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深入](2)UML——在Visual Studio 2013/2015中設計UML用例圖


[.net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深入](2)UML——在Visual Studio 2013/2015中設計UML用例圖 

1.用例圖簡介

定義:用例圖主要用來描述“用戶、需求、系統功能單元”之間的關系。它展示了一個外部用戶能夠觀察到的系統功能模型圖。

類型:動態圖

應用:需求分析階段

2.用例圖元素 

2.1 參與者(Actor) 

表示與您的應用程序或系統進行交互的用戶、組織或外部系統。用一個小人表示。

2.2 用例(Use Case)

用例就是外部可見的系統功能,對系統提供的服務進行描述。 用橢圓表示

2.3 子系統(Subsystem)

用來展示系統的一部分功能,這部分功能聯系緊密。

2.4 關系

用例圖中涉及的關系有:關聯、泛化、包含、擴展; 

a. 關聯(Association) 

表示參與者與用例之間的通信,任何一方都可發送或接受消息。 

【箭頭指向】:指向消息接收方 

b. 泛化(Inheritance) 

就是通常理解的繼承關系,子用例和父用例相似,但表現出更特別的行為;子用例將繼承父用例的所有結構、行為和關系。子用例可以使用父用例的一段行為,也可以重載它。父用例通常是抽象的。 

【箭頭指向】:指向父用例 

c. 包含或包括(Include) 

包含關系用來把一個較復雜用例所表示的功能分解成較小的步驟; 

【箭頭指向】:指向分解出來的功能用例 

在VS2015用例圖建模中,稱為 “包括”

d. 擴展(Extend) 

擴展關系是指 用例功能的延伸,相當於為基礎用例提供一個附加功能。 

【箭頭指向】:指向基礎用例 

e. 依賴(Dependency) 

以上4中關系,是UML定義的標准關系。 但VS用例模型圖中,添加了依賴關系,用帶箭頭的虛線表示 

表示源用例依賴於目標用例; 

【箭頭指向】:指向被依賴項 

2.5 項目(Artifact)

用例圖雖然是用來幫助人們形象地理解功能需求,但往往沒有一個具體的單據或文檔更詳細。很多時候跟用戶交流甚至用Excel都比用例圖強,VS中引入了“項目”這樣一個元素,以便讓開發人員能夠在用例圖中鏈接一個普通文檔。

用依賴關系把某個用例依賴到項目上

2.6 注釋(Comment) 

注釋是對元素進行一個說明,由注釋元素和注釋連接線組成

3.Visual Studio 2015設計UML用例圖

文章中的圖例,可以使用第三方UML工具,上篇文章中有介紹,作為.NET開發者,VS2015企業版 和 2013旗艦版 中都具有建模項目,下面的示例使用VS2015建模項目,后面提代源代碼下載。

使用VS 2015建模和上篇中介紹的方法一樣,我們在選擇模型時,選擇UML用例圖。下面是在Visual Studio 2015 企業版中設計用例圖方法:

(1)新建“模型項目”

 

(2)新增 “模型文件”

(3)選擇“UML用例圖”

4.用例圖的文字描述

 用例圖對需求描述,對於沒有用UML基礎的人來說,依然不能看明白畫些什么,因此,在需求階段,用例圖需要配合文字描述來表達業務需求。

下面圖片是網絡上用例圖的描述

5.總結

UML圖比較多,博客中會介紹幾種比較常用的,類圖、用例圖、活動圖。在日常工作中,也不是每個設計都需要這些圖,學習UML圖一是能看懂別人的設計意圖,而是為了讓別人看懂自己的設計意圖。即統一建模。

6.源文件下載

 Git下載:https://github.com/yubinfeng/BlogExamples

==============================================================================================

返回目錄

<如果對你有幫助,記得點一下推薦哦,如有有不明白或錯誤之處,請多交流>

<對本系列文章閱讀有困難的朋友,請先看 《.net 面向對象編程基礎》 和 《.net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進階》 >

<轉載聲明:技術需要共享精神,歡迎轉載本博客中的文章,但請注明版權及URL>

.NET 技術交流群:467189533 .NET 程序設計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