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rCloud的官方配置方式


  前面寫過生產過程中的SolrCloud集群配置,實際上官方給出的是免安裝配置,啟動時采用命令行參數的方式啟動,這樣相對簡單,並且官方文檔也給出了外部Zookeeper的配置,和前面說的基本一致,這個不影響,在配置好Zookeeper之后,開始簡單說一下solrcloud的配置

  這里還是設置了三台服務器:linux1、linux2、linux3 三台主機的通信都已經由hosts配置完畢,Zookeeper服務正常啟動,3台服務器都要按照下面步驟完成solr的釋放:

1 $ tar -xvzf solr-5.3.1.tgz
2 $ mv solr-5.3.1/ /usr/
3 $ cd /usr/solr-5.3.1

  這樣就完成了solr的釋放,這里放到了/usr下面,這個可以根據個人習慣定義,現在可以配置solr以集群方式啟動,3台服務器都要執行下面的命令:

bin/solr start -e cloud -z linux1:2181,linux2:2181,linux3:2181 -noprompt

  這樣就用-z參數指定了zookeeper服務器地址,從而讓solr以集群方式啟動,集群中所有的服務器都要執行,執行完畢之后集群啟動成功

  現在是一個干凈的solr集群,沒有任何collection數據集,也沒有任何配置,那么現在可以上傳一個配置便於后來數據集索引,使用solr自帶的zkcli.sh工具來上傳配置,上傳一次即可zookeeper會自動進行同步的服務:

server/scripts/cloud-scripts/zkcli.sh -zkhost localhost:2181 -cmd upconfig -confdir server/solr/configsets/sample_techproducts_configs/conf -confname newconfig

  這里用-confname來指定上傳新配置的名稱,這樣在zookeeper的配置目錄中會多出一個newconfig目錄,上面的參數前后順序可以顛倒,只要不缺參數就行,然后可以新建一個collection數據集,通過訪問url就可以實現,遠程訪問其中一台服務器IP就可以:

  http://192.168.1.79:8983/solr/admin/collections?action=CREATE&name=myNewCollection&numShards=3&replicationFactor=1&collection.configName=newconfig

  上面的numShards是數據在節點分片的數量,這里分了3片,replicationFactor是副本的數量,最后一項collection.configName是指定已經上傳的配置的名稱,這個很重要一定要指定正確

  訪問之后就創建了一個新的數據集,並且通過不同的分布讓多台服務器都可以共享數據,我們也可以上傳多個配置,建立多個數據集合,之間不互相干擾,這些是solrcloud最基本的操作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