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到這個之前,有個概念,就是什么是uuid呢?
UUID碼全稱是通用唯一識別碼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UUID),它 是一個軟件建構的標准,亦為自由軟件基金會 (Open Software Foundation, OSF) 的組織在分布式計算環境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DCE) 領域的一部份。
UUID 的目的,是讓分布式系統中的所有元素,都能有唯一的辨識信息,而不需要通過中央控制端來做辨識信息的指定。如此一來,每個人都可以創建不與其它人沖突的 UUID。在這樣的情況下,就不需考慮數據庫創建時的名稱重復問題。它會讓網絡任何一台計算機所生成的uuid碼,都是互聯網整個服務器網絡中唯一的。它的原信息會加入硬件,時間,機器當前運行信息等等。
UUID格式是:包含32個16進位數字,以“-”連接號分為五段,形式為8-4-4-4-12的32個字符。范例;550e8400-e29b-41d4-a716-446655440000 ,所以:UUID理論上的總數為216 x 8=2128,約等於3.4 x 1038。 也就是說若每奈秒產生1兆個UUID,要花100億年才會將所有UUID用完。
其實,大家做數據庫設計時候,肯定聽說過,guid(全局唯一標識符)碼,它其實是與uuid類似,由微軟支持。 這里編碼,基本有操作系統內核產生。大家記得把,在windows里面,無論數據庫,還是其它軟件,很容易得到這個uuid編碼。
linux 的uuid碼
linux的uuid碼也是有內核提供的,在/proc/sys/kernel/random/uuid這個文件內。其實,random目錄,里面還有很多其它文件,都與生成uuid有關系的。
[chengmo@centos5 ~/shell]$ cat /proc/sys/kernel/random/uuid
dff68213-b700-4947-87b1-d9e640334196
[chengmo@centos5 ~/shell]$ cat /proc/sys/kernel/random/uuid
7b57209a-d285-4fd0-88b4-9d3162d2e1bc
#連續2次讀取,得到的uuid是不同的
[chengmo@centos5 ~/shell]$ cat /proc/sys/kernel/random/uuid| cksum | cut -f1 -d" "
2141807556
#同上方法得到隨機整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