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neinstack.com/install/
(1)將oneinstack-full.tar.gz最新版安裝文件上傳至/usr/local/下
(2)解壓tar xzvf oneinstack-full.tar.gz -C /usr/local/
(3)執行./install.sh文件安裝oneinstack
(4)順利安裝成功后,重啟系統。
(5)執行service --status-all查看mysql、tomcat等服務是否啟動。
(6)oneinstack默認安裝的mysql僅允許本地連接數據庫,所以需要打開iptables 3306端口 (http://blog.uouo123.com/post/718.html)
執行 iptables -I INPUT 4 -p tcp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dport 3306 -j ACCEPT 打開3306端口
執行 iptables-save >/etc/iptables.up.rules 保存文件
執行 iptables-restore </etc/iptables.up.rules 重啟調用
(7)mysql數據庫遠程授權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mtc.* to admin@'%' identified by '123456'; #授權語句,特別注意有分號,指定數據庫mtc授權用戶admin允許任何遠程主機‘%’操作所有權限。
flush privileges;
exit; #退出數據庫控制台,特別注意有分號
(8)查看mysql端口狀態
執行 netstat -an | grep 3306
結果 tcp 0 0 127.0.0.1:3306 0.0.0.0:* LISTEN (說明遠程授權未成功)
再執行 netstat -an | grep 3306
結果 tcp 0 0 0.0.0.0:3306 0.0.0.0:* LISTEN (說明遠程授權成功)
(8)oneinstack的應用目錄data在linux系統根目錄下,數據庫和web部署目錄都在里面。
(9)注意修改tomcat-user.xml的管理權限密碼。
tomcat的管理路徑默認一般為:
http://192.168.2.128:8080/manage
(10)tomcat設置JVM內存:
/usr/local/tomcat/bin/setenv.sh ,這個是設置內存大小
示例:JAVA_OPTS="-Xms1024m -Xmx1024m -XX:PermSize=256m -XX:MaxNewSize=256m -XX:MaxPermSize=256m"
(11)修改任何tomcat配置文件之后:
重啟用:
root@ubuntu:/usr/local/tomcat/bin# ./startup.sh
停止用:
root@ubuntu:/usr/local/tomcat/bin# ./shutdown.sh
(注:service tomcat stop停止和service tomcat stop啟動
會報異常:java.lang.Exception: Socket bind failed: [13] Permission denied
org.apache.catalina.LifecycleException: Failed to initialize component [Connector[HTTP/1.1-80]])
導致tomcat無法啟動。無語。
(12)查看所有主要服務的端口占用情況
root@ubuntu:~# netstat -apn
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servers and established)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PID/Program name
tcp 0 0 0.0.0.0:80 0.0.0.0:* LISTEN 2503/java
tcp 0 0 0.0.0.0:21 0.0.0.0:* LISTEN 2276/pure-ftpd (SER
tcp 0 0 0.0.0.0:22 0.0.0.0:* LISTEN 1038/sshd
tcp 0 0 0.0.0.0:3306 0.0.0.0:* LISTEN 2138/mysqld
tcp 0 0 0.0.0.0:6379 0.0.0.0:* LISTEN 2282/redis-server *
------------------------------------------------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AprProtocol"
maxHttpHeaderSize="8196"
maxThreads="1000"
minSpareThreads="100"
maxSpareThreads="1000"
minProcessors="100"
maxProcessors="1000"
enableLookups="false"
compression="on"
compressionMinSize="2048"
compressableMimeType="text/html,text/xml,text/javascript,text/css,text/plain,application/json,application/xml"
connectionTimeout="20000"
URIEncoding="utf-8"
acceptCount="1000"
redirectPort="8443"
disableUploadTimeout="true" />
---------------------------------------------------------------
1 准備環境
1) 虛擬機:VMWare Workstation
2) Linux 操作系統:Ubuntu Server 12.04.2(64 位)
3) Linux 客戶端:SecureCRT
4) FTP 客戶端:WinSCP
2 安裝 Ubuntu 虛擬機
在 VMWare 中進行以下操作:
以下僅列出關鍵性步驟,在沒有提到的步驟中均使用默認選項即可。
1) File -> New Virtual Machine -> 打開新建虛擬機對話框
2) 選擇 Custom (advanced) 類型 -> Next
3) 選擇 Installer disc image file (iso) -> 選擇 Ubuntu 安裝文件(ISO 格式)-> Next
4) 填寫安裝信息:
Full name: ubuntu
User name: user
Password: user
-> Next
這里不能使用 root 用戶;以上信息均可自行設定。
5) 填寫虛擬機名稱:ubuntu -> 選擇安裝路徑:自行設定 -> Next
6) 配置處理器:自行設定 -> Next
7) 配置內存:自行設定 -> Next
8) 選擇網絡類型:選擇 Use bridged networking -> Next
9) 其他步驟一律 Next,最后點擊 Finish 按鈕,完成安裝。
10) VMWare 將自動安裝 Ubuntu。
安裝完成后,將看到如下控制台:
輸入以上安裝信息中所填寫的用戶名(user),隨后輸入密碼(user),即可登錄 Ubuntu。
隨時可使用 Ctrl + Alt 快捷鍵可離開虛擬機。
3 配置 Ubuntu
3.1 開啟 root 用戶
1) 設置 root 用戶的密碼
sudo passwd root
首先輸入 user 用戶的密碼:user
然后輸入 root 用戶的密碼:root
實際情況下需自行設定。
2) 切換 root 用戶
su root
此時需要輸入 root 用戶的密碼,最后可以切換為 root 用戶身份來登錄。
以下均以 root 用戶身份進行操作。
3.2 修改時區
cp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因為默認為美國時區,所以需要修改為中國時區,否則在開發中無法獲取正確的系統當前時間。
3.3 配置 HTTP 代理(可選)
1) 配置環境變量
vi ~/.bashrc
在文件末尾添加如下配置:
1
|
export
http_proxy=http:
//
<host>:<port>
|
其中,host 與 port 可自行設定。
提示:
- 使用 i 切換到插入模式(默認為命令模式)
- 使用 Esc 切換到命令模式
- 使用 :wq 保存更改
- 使用 :q! 放棄更改
2) 使環境變量生效
source ~/.bashrc
3.4 更新 Ubuntu 軟件包
1) 修改美國源為中國源
vi /etc/apt/sources.list
全局替換 us.archive 為 cn.archive,可輸入如下命令:
:%s/us.archive/cn.archive/g
:wq
為了提高軟件包的下載速度,強烈建議將美國源修改為中國源。
2) 更新軟件包
apt-get update
下載需要一點時間,下載總大小約為 27M。
3.5 安裝 openssh
1) 自動安裝 ssh 服務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
安裝完成后,將自動開啟 ssh 服務。
2) 查看 ssh 服務是否已開啟
netstat -pant | grep 22
若出現以上輸出,則說明 ssh 服務安裝成功並已開啟。
注意:以下需通過 ssh 服務來實現遠程登錄。
3.6 安裝常用軟件(可選)
1) 安裝 vim
apt-get install vim
vim 比 vi 操作起來更加方便,強烈建議安裝。
2) 安裝 tree
apt-get install tree
可通過 tree 命令查看目錄結構。
3.7 查看 IP 地址
ifconfig
以下可通過 IP 地址進行遠程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