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域和作用域鏈
js的語法用法非常的靈活,且稍不注意就踩坑。這集來分析下作用域和作用域鏈。我們且從幾道題目入手,您可以試着在心里猜想着答案。
問題一、
if (true) { var str = "李四"; } alert(str);//彈出值是?
問題二、
function add(num1, num2) { var sum = num1 + num2; } add(1,2); alert(sum) //彈出值是?
問題三、
var str1 = "張三"; var str2 = "李四"; function fun1() { var str2 = "王五"; var str3 = "鄭六"; alert(str1 + str2 + str3); //彈出值是?
} fun1();
問題四、
var num1 = 10; function fun1() { alert(num1); } function fun2(fn) { var num1 = 12; fn(); } fun2(fun1); //彈出值是?
js中沒有塊級作用域
答案一:
我們看到了,彈出值是”李四“。這說明了js中沒有塊級作用域(這和我們以前接觸的其他語言不同)。不僅if里面是這樣,for、while...等等都是這樣。
如:
js中只有函數作用域和全局作用域
我們只能從外層內層作用域訪問外層作用域,而外層作用域不能訪問內層作用域。
答案二:
(沒反映?因為報異常了。不信F12看)如此,我們是訪問不到sum的。因為sun是屬於add函數內的作用域。 我們只能從add函數內訪問到全局作用域的變量值。
js中的作用域鏈
答案三:
str1取全局作用域、str3去fun1函數作用域的。這里有些疑惑的是str2了。這里就引入了作用域鏈。
一般我們都說,先從自己的作用域取變量,沒取到然后去父作用域中取。這句話沒錯,不過有時候也會產生疑惑或是混淆。如答案四:
“先從自己的作用域取變量,沒取到然后去父作用域中取”,這里fun1的父作用域是全局作用域,而不是fn()調用時fun2中的作用域。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句話改成“先從自己的作用域取變量,沒取到然后去自定自己的地方的父作用域中取”。
暫且分析到這里了。后續如果有新的理解再補充進來。
注意:
- 當循環嵌套時千萬不要忘記修改循環條件的變量名如:(這樣就死循環了)
for (var i = 0; i < 4; i++) { //...... //...... for (var i = 0; i < 2; i++) { alert("ok") } //...... //...... }
這是學習記錄,不是教程。文中錯誤難免,您可以指出錯誤,但請不要言辭刻薄。
原文鏈接:http://haojima.net/zhaopei/513.html
本文已同步至目錄索引:一步步學習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