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寬度自適應):在網頁代碼的頭部,加入一行viewport元標簽。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 />
viewport是網頁默認的寬度和高度,上面這行代碼的意思是,網頁寬度默認等於屏幕寬度(width=device-width),原始縮放比例(initial-scale=1)為1.0,即網頁初始大小占屏幕面積的100%。
2、(字體自適應):字體也不能使用絕對大小(px),而只能使用相對大小(em)。
body {font: normal 100% Helvetica, Arial,sans-serif;}
3、(流動布局):各個區塊的位置都是浮動的,不是固定不變的。
.main {float: right;width: 70%; } .leftBar {float: left;width: 25%;}
float的好處是,如果寬度太小,放不下兩個元素,后面的元素會自動滾動到前面元素的下方,不會在水平方向overflow(溢出),避免了水平滾動條的出現。
4、(自適應網頁設計):的核心,就是CSS3引入的MediaQuery模塊。
它的意思就是,自動探測屏幕寬度,然后加載相應的CSS文件。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media="screen and (max-device-width:400px)"href="tinyScreen.css" />
上面的代碼意思是,如果屏幕寬度小於400像素(max-device-width: 400px),就加載tinyScreen.css文件。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media="screen and (min-width: 400px)and (max-device-width: 600px)"href="smallScreen.css" />
如果屏幕寬度在400像素到600像素之間,則加載smallScreen.css文件。
5、(@media規則 ):同一個CSS文件中,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屏幕分辨率,選擇應用不同的CSS規則。
@media screen and (max- width: 400px) {}
6、(圖片自適應 ):在html里面插入圖片,如果想讓圖片自適應屏幕的小而不是寬高固定不變可以在css代碼里加入
img{height: auto; width: auto\9; width: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