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on數組對象和對象數組


Json的簡單介紹

從結構上看,所有的數據最終都可以分成三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是scalar(標量),也就是一個單獨的string(字符串)或數字(numbers),比如“北京”這個單獨的詞。
第二種類型是sequence(序列),也就是若干個相關的數據按照一定順序並列在一起,又叫做array(數組)或List(列表),比如“北京,東京”。
第三種類型是mapping(映射),也就是一個名/值對(Name/value),即數據有一個名稱,還有一個與之相對應的值,這又稱作hash(散列)或dictionary(字典),比如“首都:北京”。

JSON(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是一種輕量級的數據交換格式,它的規則非常簡單並且是有趣的:
1) 並列的數據之間用逗號(“,”)分隔。
2) 映射用冒號(“:”)表示。
3) 並列數據的集合(數組)用方括號("[]")表示。
4) 映射的集合(對象)用大括號(“{}”)表示。
按照這個規則可以作以下理解:
1.數組用“[]”創建,對象用“{}”創建,並且使用Json基本都是用[]或者{}創建的數組或對象,否則一個普通的字符串是沒有意義的;
2.無論是數組還是對象,之間的元素都用“,”隔開;
3.對象內部,(屬性的)名稱和值用“:”隔開,並且必須要用“:”隔開,不可單獨存在屬性名或者值;
4.對象和數組可以互相嵌套,即數組中的一個元素可以是一個對象也可以是一個數組,同理對象中的一個屬性的值可以是一個對象也可以是一個數組。

例子: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china = {
            beijing: {name: "北京", area: "16000", haidian: {name: "海淀區"}},
            shanghai: {name: "上海", area: "10000", minhang: {name: "閔行區"}}
        };
        alert(china.beijing.name);  //彈出北京
        alert(china.shanghai.minhang.name); //彈出閔行區
</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ourcountry = [["北京市"], ["上海市"], ["合肥市", "蕪湖市", "蚌埠市"]];
        alert(ourcountry[2][1]);    //彈出蕪湖市
</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china = {
        provinces: [
            {
                name: "北京",
                cities: [{name: "北京市", quxian: ["海淀區", "朝陽區", "東城區", "西城區"]}]
            },
            {
                name: "安徽省",
                cities: [{name: "蕪湖市", quxian: ["繁昌縣", "蕪湖縣", "南陵縣", "三山區"]},
                    {name: "合肥市",quxian: ["肥西縣", "蜀山區", "廬陽區"]}]
            },
            "湖北省"
        ]
    };
    alert(china.provinces.length);  //數組長度為3
    alert(china.provinces[1].name)  //安徽省
    alert(china.provinces[1].cities[0].quxian[2]);  //南陵縣
    alert(china.provinces[1].cities[1].name);  //合肥市
    alert(china.provinces[2]);  //湖北省
</script>

Json在Ajax中的應用

客戶端可以給服務器端通過地址欄或者post很容易的提交數據,但是服務器端處理完數據之后,將計算的結果信息回傳給客戶端時就存在了一定的難度,特別是 數據量較大時。這個時候數據的格式成了關鍵,按照某種格式可以很方便的進行數據的組裝,然后可以很方便的進行解析。使用Json便是一種很好的策略。在服務器端,按照Json的格式拼裝好一個字符串,響應給客戶端。客戶端如何進行解析呢?一般有兩種策略(兩種策略的名稱是自己給的名字,不一定很合理,但是 思路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1.直接解析
var json = eval('(' + result + ')');
通過上面這個表達式,就完成了將服務器端響應給客戶端的Json格式的字符串解析成了一個Json(格式的)對象,名稱為“json”,通過“json.”或者“json[]”的方式便可進行數據訪問。

2.間接解析
var json = "r=" + result;
eval(json);
當然上面行代碼可以合並為:eval("r=" + result);
通過上面的計算,也可以將服務器端響應給客戶端的Json格式的字符串解析成了一個Json(格式的)對象,但是該對象名稱為“r”,通過“r.”或者“r[]”的方式可進行數據訪問。
總結:Json是一種簡單的數據交換格式,它幾乎可以很好的代替xml讓服務器之間靈活的交換數據。

JavaScript中的數組和對象

在JavaScript中,通常用[]創建的數據格式稱為數組,用{}創建的東西稱為對象。
有一個數組a=[1,2,3,4],還有一個對象a={0:1,1:2,2:3,3:4},運行alert(a[1]),兩種情況下的運行結果是相同的!這就是說,數據集合既可以用數組表示,也可以用對象表示,那么到底該用哪一種呢?
其實數組表示有序數據的集合,而對象表示無序數據的集合。如果數據的順序很重要,就用數組,否則就用對象。
當然,數組和對象的另一個區別是,數組中的數據沒有“名稱”(name),對象中的數據有“名稱”(name)。但是問題是,很多編程語言中,都有一種叫 做“關聯數組“(associativearray)的東西。這種數組中的數據是有名稱的。

比如在javascript中,可以這樣定義一個對象:

var a={"城市":"北京","面積":16800,"人口":1600}; 

但是,也可以定義成一個關聯數組:

var a = new Array();
a["城市"]="北京";
a["面積"]=16800;
a["人口"]=1600; 

這樣一來好像數組和集合就沒有區別了,其實不是,在Javascript語言中,關聯數組就是對象,對象就是關聯數組。通過第二種方式創建的數組和通過 []方式創建的數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在第二個方式創建的“數組”中,也可以和第一種方式類似,通過“a.城市”來得到“北京”,“a.人口”來得到 “1600”,但是它和第一種方式創建的對象又是有區別的,通過第一種方式定義的a是沒有length屬性的,二通過第二種方式定義的a有,可是值為0, 可見里面的差別還是有的,要想具體搞清楚,恐怕得看看底層的一些實現代碼了。

我們經常會在服務器端返回 json 格式的值,這樣可以直接在腳本中當作完整的對象來使用,但是,許多新手通常都會遇到一個錯誤提示: Invalid Label ,這個問題通常會讓人苦惱不堪,因為明明正確的 json 格式,卻提示錯誤。

這時會提示 :Error: Invalid Label
實際上,我們的 json 格式並沒有錯誤,只是在 eval 的時候,要把你的 json 值用 "()" 括號括起來:

var result = eval("(" + o.responseText + ")");

在PHP中應用

$str = 'test';
$arr1 = array("zhangsan", 30);
$arr2 = array('name' =>'zhangsan', 'age' => 30);
$arr3 = array(array("name" => "zhangsna", 'age' => 30), array('name' => 'lisi', 'age' => 25));
$arr4 = array(
    'p1' => array("name" => "zhangsna", 'age' => 30),
    'p2' => array('name' => 'lisi', 'age' => 25)
);
/*
echo $str;
echo json_encode($arr1);
echo json_encode($arr2);
echo json_encode($arr3);
echo json_encode($arr4);
*/
/*
test
["zhangsan",30]
{"name":"zhangsan","age":30}
[{"name":"zhangsna","age":30},{"name":"lisi","age":25}]
{"p1":{"name":"zhangsna","age":30},"p2":{"name":"lisi","age":25}}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ajax({
        url: "test.php",
        type: 'post',
        dataType: 'json',
        success: function (msg) {
            //$str. alert(JSON.stringify(msg)); 彈出test
            //$arr1. alert(JSON.stringify(msg[0])); 彈出zhangsan
            //$arr2. alert(JSON.stringify(msg.name)); 彈出zhangsan
            //$arr3. alert(JSON.stringify(msg[1].name)); 彈出lisi
            //$arr4. alert(JSON.stringify(msg.p1.name); 彈出zhangsan
        }
    });
</script>

jquery 對 Json 的各種遍歷

在JSON中,有兩種結構:對象和數組。

1.對象

一個對象以“{”開始,“}”結束。每個“key”后跟一“:”,“‘key/value’ 對”之間運用 “,”分隔。

packJson = {"name":"caibaojian.com", "password":"111"}

2.數組

packJson = [{"name":"caibaojian.com", "password":"111"}, {"name":"tony", "password":"111"}];

數組是值的有序集合。一個數組以“[”開始,“]”結束。值之間運用 “,”分隔。

JSON對象和JSON字符串的轉換

在數據傳輸流程中,json是以文本,即字符串的形式傳遞的,而JS操作的是JSON對象,所以,JSON對象和JSON字符串之間的相互轉換是關鍵。例如:

JSON字符串:

var jsonStr = '{"name":"caibaojian", "password":"1111"}';

JSON對象:

var jsonObj = {"name":"caibaojian.com", "password":"1111"};

1、String轉換為Json對象

var jsonObj = eval('(' + jsonStr + ')');

2.Json對象轉換為String字符串

var jsonStr = jsonObj.toJSONString();

each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ready(
            function () {
                var anObject = {one: 1, two: 2, three: 3};//對json數組each
                $.each(anObject, function (name, value) {
                    //one 1,two 2,three 3
                    document.write(name + ' ' + value);
                });
                var anArray = ['one', 'two', 'three'];
                $.each(anArray, function (n, value) {
                            //0 one,1 two,2 three
                            document.write(n + ' ' + value);
                        }
                );
            }
    );
</script>

原生js遍歷json對象

無規律

<script>
    var json = [{name: 'zhangsan', age: 45}, {acco: 'lisiaaa', sex: 'famale'}];
    var len = json.length;
    for (var i = 0; i < len; i++) {
        for (var key in json[i]) {
            alert(key + ':' + json[i][key]);
        }
    }
</script>

有規律

<script>
    packJson = [{"name": "nikita", "password": "1111"},
                {"name": "tony", "password": "2222"}];

    for (var p in packJson) {
        //遍歷json數組時,這么寫p為索引,0,1
        alert(packJson[p].name + " " + packJson[p].password);
    }
    //也可以用這種方式
    for(var i = 0; i < packJson.length; i++){
        alert(packJson[i].name + " " + packJson[i].password);
    }
</script>
<script>
    myJson = {"name":"caibaojian", "password":"1111"};
    for(var p in myJson){
        //遍歷json對象的每個key/value對,p為key
        alert(p + " " + myJson[p]);
    }
</script>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