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參加的項目有涉及Web端測試和移動端測試,簡單的記錄下他們之間的區別:
1、記錄bug
在Web端可以通過系統自帶的截圖和QQ截圖等方式來截取bug的圖片,對於錯誤的地方可以用工具自帶的標識來重點標記。
對於移動端設備可以用手機自帶的截圖工具來截圖然后傳到電腦上,個人一般習慣安裝微信的windows版本,通過文件傳輸助手發送到PC端。還有一種比較便捷的方式,將手機用數據線連接到電腦,本地配置android的運行環境,下載asm.jar,在cmd運行java -jar asm.jar,即可實時同步手機端畫面,對有bug的頁面直接使用PC端的截圖工具進行截圖(該工具在另一篇文章中會具體介紹)。IOS可以在PC安裝itools,要額可以同步畫面。
對於記錄bug建議:
bug主題盡量的言簡意駭,在bug描述中可以詳細描述,對於操作步驟比較復雜的bug要詳細的寫上操作步驟。必要時附帶上相關的log,記錄上測試的環境,手機版本等等。對於必現喝非必現的bug也要詳細說明,減少不必要的溝通成本。
2、測試環境
Web端的測試環境很多時候是通過hosts進行切換,switchhosts工具可以方便的切換需要的host,但是移動端設置起來比較復雜,比較簡單的方式是電腦端設置代理,手機端直接連接代理。注意,手機和電腦必須連接 同一個網絡。
設置代理推薦使用Fiddle,可以抓到手機端的數據包。
3、兼容性
web端的測試一般都是主要使用一種瀏覽器,待系統基本穩定的時候,再去專門測試瀏覽器的兼容性。
但是,對移動端來說,這樣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因為移動端主要分為安卓和IOS,而這兩端出現的問題一般是不一致的,一致的問題主要是數據問題,這時候是需要后台處理的,所以我們測試的時候需要兩端都重點測試,而不會出現先着重測試某一端的問題。
注:一般方式是在測試一端時,出現問題則立馬查看另一端是否也有這個問題。
4、移動端的特性
移動端與web端相比較來說,移動端有很多自己的特性:
① 網絡種類多
移動端有多種網絡:無線網絡、2G、3G、4G等,斷網、網速較差及網絡之間的切換時頁面的顯示等,這些對於移動端來說很重要。此外,在非wifi下,還需要注意網絡使用量問題。
② 間斷問題
移動端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在使用軟件的過程並不是長久的,這中間可能發生很多中斷,如電話、短信、通知、斷電等等,軟件需要特殊處理這些特殊情況。
打開一個頁面,或在操作的過程中(點擊一個按鈕后),將手機屏幕鎖住,再打開時,應用能否正常處理。
③ 屏幕的限制
圖片及文字的顯示;上傳不同的圖片尺寸顯示是否正常;圖片和文字一起顯示時,效果如何。
操作區域;web端的應用,一般不會受 到屏幕的限制,而且通過鼠標操作更加准確。但是移動端由於屏幕較小,頁面及按鈕會受到屏幕大小的限制,再加上用戶都是通過手指進行操作,一些按鈕、選擇框 等是否容易點擊,多個可點區域位置較近時,點擊部位稍微偏移,也許就會造成不同的結果,這種情況下是否可以達到預先的效果。
④ 軟件啟動運行
移動端啟動、卸載、升級幾個特性,這是比較常見、也很重要的,比如升級時用戶的數據怎么辦,卸載后用戶的數據怎么處理,卸載再安裝用戶登錄數據的顯示等。
⑤ 手勢
移動端還有一大特性,就是移動端有自己比較簡單的手勢,用戶可以通過手勢進行一個操作,比如左滑刪除、右滑返回上一個頁面、左右滑動圖片等,軟件需要對這個手勢進行適配。
⑥ 分享
移動端一般會裝有很多軟件,用戶下單或者產品有活動時,用戶都會進行分享,但是分享時的權限、軟件是否存在等問題,需要特殊處理測試。一般的軟件或應用, 都會開放一部分頁面,允許用戶不登錄時即可訪問,而有些頁面是必須要求用戶登錄的,主要針對這兩種權限不同的頁面做分享,然后通過分享進入本頁面,查看權 限的控制是否正常。
⑦ web和移動端的同步
用戶在web端的操作,在移動端是否可以正常的進行同步、顯示;在移動端的操作,用戶登錄web賬號,信息是否同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