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前面的文章中,總結了一下自己學習webpack和gulp的一些東西。然而,在我的實際項目中,單獨使用它們兩者不能滿足項目的需求。我遇到了下面的一些問題。
問題1:
因為我的圖片需要放單cdn上面去。而我們知道,webpack中,如果是大於8K的圖片,它是沒有轉化為base64的,而且html中引入的圖片實際上是會被打包到js當中,因此我需要手動去改那些圖片的路勁。比較麻煩
問題2:
雖然webpack在打包的過程中會自動幫你把css,js的路勁引入到html中,但是我在打包之前,我還是要自己引入我本地的文件來進編譯。打包后遇到路徑重復的問題。因為你自己引入了一次,而打包后會再引入一次。
因為,為了解決上面的兩個問題,而且為了讓打包更加的智能化,所以我將兩者結合了起來一起用。下面做一個小小的總結。
其實webpack結合gulp的原理就是將webpack的出口文件作為gulp的入口文件。這里舉一個打包js為例:
webpack.config.js的部分截圖
我們將打包后的文件放在了E/word/dev/js這個目錄下。
在gulpfile.js中,部分配置如下:
這里是一些配置,參考即可,需要的就引入進來就
重點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在gulp的如果文件,即 src目錄里面的路徑,和我們webpack的出口路徑是一樣的。
而gulp的出口路勁,和入口路徑相等。因為我們只希望將webpack打包后的images路勁替換為我們cdn上的路勁而已。
就是這么簡單,webpack就可以和gulp結合使用了。其實兩者只是一個互補的狀態,比如webpack沒有而gulp有的,我們就可以拿來用。
其他的大家可以試試,比如結合一起打包html,css,或者壓縮圖片什么。
其實原理是一樣的:webpack的出口文件就是gulp的入口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