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需求
(一)每五分鍾查詢一次交換機的連接情況;
(二)每2.5分鍾更新每棟樓的連接情況。
二、功能點
序號 | 功能點說明 | 待定 | 完成 | 未完成 | 完成時間 | 預計用時(min) | 實際用時(min) | 備注 |
1 | 登錄口令 加密以及解密 |
16/4/6 15:50-16:40 |
60 | 36 | (1)中斷14min 。 (2)實現的細節未做考慮。 |
|||
2 | 表的創建和IP 以及口令寫入數據庫 |
16/4/9 22:50-23:30 |
10 | 40 | jdbc的使用。此前忘了。 | |||
3 | java模擬手動 Telnet交換機 |
16/4/10 17:00-19:10 21:20-23:15 |
90 | 145 | (1) 工具浪費太多時間, 如調網/卡機/黑屏。 預計40-60min左右。 (2) Telnet交換機出現異常。 “Login password has not been set !” 折騰40min以上。
|
|||
4 | 獲取目標字符串 | 16/4/10 17:00-19:10 21:20-23:15 |
30 | 90 | 最開始選用正則, 折騰80min左右, 最后還是老方法, 字符串截取。 10min不到。 |
|||
5 | 表的創建與當前 目標數據的寫入 |
16/4/13 14:03-15:12 |
10 | 68 | ||||
6 | 東師地圖修圖和 像素信息獲取 |
16/4/9 20:51-21:40 |
30 | 50 | 工具:ps。 工具折騰30min左右, 實際摳圖3min左右。 |
|||
7 | 表創建和作為測 試點的樓信息錄入 |
16/4/9 21:40-21:47 |
10 | 7 | ||||
8 | 樓的連接數據顯示 | 16/4/13 19:48-20:54 21:10-23:56 |
40 | 188 | ||||
9 | 點擊單個樓后以 折線圖形式呈現 |
16/4/15 10:20-11:05 12:10-17:25 |
30 | 360 | ||||
預計用時(min): |
310 | |||||||
實際用時(min): |
2763 |
//開始時間2016年4 月5日 15:50
//結束時間2016年4 月15日 22:33
//用時:10天。凈時間:2763min(46.05h)
三、注意事項
(1)5分鍾是指第一次連接目標交換機到第二次連接該目標交換機所經歷的時間。
(2)樓層連接數據的顯示:正常狀態(能夠正常連接交換機)連接數目前十(遞減,如5-4-3-2-1···)顯示紅色數據,其他數目顯示黑色數據,而異常狀態(交換機不能正常工作)則打叉。
(3)由於匯聚層交換機認證連接數量日志表會存在大量數據,對時間戳字段做(遞減)索引和對IP字段做索引。取數據顯示時,取最后的數據(即最新的過去24h以內的數據)。
(4)東師某樓的位置,取其在一東師圖像上的像素(x,y)位置確定。
(5)點擊某樓的折線圖呈現的是過去24h內該樓的連接數。橫坐標為連接時間,每5分鍾作為單位長度。縱坐標為連接數目,顯示連接數目。
(6)單個查詢時間為1s,若超出1s則認為該交換機狀態異常(即交換機不能正常工作)並殺死線程,開啟新線程開始對下一台交換機輪詢。
(7) a. 單個交換機每次查詢時間?(從連接到斷開連接) //完成
b. 查詢要求是異步。 //完成
c. 線程編程? //完成
(8)為什么5分鍾查詢交換機連接數,而更新每個樓的連接數目確實2.5分鍾?(香農定理) //為了不失真地恢復模擬信號,采樣頻率應該不小於模擬信號頻譜中最高頻率的2倍
四、效果圖
五、補充
(1)第一次編輯,預計40min,實際50min。
(2)第二次編輯,預計10min,實際5min。
(3)第三次編輯,預計15min,實際10min。
(4)第四次編輯,預計20min,實際13min。
(5)第五次編輯,預計60min,實際26min。
(6)具體任務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