.add("aa");
 l.add("bb");
 l.add("cc");
 for (Iterator iter = l.iterator(); iter.hasNext();) {
  String str = (String)iter.next();
  System.out.println(str);
 }
 /*迭代器用於while循環
 Iterator iter = l.iterator();
 while(iter.hasNext()){
  String str = (String) iter.next();
  System.out.println(str);
 }

說明:

使用next()獲得序列中的下一個元素:迭代器intertor開始指向索引號為0的位置,使用next()函數后指向下一個元素,即原指引號為1的元素(第一個元素,這說明interor開始並沒有指向集合中的任何元素),返回原指引號為1的元素,此時原指引號為1元素的指引號變為0,依次向下執行。

add()函數:在迭代器intertor指向的索引位置添加元素。

remove函數:在迭代器intertor指向的索引位置刪除元素。

舉個例子可以看到三個函數的執行結果

 

public class ListInterto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自動生成的方法存根
ArrayList<Integer> array=new ArrayList<Integer>();
Collections.addAll(array, 1,2,3,4,5,6);
System.out.println(array);
ListIterator<Integer> intertor=array.listIterator();//使用無參數的方法獲得ListIntertor對象
boolean hasnext=intertor.hasNext();
System.out.println("集合是否具有下一個元素:"+hasnext);
boolean hasprevious=intertor.hasPrevious();
System.out.println("集合是否具有前一個元素:"+hasprevious);
int next=intertor.next();
System.out.println("獲得下一個元素:"+next);
int nextIndex=intertor.nextIndex();
System.out.println("獲得集合的下一個元素的索引:"+nextIndex);
int previous=intertor.previous();
System.out.println("獲得前一個元素:"+previous);
int nextPrevious=intertor.previousIndex();
System.out.println("獲得集合的上一個元素的索引:"+nextPrevious);
intertor.add(7);
System.out.println("向集合中增加元素7后的集合:"+array);
intertor.add(3);
System.out.println("向集合中增加元素3后的集合:"+array);
intertor.next();
intertor.set(12);
System.out.println("下一個元素修改為12后的集合:"+array);
intertor.remove();
System.out.println("下一個元素刪除后的集合為:"+array);
}

 

}

執行結果:

[1, 2, 3, 4, 5, 6]
集合是否具有下一個元素:true
集合是否具有前一個元素:false
獲得下一個元素:1
獲得集合的下一個元素的索引:1
獲得前一個元素:1
獲得集合的上一個元素的索引:-1
向集合中增加元素7后的集合:[7, 1, 2, 3, 4, 5, 6]
向集合中增加元素3后的集合:[7, 3, 1, 2, 3, 4, 5, 6]
下一個元素修改為12后的集合:[7, 3, 12, 2, 3, 4, 5, 6]
下一個元素刪除后的集合為:[7, 3, 2, 3, 4, 5, 6]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