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源於和偽原創網站代表——酷勤網的一次撕逼,深深的感覺到無力抵抗這些聚合網站,作為一個小小原創博主,付出了努力,但應該獲得的回報卻被別人掠奪了。
然而慶幸的你遇到的問題,別人多半早已遇到過,並且已經總結出經驗,感謝社區,讀了Phodal的這篇文章《從個人博客到公眾號:與聚合網站抗爭的無奈辛酸史》,讓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我開始了解並搭建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顏海鏡
,歡迎關注哦,本文將介紹自己對微信公眾號的一些理解。
抵觸情緒
作為一個90后,QQ伴隨我成長起來,當大家都在用微信的時候,我是抵觸的,我覺得沒有什么用啊,有一個就夠了,直到后來工作后發現周圍的同事都在用,才開始接觸微信,開始覺得也沒什么特別,漸漸成為重度用戶后才發現微信的和QQ比的優點。
對於微信公眾號,我也是抵觸的,作為個人博客站長,我認為這個東西對我沒有什么好處,遠不及在微博這類社交媒體能帶給我流量和知名度,是在想不出來這個東西對我有一點點的用處。
如果你也和我有同樣的困惑,或者和我有類似的想法,不妨往下看吧。
開始
我注冊了顏海鏡
這個作為自己的公眾號,為了讓大家好搜索,我希望注冊 yanhaijing
這個微信號,但是發現已經被注冊了。。。
注冊了個人類型,簡單搭好了環境,搭環境這個其實還是很簡單的。
為什么
我最近才想明白微信公眾號的意義——連接人與信息源,建立人與感興趣的信息源之間的通道。這其實類似微博的大V與粉絲的關系。
人就是廣大的微信用戶,這個基數太大了,大到令人吃驚。而信息源是個廣泛的定義,任何發出信息的點都可以是信息源,這從注冊微信公眾號時的分類也能看出來,簡單列舉一些:
- 個人
- 公司
- 商家
- …
其實挺久以前在吉野家關注吉野家公眾號的時候我就發現了這個問題,舉個例子吧,對於吉野家這種商家,會希望將自己的優惠活動信息推送給自己的用戶,怎么才能做到呢?自己做個app,然后讓用戶安裝其實是挺讓人討厭的,而且成本略高(肯德基就是這么做的),關注的成本明顯低多了。
然而既然信息能夠送到自己的用戶手里,誰又會關心是通過什么傳遞的呢,但是微信做了這件事,感覺百度的直達號就不是這么一個概念。
然而我以前對信息源的理解狹義了,最近才發現,原來我也可以是信息源,我的博客就是信息源,而對我博客敢興趣的人就是信息接收者,通過微信公眾號,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我博客的內容更新了。
為了鼓勵大家訂閱,這個推送可以是優先的,也就是推送一段時間后才同步到博客,當然我還是希望耕耘自己的博客,而且會一直做下去,不希望經營微信公眾號,占用太多的時間。
再次感謝Phodal,他后來建了自媒體博主群,並把我拉了進去,讓我能和大家交換更多知識。
總結
希望這篇文章能帶給你一些東西,如果你和我有同樣的困惑,那么快快來開通微信公眾號吧。下次有時間說說對微博的理解。
好了,你都讀到這了,在不說出自己的公眾號都感覺不好意思了;你都讀到這了,在不關注也說不過去了吧,下面是我的微信公眾號,快快關注吧,或者微信搜索:顏海鏡
。
原文網址:http://yanhaijing.com/other/2016/02/29/why-i-open-weixin-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