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larJS中的緩存


歡迎大家指導與討論 : )

  緩存篇

  一個緩存就是一個組件,它可以透明地儲存數據,以便以后可以更快地服務於請求。多次重復地獲取資源可能會導致數據重復,消耗時間。因此緩存適用於變化性不大的一些數據,緩存能夠服務的請求越多,整體系統性能就能提升越多。

  $cacheFactory與緩存對象

  $cacheFactory是一個為Angular服務生產緩存對象的服務。要創建一個緩存對象,可以使用$cacheFactory通過一個ID和capacity。其中,ID是一個緩存對象的名稱,capacity則是描述緩存鍵值對的最大數量。舉個生動的例子,$cacheFactory就是包租婆,她有一棟樓,里面有大大小小的房子可以出租,只要你給夠錢,包租婆就會把房子租給你(獲得緩存對象),這個房子包括了它的房號(ID)和房間的大小(capacity-容量)。

var myCache = $cacheFactory('myCache');

 

  其中,緩存對象擁有以下幾種方法

  1. myCache.info() 返回緩存對象的ID,尺寸和選項

  2. myCache.put() 新值鍵值對並放入緩存對象中 myCache.put("name", "Ben") 

  3. myCache.get() 返回對應的緩存值,若沒有找到則返回undefined myCache.get("name") 

  4. myCache.remove() 把鍵值對從對應緩存對象中移除 myCache.remove("name") 

  5. myCache.remvoeAll() 清空該緩存對象

  $http中的緩存

  $http()方法允許我們傳遞一個cache參數。當數據不會經常改變的時候,默認的$http緩存會特別有用。其中,默認的$http緩存對象是 var cache = $cacheFactory('$http'); 可以這樣設置它

$http({
     method: 'GET',
     url: 'api/user.json',
     cache: true
})

  其中,緩存的鍵值為url, var userCache = cache.get('api/user.json') 

  自定義緩存

  通過自定義的緩存來讓$http發起請求也很簡單,只需把cache值設為對應緩存對象名稱即可

$http({
     method: 'GET',
     url: 'api/user.json',
     cache: myCache
})

 

  或者通過config配置來設置每個$http請求的緩存對象,而不必像上面的例子中,往每一個$http請求中加入配置

app.config(function($httpProvider){
    $httpProvider.defaults.cache = $cacheFactory('myCache',{capacity: 20})

  其中,capacity會使用"近期緩存最久未使用算法",就是說,加如緩存容量為20,現在已經緩存了緩存20個,當第21個想要被緩存的時候,最久最小未被使用的緩存鍵值對會被清除,以便騰出空間容納第21個緩存。

 

 

 

 

    

 

  資料參考

  《AngularJS權威指南》P381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