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選項中,操作系統提供給應用程序的接口是___A__。
A.系統調用 B.中斷 C.庫函數 D.原語
系統調用是操作系統提供給編程人員的唯一接口。--《計算機操作系統教程》
2. 下列選項中,導致創建新進程的操作是___C___。
I 用戶登錄成功 II 設備分配 III 啟動程序執行
A.僅 I 和 II B.僅 II 和 III C.僅 I 和 III D.I 、 II 和 III
用戶登錄成功后,操作系統將啟動與用戶有關的初始程序,此時需要創建新的進程。啟動程序執行時毫無疑問會啟動新進程。但設備分配是針對現有進程,不會創建新進程。
3. 設與某資源關聯的信號量初值為 3,當前值為 1。若 M 表示該資源的可用個
數,N 表示等待該資源的進程數,則 M 、 N 分別是__B____。
A.0、 1 B.1、 0 C.1、 2 D.2、 0
由於信號量的當前取值為1,自然說明可用資源個數為1。由於當前還有可用資源數,等待資源的進程數只能是0,否則就不可能還有可用資源
4. 下列選項中,降低進程優先級的合理時機是___A__。
A. 進程的時間片用完
B. 進程剛完成 I/ O,進入就緒列隊
C. 進程長期處於就緒列隊中
D. 進程從就緒態轉為運行態
進程時間片用完可以降低其優先級,完成I/O的進程應該提升其優先級,處於就緒隊列等待調度的進程一般不會改變其優先級。
5. 進程 P0 和 P1 的共享變量定義及其初值為
boolean flag[2];
int turn = 0;
flag[0] = FALSE; flag[1] = FALSE;
若進程 P0 和 P1 訪問臨界資源的類 C 偽代碼實現如下:
void P0() // 進程 P0
{
while(TRUE)
{
flag[0]=TRUE; turn=1;
while(flag[1]&&(turn==1)) ;
臨界區;
flag[0]=FALSE;
}
}
void P1() // 進程 P1
{
while(TRUE)
{
flag[1]=TRUE; turn=0;
while(flag[0]&&(turn==0)) ;
臨界區;
flag[1]=FALSE;
}
}
則並發執行進程 P0 和 P1 時產生的情形是___D___。
A. 不能保證進程互斥進入臨界區,會出現“飢餓” 現象
B. 不能保證進程互斥進入臨界區,不會出現“飢餓” 現象
C. 能保證進程互斥進入臨界區,會出現“飢餓” 現象
D. 能保證進程互斥進入臨界區,不會出現“飢餓” 現象
此算法實現互斥的主要思想在於設置了一個turn變量,用於進程問的互相“謙讓”。
一般情況下,如果進程P0試圖訪問臨界資源,設置flag[0]=true,表示希望訪問。此時如果進程P1還未試圖訪問臨界資源,則flag[1]在進程上一次訪問完臨界資源退出臨界區后已設置為false。所以進程P0在執行循環判斷條件時,第一個條件不滿足,進程P0可以正常進入臨界區,且滿足互斥條件。
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兩個進程同時試圖訪問臨界資源的情況。注意,turn變量的含義:進程在試圖訪問時,首先設置自己的flag變量為true,表示希望訪問;但又設置turn變量為對方的進程編號,表示“謙讓”,因為在循環判斷條件中turn變量不是自己編號時就循環等待。這時兩個進程就會互相“謙讓”,但是這不會造成“飢餓”的局面,因為turn變量會有一個最終值,所以必定有進程可以結束循環進入臨界區。實際的情況是,先作出“謙讓”的進程先進入臨界區,后作出“謙讓”的進程則需要循環等待。
其實這里可以想象為兩個人進門,每個人進門前都會和對方客套一句“您走先”。如果進門時沒別人,就當和空氣說句廢話,然后大步登門入室;如果兩人同時進門,就互相“謙讓”,但各自只客套一次,所以先客套的人請完對方,就等着對方請自己,然后光明正大進門。
6. 某基於動態分區存儲管理的計算機,其主存容量為 55M B(初始為空閑),采用
最佳適配(Best Fit)算法,分配和釋放的順序為:分配 15M B,分配 30M B,釋
放 15M B,分配 8M B,分配 6M B,此時主存中最大空閑分區的大小是__B____。
A.7MB
B.9MB
C.10MB
D.15MB
其主存容量為55mb(初試為空間),第一步分配15MB以后還有55MB-15MB=40MB,第二步分配30MB以后還有 40MB-30MB=10MB,第三步釋放15MB以后有兩個空閑區15MB,和10MB,第四步分配8MB,則空閑區為15MB,2MB,第五步分配 6MB,則空閑區為9MB,2MB,所以這個題目應該是選B
7. 某計算機采用二級頁表的分頁存儲管理方式,按字節編址,頁大小為 2^10 字
節,頁表項大小為 2 字節,邏輯地址結構為:
頁目錄號 頁號 頁內偏移量
邏輯地址空間大小為 2^16 頁,則表示整個邏輯地址空間的頁目錄表中包含表項
的個數至少 是____B__。
A. 64 B. 128 C. 256 D. 512
頁大小為2的10次方字節,頁表項大小為2字節,采用二級頁表,一頁可存放2的9次方個頁表項,邏輯地址空間大小為2的16次方頁,要使表示整個邏輯地址空間的頁目錄表中包含的表項個數最少,則需要2的16次方/2的9次方=2的7次方=128個頁面保存頁表項,即頁目錄中包含的個數最少為128
8. 本地用戶通過鍵盤登陸系統時,首先獲得鍵盤輸入信息的程序是__B____。
A.命令解釋程序 B.中斷處理程序
C.系統調用服務程序 D.用戶登錄程序
當用戶使用鍵盤輸入信息時,每次輸入都會產生一個中斷。因此,首先獲得鍵盤輸入信息的程序是中斷處理程序。
9. 單處理機系統中,可並行的是 D
I 進程與進程 II 處理機與設備 III 處理機與通道 IV 設
備與設備
A.I、 II 和 III B.I、 II 和 IV C.I、 III 和 IV D.II、 III
和 IV
10.下列進程調度算法中,綜合考慮進程等待時間和執行時間的是__D____。
A.時間片輪轉調度算法 B.短進程優先調度算法
C.先來先服務調度算法 D.高響應比優先調度算法
11.某計算機系統中有 8 台打印機,由 K 個進程競爭使用,每個進程最多需要 3
台打印機。該系統可能會發生死鎖的 K 的最小值是__C____。
A.2 B.3 C.4 D.5
解析:每個進程都占有2台打印機時,發生死鎖。
12.分區分配內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護措施是___A___。
A.界地址保護 B.程序代碼保護 C.數據保護 D.棧保護
在分區分配內存管理方式中,主要用上、下界寄存器保護分區,也稱為界地址保護。本題答案為A。
13.一個分段存儲管理系統中,地址長度為 32 位,其中段號占 8 位,則最大段長
是____C__。
A.2^8 字節 B.2^16 字節 C.2^24 字節 D.2^32 字節
14.在采用 spooling 技術的系統中,用戶的打印數據首先被送到(B)。
A、磁盤固定區域 B、內存固定區域
C、中斷 D、打印機
解釋:spooling就是聯機技術,緩沖的一種,放在內存中。
15.如果 I/O 所花費的時間比 CPU 的處理時間短的多,則緩沖區(B)。
A、最有效 B、幾乎無效
C、均衡 D、以上都不是
16.設備獨立性說法正確的是(B)。
A、 設備獨立性是指 I/O 設備具有獨立執行 I/O 功能的一種特性
B、 設備獨立性是指用戶程序獨立於具體物理設備的一種特性
C、 設備獨立性是指能夠實現設備共享的一種特性
D、 設備獨立性是指設備驅動程序獨立於具體物理設備的一種特性
解析:設備獨立性是指用戶不指定特定的設備,而指定邏輯設備,使得用戶作業和物理設備獨立開來,再通過其他途徑建立邏輯設備和物理設備之間的對應關系的特性;即用戶程序獨立於具體使用的物理設備的一種特性。
17.如果 I/O 設備與存儲設備間的數據交換不經過 CPU 來完成,則這種數據交換
方式是(C)。
A、程序查詢方式 B、中斷方式
C、 DMA 方式 D、提供主、輔存接口
解析:在DMA(直接內存存儲)控制器控制下,外設直接與內存交換成批數據而不用CPU干預。故選C。
18.設文件索引節點中有 7 個地址項,其中 4 個地址項是直接地址索引,2 個地
址項是一級間接地址索引,1 個地址項是二級間接地址索引,每個地址項大小
為 4 字節。若磁盤索引塊和磁盤數據塊大小均為 256 字節,則可表示的單
個文件最大長度是___C___。
A.33 KB B.519 KB C.1057 KB D.16513 KB
解答:本題的文件結構屬混合索引分配方式。每個地址項大小為4字節,索引塊和盤塊大小為256字節,每個索引塊中的項目數=256B/4B=64個。4個地址項為直接地址索引,對應的文件大小為4×256B=1KB。2個地址項是一級間接地址索引,對應的文件大小是2×64×256B=32KB,一個地址項是二級間接地址索引,對應的文件大小為1×64×64×256B=1024KB。所以單個文件的最大長度=1KB+32KB+1024KB=1057KB。
19.設置當前工作目錄的主要目的是__C_____。
A.節省外存空間 B.節省內存空間
C.加快文件的檢索速度 D.加快文件的讀/寫速度
20.下列文件物理結構中,適合隨機訪問且易於文件擴展的是__B____。
A.連續結構 B.索引結構
C.鏈式結構且磁盤塊定長 D.鏈式結構且磁盤塊變長
解析:索引結構適合隨機訪問且易於文件擴展。
21.假設磁頭當前位於第 105 道,正在向磁道序號增加的方向移動。現有一個磁
道訪問請求序列為 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 SCAN 調度(電梯調
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訪問序列是 ____A__。
A.110,170,180,195,68,45,35,12 B.110,68,45,35,12,170,180,195
C.110,170,180,195,12,35,45,68 D.12,35,45,68,110,170,180,195
SCAN調度(電梯調度)算法:電梯調度算法基於日常生活中的電梯工作模式:電梯保持按一個方向移動,直到在那個方向上沒有請求為止,然后改變方 向。反映在磁盤調度上,總是沿着移動臂的移動方向選擇距離磁頭當前位置最近的I/O請求作為下一次調度的對象。如果該方向上已無I/O請求,則改變方向再 做選擇。假設磁頭當前位於第105道,正在向磁道序號增加的方向移動。現在一個磁道訪問請求序列為 35,45,12,68,110,180,170,195,采用SCAN調度(電梯調度算法得到的磁道訪問序列 是:110,170,180,195,68,45,35,12。
22.文件系統中,文件訪問控制信息存儲的合理位置是__A____。
A.文件控制塊 B.文件分配表 C.用戶口令表 D.系統注冊表
文件控制塊是操作系統為管理文件而設置的一組具有固定格式的數據結構,存放了為管理文件所需的所有有屬性信息(文件屬性或元數據)。
文件分配表FAT(File Allocation Table)用來記錄文件所在位置的表格。
23.設文件 F1 的當前引用計數值為 1,先建立 F1 的符號鏈接(軟鏈接)文件 F2,
再建立 F1 的硬鏈接文件 F3,然后刪除 F1。此時,F2 和 F3 的引用計數值
分別是___B___。
A. 0、 1 B.1、 1 C.1、 2 D.2、 1
硬鏈接:在磁盤上有一份內容一樣的文件產生,但不改變文件的Inode,也就是與原文件共用Inode。
軟鏈接:不在磁盤上有一份內容一樣的文件 產生,但產生新的Inode。
24.程序員利用系統調用打開 I/O 設備時,通常使用的設備標識是 ___A___。
A.邏輯設備名 B.物理設備名 C.主設備號 D.從設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