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I與PPI
DPI(Dots Per Inch)是印刷行業中用來度量空間點密度用的,這個值是打印機每英寸可以噴的墨汁點數。
計算機顯示設備從打印機中借鑒了DPI的概念,由於計算機顯示設備中的原子單位不是墨汁點而是像素,所以就創造了PPI(Pixels Per Inch),這個值是屏幕每英寸的像素數量,即像素密度(Screen density)。由於各種原因,目前PPI(主要是iOS)和DPI(比如在Android中)都會用在計算機顯示設備的參數描述中,不過二者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是代表像素密度。
HD與4K
二者都是用來描述顯示設備分辨率的標准。
HD(High-Definition)的分辨率要高於1280x720px或者720p。
Full HD的分辨率要高於1920x1080px,目前是主流電視以及高端手機(比如Galaxy SIV, HTC one, Sony Xperia Z, Nexus5等)采用的是這個分辨率。
4K(也叫做Quad HD或者Ultra HD)的分辨率從3840x2160起步,主要是現在高端電視的分辨率;其還有一個更高的4096x2160的標准,主要用於電影放映機或者專業相機。
Retina
Retina display即視網膜屏幕,是蘋果發布iPhone 4時候提出的,之所以叫做視網膜屏幕,是因為屏幕的PPI太高,人的視網膜無法分辨出屏幕上的像素點。iPhone 4/S的PPI為326,是iPhone 3G/S的兩倍。由於屏幕在寬和高的像素數量提高了整整一倍,所以之前非Retina屏幕上的一個像素渲染的內容在Retina屏幕上會用4個像素去渲染:1x1px(non Retina) = 2x2px(Retina),這樣元素的內容就會變得精細。注意,Retina display是蘋果注冊的命名方式,其他廠商只能使用HI-DPI或者其他的命名方式,不過意思都是一樣的,就是屏幕的PPI非常高。
DP/PT/SP
隨着移動設備屏幕PPI的不斷提高,對於開發者來說以前用物理像素(Physical Pixel)來度量顯示元素的方法已經不奏效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兩大平台都提出了抽象像素的概念:
iOS叫做PT(Point,顯示點)。
Android中叫做DP/DiP(Device independent Pixel,設備無關像素)。
舉個例子,44x44pt的元素在非Retina屏幕中等於44x44px,在Retina屏幕中等於88x88px(變為4倍)。
SP(Scale-independent pixel)是縮放無關的像素,與DP和PT一樣都是抽象像素,只不過用於描述字體的大小。
iOS中處理PPI
iOS中處理不同PPI顯示的方法很簡單:首先規定在多高的PPI下1DP等於1px,並以這個PPI作為基准(1x multiplier),如果顯示設備的PPI是基准PPI的2倍,那么1DP等於2px(2x multiplier),其實就是簡單的小學乘法。在iPhone系列中,3G/S為1x multiplier,除6 Plus為3x multiplier外,其他為2x multiplier。在iOS中,同一個應用在非Retina屏幕和Retina屏幕顯示的資源是不同的,其規則是: name.png為非Retina資源,name@2x.png為Retina資源,所以對於設計人員來說,在你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到Retina屏幕和非Retina屏幕。
(以上內容整理自:http://weizhifeng.net/you-should-know-about-dp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