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2.0接口管腳定義
USB,是英文U
niversal S
erial B
us(
通用串行總線)的縮寫,而其中文簡稱為“通串線”,是一個
外部總線標准,用於規范電腦與
外部設備的連接和通訊。是應用在PC領域的接口技術。USB接口支持設備的即插即用和
熱插拔功能。USB是在1994年底由
英特爾、
康柏、IBM、
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聯合提出的。
外觀上計算機一側為 4 針公插,設備一側為 4 針母插。
usb引腳定義:


mini usb引腳定義:
針腳 | 名稱 | 說明 | 接線顏色 |
1 | V CC | 電源+5V | 紅 |
2 | DATA- | 數據線負極 | 白 |
3 | DATA+ | 數據線正極 | 綠 |
4 | ID | A型:與地相連 | |
B型:不接地(空) | |||
5 | GND | 接地 | 黑 |

從左往右依次為:
miniUSB公口(A型插頭)、miniUSB公口(B型插頭)、USB公口(B型)、USB母口(A型插座)、USB公口(A型插頭)

注:
在USB插頭的四個觸電中,電源和地這兩個觸點比較長,中間兩條D+和D-相對較短一點。這是為了支持熱插拔而專門設計的硬件結構。當USB插入時,先接通GND和Vbus,而后接通數據線。當USB拔下來時,先斷開數據線,再斷開Vbus和GND。這樣就保證了在插拔過程一只,不會出現有數據信號而無電源的情況。如果數據線早於電源線接通,則可能會讓芯片I/O引腳 電壓比較電源電壓高,從而導致我們常說的芯片閂鎖(Latch Up)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