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評價?
如何評價項目的好壞(從客戶角度)
功能:按期,效益,體驗,穩定性(性能),擴展
按期完成功能是一定的,不然會被辭退,績效考核才是最重要的
穩定性的指標:可用性
績效考核指標:(分鍾-故障分鍾)/總分鍾
一個項目的開發流程:
需求(文檔)
->>>原型(需求可行性)
->>>設計(技術選型)(技術,測試人員測試,UI設計) UI,里程碑,原型對客戶重要,影響體驗
->>>分工開發(分階段,里程碑,哪個階段完成哪些東西)
二、如何做好項目/如何讓客戶認同?
怎樣把項目做好(高質量)客戶認同
最重要的是要讓客戶看到項目的可控性,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1.需求階段:
三家公司,都能做到,選哪一個
抓住客戶的需求,如何做到
業務決定技術(一個好的架構師很重要)
認同客戶想法:
哪些要砍掉,哪些保留,哪個UI適合你
不是只是完成技術任務,那是初級開發人員干的
好的程序員是告訴你需求,自己去處理
2. 原型階段:
生成草圖,可能只是某個控件,如何跳轉,布局
理清流程,整個流程過一遍
3. 設計
UI:
用戶喜歡,和潮流符合,不落后
動畫,特效
技術:
安全性、業務邏輯序列圖看得懂
功能可以橫向擴展
不會導致系統完全崩潰,如數據庫數據丟失
可測試的
做到上面三點,讓客戶明白團隊在項目的每一個環節都把控的很好,也就會放心了。
三、如何更快解決問題
出故障如何快速解決問題:
按分鍾算故障,自己能不能升值很重要
如何避免?
1. 入口校驗,數據進入時校驗,也就是服務器校驗
有人說客戶端校驗就行,用所謂的提高性能來說話,其實這種說法是大錯特錯的。
如果一個項目是因為進行了服務器校驗拉低性能,那這個項目一點是搞笑的,連代碼層面上的故障都不能排除,還能干什么呢?
或者說,明知道錯誤的數據很有可能容易出現故障,可以及時處理,但是就是不處理,這是多么的愚蠢,難道要等到以后出錯了才處理嗎?
2. 異常:日志,可查
日志是一定要有的,在可能出錯的地方都給打算日志。
3. 項目流程方案部署文檔清晰,知道是哪個地方有問題,部署架構圖一定要有
部署架構圖有什么用?能讓我們了解這個項目的架構,通過日志能夠知道定位出錯位置
4. 監控系統,配合各種指標,預警:出錯能夠提醒,訪問量爆增,錯誤日志一直在增加
CPU占用率飆升,磁盤空間達到90% ,JDK FULL GC消耗時間長,響應時間變長
用戶數新增的減少(注冊故障)
如何監控:涉及調用鏈,每個接口的調用數記錄,智能攔截IP,每個過程跟蹤
記得開會的時候有人說專門找人定時查看日志,Leader反問:你覺得可能實現嗎?他自己都笑着說不能。
所以說監控系統是很重要的,大家很容易忽略
如何快速解決?
1. 制定應急方案,備份:每個部分都有備份(熱備),可以回滾
灰度發布,有100萬,用1萬用戶用到新發布的版本上,其他用舊的,幾天沒問題,轉為50%,最后再100%
2. 異常日志:能打的都打,日志不僅要包含業務的,還有查看與sql連通日志 ,GC日志
我們最常見的就時聽到伙伴說在我這里還跑的好好的,到你那里就不行了。
不允許e.printStack();
3. 代碼
如何給別人講這個項目是干什么的?
-
用戶使用者范圍
-
解決使用者的什么問題
講解項目內容是有方法的,不要這講一塊,那講一塊,不僅別人不懂,連自己都搞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