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說,直接上干貨!
主流: 目前的Linux操作系統主要應用於生產環境, 主流企業級Linux系統仍舊是RedHat或者CentOS。
免費: RedHat 和CentOS差別不大,CentOS是一個基於Red Hat Linux 提供的可自由使用源代碼的企業級Linux發行版本。
更新方便:CentOS獨有的yum命令支持在線升級,可以即時更新系統,不像RED HAT那樣需要花錢購買支持服務!
1、打開VMare Workstation11,如下圖所示,點擊“創建新的虛擬機”
2、歡迎使用新建虛擬機向導界面如下所示,選擇“自定義(高級)”,再點擊“下一步”
3、選擇虛擬機硬件兼容性界面如下所示,默認的就好,點擊“下一步”
4、安裝客戶機操作系統界面,選擇“稍后安裝操作系統”,再點擊“下一步”
5、選擇客戶機操作系統界面如下所示,選擇“Linux(L)和版本CentOS 64位”,點擊“下一步”
6、命名虛擬機界面如下所示,可自行選擇安裝位置和命名虛擬機名稱,點擊“下一步”。這里自行去改為你自己的。
7、處理器配置界面,默認就好,點擊“下一步”
因為,我們一般都是自己的電腦,是個人PC機,所以,處理器數量不可能是2,你又不是服務器。
但,核心數量,可以自己改。比如,4啊、8啊。當然,在spark里編程,很明顯能體會我此番話語!
8、虛擬機內存界面,建議給1024MB即可,點擊“下一步”,以后根據自己需求,增大內存
9、網絡類型界面,建議選擇“使用網絡地址轉換(NAT)”,當然選擇橋接模式也行,后續在CentOS6.5的網絡配置會分別有說明。點擊“下一步”
若是在一台主機上建議使用Nat(網絡地址轉換)模式。因為nat模式的網關在不同的電腦上虛擬機VMWare虛擬出來的網段是不同的。不方便使用Xshell連接。
10、選擇I/O控制器類型界面,默認的就好,點擊“下一步”
11、選擇磁盤類型界面,默認的就好,點擊“下一步”
12、選擇磁盤界面,點擊“創建新虛擬磁盤”,再點擊“下一步”,就是剛之前我們創建的那個目錄。見步驟6
對於Linux而言,是磁盤,其實,對於windows而言,是目錄(我這里是在D盤)
13、指定磁盤容量界面,建議給20GB,選擇“將虛擬磁盤拆分成多個文件”,點擊“下一步”,以后自己可增加,搞大數據,最好還是50G起步
14、指定磁盤文件界面,默認的就好,點擊“下一步”
15、已准備好創建虛擬機界面,選擇“自定義硬件”
16、將聲卡、USB控制器、打印機移除,以后需要時添加即可。
17、CD/DVD(IDE) 自動檢測,點擊進去
18、找到已下載好的CentOS6.5的鏡像文件,點擊“確定”
19、驗證網絡配置器,選擇"NAT模式",點擊確定
20、開啟此虛擬機
21、點擊"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
22、磁盤硬件檢測界面,一般都正常,不需檢測,選擇"skip",沒必要在這一步浪費幾分鍾時間
23、發現當地安裝媒介界面,Enter
24、進入CentOS6.5引導界面,點擊“Next”
25、安裝語言選擇界面,最好是選擇"English(English)",點擊“Next”。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中文,但是,博主我,強烈建議你選英文,既然你搞大數據,就要順應大眾
26、鍵盤語言選擇界面,選擇“U.S English”,點擊“Next”
27、安裝哪種設備類型選擇界面,選擇“Basic Storage Devices”,點擊“Next”
28、存儲設備警告界面,選擇“Yes,discard any data”,點擊"Next"。這個好比我們在安裝windows一樣,安裝系統把C盤給格式化。
29、設置主機名界面,更改設置為CentOSbyZhouls,可自行愛好命名主機名,點擊“Next”
30、時區選擇界面,選擇”Asia/Shanghai“,點擊”Next“
31、root用戶密碼設置界面,設置密碼,可自行愛好設置,點擊”Next“
32、密碼警告界面,選擇”Use Anyway“,點擊”Next“
33、安裝類型選擇界面,選擇"Create Custom Layout",點擊”Next“。當然,你也可以“Use All Space”,但是博主我想說,你要做高手,就要學會自創建分區!
34、分區瀏覽界面,點擊”Create“
35、選擇”Standard Partition“,點擊”Create“
36、Mount Point選擇為"/boot",File System Type選擇為"ext4",Size選擇為"200MB”,Additional Size Options選擇為"Fixed size",點擊ok
心得說明:我這篇博文,是剛開始學大數據時是20G,后面吃過內存的虧!
所以,安裝選50G,/boot分它2000MB。(注意!!!)(與圖文有出入)
等安裝完之后,再來看我寫的這篇博客 磁盤分區
37、/boot分區瀏覽界面,點擊“Create”
38、選擇”Standard Partition“,點擊”Create“
39、Mount Point選擇為"/home",File System Type選擇為"ext4",Size選擇為"3000MB”,Additional Size Options選擇為"Fixed size",點擊ok
心得說明:我這篇博文,是剛開始學大數據時是20G,后面吃過內存的虧!
50G的, /home,分它 30000MB吧。(注意!!!)(與圖文有出入)
40、/boot和/home分區瀏覽界面,選擇”Standard Partition“,點擊”Create“
41、Mount Point不選擇,File System Type選擇為"swap",Size選擇為"1000MB”,Additional Size Options選擇為"Fixed size",點擊ok
心得說明:我這篇博文,是剛開始學大數據時是20G,后面吃過內存的虧!
50G的 swap,分它3000MB吧(注意!!!)(與圖文有出入)
42、/boot、/home、swap分區瀏覽界面,選擇”Standard Partition“,點擊”Create“
43、Mount Point選擇為"/",File System Type選擇為"ext4",Size不選擇,Additional Size Options選擇為"Fill to maximun allowable size",點擊ok
44、最終分區(/boot、/home、swap、/)一覽界面,點擊“Next”
45、格式化警告界面,選擇"Format"
46、存儲位置寫入磁盤界面,選擇“Write changes to disk”,點擊“Next”
47、分區后格式化界面
48、引導裝載程序界面,默認的就好,點擊“Next”
49、安裝模式選擇界面,選擇“Minimal”,點擊“Next”
50、安裝界面,大概三分鍾左右。點擊"Next"
51、安裝完成,點擊“Reboot”
52、重啟已安裝好的CentOS6.5,系統開機引導界面
53、系統開機加載界面
54、系統開機進度條顯示界面
55、用戶登陸界面
即,CentOS6.5的安裝成功!
同時,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個人博客:
http://www.cnblogs.com/zlslch/ 和 http://www.cnblogs.com/lchzls/ http://www.cnblogs.com/sunnyDream/
詳情請見:http://www.cnblogs.com/zlslch/p/7473861.html
人生苦短,我願分享。本公眾號將秉持活到老學到老學習無休止的交流分享開源精神,匯聚於互聯網和個人學習工作的精華干貨知識,一切來於互聯網,反饋回互聯網。
目前研究領域:大數據、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人工智能、數據挖掘、數據分析。 語言涉及:Java、Scala、Python、Shell、Linux等 。同時還涉及平常所使用的手機、電腦和互聯網上的使用技巧、問題和實用軟件。 只要你一直關注和呆在群里,每天必須有收獲
對應本平台的討論和答疑QQ群: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躺過的坑(總群)(16115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