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如輸入eclipse下面的main,sysout等,在idea里面同樣可以實現,如下:
- sysout(sout 按tab),main(psvm按tab),具體可按照ctrl+j
2、性能優化
- 修改idea.exe.vmoptions配置文件調整以下內容:
- -Xms256m
- -Xmx384m
- -XX:MaxPermSize=128m
- -XX:NewRatio=4
- -Xss128k
- -Dsun.awt.keepWorkingSetOnMinimize=true
- -server
- -Xms256m設置初時的內存數,你需要設置一個合理的值, 增加該值可以提高Java程序的啟動速度。如果你的內存夠大,如2G,可以設置到400m。
- -Xmx384m設置最大內存數,提高該值,可以減少內存Garage收集的頻率,提高程序性能。
- -Dsun.awt.keepWorkingSetOnMinimize=true可以讓IDEA最小化到任務欄時依然保持以占有的內存,當你重新回到IDEA,能夠被快速顯示,而不是由灰白的界面逐漸顯現整個界面,加快回復到原界面的速度。
- -server控制內存garage方式,這樣你無需在花一到兩分鍾等待內存garage的收集。
3、優化文件保存和工程加載
- 取消“Synchronize file on frame activation”和“Save files on framedeactivation”的選擇
- 同時我們選擇"Save files automatically", 並將其設置為30秒,這樣IDEA依然可以自動保持文件,所以在每次切換時,你需要按下Ctrl+S保存文件
- 如何讓IntelliJ IDEA動的時候不打開工程文件:Settings->General去掉Reopen last project on startup
4、用*標識編輯過的文件
- Editor –> Editor Tabs
- —————————————–
- 在IDEA中,你需要做以下設置, 這樣被修改的文件會以*號標識出來,你可以及時保存相關的文件。
- "Mark modifyied tabs with asterisk"
5、顯示行號
- 如何顯示行號:Settings->Editor->Appearance標簽項,勾選Show line numbers
6、自定義鍵盤快捷方式
- 如果默認代碼提示和補全快捷鍵跟輸入法沖突,如何解決:Settings->Keymap
7、如何讓光標不隨意定位
- Settings->Editor中去掉Allow placement of caret after end of line。
8、中文亂碼問題
- 在包含中文文件名或者文件夾的時候會出現??的亂碼,解決方法如下:
- File菜單->Settings->Colors & Fonts->Editor Font=宋體, size=12, line spacing =1.0
- File菜單->Settings->Appearance-> Font Name=Simsun,size=12
9、如何完美顯示中文
- Settings->Appearance中勾選Override default fonts by (not recommended),設置Name:NSimSun,Size:12
10編輯自動提示
- editor->code completion->autopopup的三個選項都選上,都設置為0
- Case sensitive completion ->none
- parameter info->autoopopup in ->0
11、一些有用的快捷鍵
- Ctrl+Shift+N 查找文件
- Ctrl+Alt+L 格式化代碼
- Ctrl+Alt+O 優化導入的類和包
- Alt+/ 自動補全代碼 注:默認與輸入法有沖突,在setting->keymap->main menu->code->complete code->basic
- Ctrl+P 方法參數提示
- Ctrl+X 刪除行
- Ctrl+D 復制行
- Ctrl+H 顯示類結構圖
- Ctrl+Q 顯示注釋文檔
- [b]Alt+1 快速打開或隱藏工程面板[/b]
- F2 或Shift+F2 高亮錯誤或警告快速定位
- 代碼標簽輸入完成后,按Tab,生成代碼。
- 選中文本,按Ctrl+Shift+F7 ,高亮顯示所有該文本,按Esc高亮消失。
- Ctrl+W 選中代碼,連續按會有其他效果
- 選中文本,按Alt+F3 ,逐個往下查找相同文本,並高亮顯示。
- Ctrl+Up/Down 光標跳轉到第一行或最后一行下
- Ctrl+B 快速打開光標處的類或方法
轉載自 :
http://gagi.iteye.com/blog/633778
http://wenku.baidu.com/view/f4111d0af12d2af90242e6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