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工具做屏幕自適應的兩種方法


近一兩年,HTML5在中國很火,也出了不少HTML5工具和模板。別的先不說,對於不同的H5工具,解決屏幕自適應問題的區別是什么?

 

簡單來說,感應式設計是當用不同設備訪問時,能夠根據設備的寬度和高度對設備進行動態的適配。例如,用iPhone4、iPhone5、iPhone6、PC、iPad訪問同一個H5網頁,都能打開一個適合該設備的一個HTML5頁面,不留白邊,不變形。

 

由於設備分辨率和長寬比都不同,如果設計一次就能適應所有的屏幕(包括移動端和PC端),幾乎不可能。原因有三: 

1. 如果等比例縮放,內部位置關系會發生變化,就會嚴重影響用戶體驗;同時,設備屏幕之間不存在等比例的關系,所以同樣會有部分屏幕內容無法顯示或留白邊;

2. 如果把小屏幕適配好,放在更高的大屏幕里面,那兩邊就會有白邊;或者把圖扯大,這樣就會變形;

3. 如果把大屏幕適配好,放在小屏幕中,就有些部分會丟失。

 

因此,除非借助未來的AI(人工智能)的發展,否則很難自動解決這個問題。而以前的網站,也只能分開幾種版面進行設計,例如根據寬度大小采用設計板式。

 

那現在的HTML5工具是如何實現感應式設計的?經研究發現,共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偽感應式設計(以易企秀為例),第二種是多版面感應式設計(以iH5.cn為例)。

 

 

上圖是易企秀的測試結果,依次是iPhone4、iPhone5、iPhone6對同一網頁的顯示情況。使用iPhone4時,變形最嚴重;iPhone5效果最好;iPhone6是等比例縮放后,兩側邊緣,有些像素顯示不了。所以可以基本判斷這個HTML5工具按照iPhone5為標准版型。因此,這種感應式設計被稱為偽“感應式”,設計時不會留白邊,但要求盡量把內容都往中間放,這就需要設計一張名為“背景”的底圖,用於拉伸時用。

 

[存在問題]

1. 內容都要居中放,不能放上下邊緣,例如把按鈕放到最下面,iPhone打開后就看不到按鈕了;

2. 不可能適應PC、Pad等設備。

 

這種偽感應式設計比較簡單,但也只能在應急時使用,如果想要盡可能實現完美適應,就需要采用多版面感應式設計。

 

能讓網頁自動適應多個屏幕的HTML5工具,需要為不同尺寸和分辨率的設備設置不同的屏幕。iH5.cn采用的就是這種多版面感應式設計,提供在編輯H5頁面時添加多個屏幕,用戶能自主為不同屏幕設計適於顯示的頁面。它本身原理是添加Device控件,如果是手機端的輕應用一般采用iPhone 4、5、6的分辨率即可。

 

 

這樣的話,才可能用一個URL地址,完美適應多個屏幕,包括PC端和Pad,而不會出現任何變形或丟失情況。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