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進程間信號量管理程序之sem_timedwait使用


在開發過程中,有三個獨立執行的程序模塊,三個模塊都對sqlite數據庫進行讀寫操作。sqlite在linux共享性較差,所以須要增加相互排斥信號量解決三個模塊訪問數據庫該問題。

另外,在增加信號量后,信號量sem初始化為1,假設三個模塊隨意一個在讀或寫數據庫時ctrl+c掉(調試過程須要)。有時會造成信號量sem保持sem_wait后的值,也就是為0。這就造成了死鎖。

為了解決上述情況,決定在某一個模塊使用sem_timedwait(sem_t *sem,const struct timespec *abs_timeout)函數解決。

abs_timeout 指定一個堵塞的時間上限。假設調用因不能馬上運行遞減而要堵塞。abs_timeout 參數指向一個指定絕對超時時刻的結構,這個結果由自 Epoch,1970-01-01 00:00:00 +0000(UTC) 秒數和納秒數構成。

通過一段時間對sem值的sem_timedwait。假設能使信號量-1,則證明信號量正常。再post該sem信號量。恢復sem。假設累計次數已到,仍然沒有一次使信號量-1。則證明sem不正常,也就是為0。須要post該信號量,恢復sem。

詳細的實現代碼例如以下。此為截取的加入sem_timedwait的部分代碼:

	int i = 0;
	int result;
	int k=1;
	while(i < 100)
	{
		struct timespec ts;
		struct timeval tt;
		gettimeofday(&tt,NULL);
		ts.tv_sec = tt.tv_sec;
		ts.tv_nsec = tt.tv_usec*1000 + k * 1000 * 1000;
		ts.tv_sec += ts.tv_nsec/(1000 * 1000 *1000);
		ts.tv_nsec %= (1000 * 1000 *1000);
		result=sem_timedwait(sem,&ts);
		if(result==0)
		{
			sem_post(sem);
			break;
		}
		if(result==-1)
		{
			printf("errno value :%d ,it means %s\n",errno,strerror(errno));
			printf("process  iiii%d\n",i);
		}
		i++;
		k++;
	}
	if(i==100)
	{
		sem_post(sem);
	}
	printf("sem time wait over\n");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