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模式之軟件的可維護性和可復用性


通常認為,一個易於維護的系統,就是一個復用率較高的系統;而一個復用性很好的系統,就是一個易於維護的系統。

但實際上,可維護性和可復用性是兩個獨立的目標。

導致一個軟件設計的可維護性較低的真正原因有四個:

  1. 過於僵硬:很難在一個軟件系統中添加新的功能,因為新功能的加入會涉及多個模塊的修改。
  2. 過於脆弱:與軟件過於僵硬同事存在的,是軟件系統在修改已有代碼時過於脆弱,對一個地方的修改,往往會導致看上去沒有什么關系的另一個地方發生故障。
  3. 復用率低:當程序員發現一段代碼、函數、模塊所做的事情可以在新的模塊、或者新的系統中使用的時候,他們總是發現,這些已有的代碼依賴於一大堆的其他的東西,以至於很難將他們分開。他們可能選擇不去碰這些代碼,也可能以最原始的復制去復用。
  4. 黏度過高:一個系統設計,總是 破壞原始設計意圖和設計框架 比 遵守原始設計意圖和設計框架 容易,就叫黏度過高。

一個好的系統設計應該有如下的性質:可擴展性、靈活性、可插入性。這三條性質就是一個系統設計的目標。

復用的重要性

  1.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

  2.具有較高的軟件質量

  3.恰當使用復用可以提高系統的可維護性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