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字典排序,列表排序詳細


在程序中使用字典進行數據信息統計時,由於字典是無序的所以打印字典時內容也是無序的。因此,為了使統計得到的結果更方便查看需要進行排序。Python中字典的排序分為按“鍵”排序和按“值”排序。

1、按“值”排序

   按“值”排序就是根據字典的值進行排序,可以使用內置的sorted()函數。

    sorted(iterable[, cmp[, key[, reverse]]])

(1)iterable:是可迭代類型類型;

(2)cmp:用於比較的函數,比較什么由key決定,有默認值,迭代集合中的一項;

(3)key:用列表元素的某個屬性和函數進行作為關鍵字,有默認值,迭代集合中的一項;

(4)reverse:排序規則. reverse = True 或者 reverse = False,有默認值,默認為升序排列(False)。

返回值:是一個經過排序的可迭代類型,與iterable一樣。一般來說,cmp和key可以使用lambda表達式。

如果對字典進行排序,常用的形式如下:sorted(dict.items(), key=lambda e:e[1], reverse=True), 其中e表示dict.items()中的一個元素,e[1]則表示按 值排序如果把e[1]改成e[0],那么則是按鍵排序,reverse=False可以省略,默認為升序排列。

說明:字典的items()函數返回的是一個列表,列表的每個元素是一個鍵和值組成的元組。因此,sorted(dict.items(), key=lambda e:e[1], reverse=True)返回的值同樣是由元組組成的列表。

使用示例代碼:

?
1
2
3
4
5
6
7
user={}
#
#填充字典
#
sort=sorted(user.items(),key=lambda e:e[1],reverse=True)   #排序
for item in sort:
    print >>fp,"%-30s %s"  %(item[0],item[1])
2、按“鍵”排序

    對字典進行按鍵排序也可以使用上面的sorted函數,只要改為sorted(dict.items(), key=lambda e:e[0], reverse=True)就可以了。不過除了這個方式之外,還有另外的方法:通過列表的排序來達到使字典有序的目的。

   用到的知識:字典的keys()函數返回列表形式的鍵值,將該列表排序即可。列表的排序使用列表的sort()函數,詳細內容參考列表排序。

總結:

方法1:最簡單的方法,排列元素(key/value對),然后挑出值。字典的items方法,會返回一個元組的列表,其中每個元組都包含一對項目 ——鍵與對應的值。此時排序可以sort()方法。

def sortedDictValues1(adict): 
items = adict.items() 
items.sort() 
return [value  for key, value  in items]
方法2:使用排列鍵(key)的方式,挑出值,速度比方法1快。字典對象的keys()方法返回字典中所有鍵值組成的列表,次序是隨機的。需要排序時只要對返回的鍵值列表使用sort()方法。

def sortedDictValues1(adict): 
keys = adict.keys() 
keys.sort() 
return [adict[key]  for key  in keys]
方法3:通過映射的方法去更有效的執行最后一步

def sortedDictValues1(adict): 
keys = adict.keys() 
keys.sort() 
return map (adict.get,keys )
方法4:對字典按鍵排序,用元組列表的形式返回,同時使用lambda函數來進行;

sorted(iterable[, cmp[, key[, reverse]]]

cmp和key一般使用lambda

如:
>>> d={"ok":1,"no":2}
對字典按鍵排序,用元組列表的形式返回
>>> sorted(d.items(), key=lambda d:d[0])
[('no', 2), ('ok', 1)]
對字典按值排序,用元組列表的形式返回
>>> sorted(d.items(), key=lambda d:d[1])
[('ok', 1), ('no', 2)]

                            二、列表排序

對列表進行排序使用列表的sort()函數。

1、sort()函數

   sort()函數使用固定的排序算法對列表排序。sort()函數對列表排序時改變了原來的列表,從而讓其中的元素能按一定的順序排列,而不是簡單的返回一個已排序的列表副本。

   注意sort()函數改變原來的列表,函數返回值是空值即None。因此,如果需要一個已排好序的列表副本,同時又要保留原有列表不變的時候,就不能直接簡單的使用sort()函數。為了實現上述功能使用sort()的方法是:先獲取列表X的副本Y,然后再對Y進行排序。代碼如下:


?
1
2
3
4
5
x=[4,6,2,1,7,9,4]
y=x[:]
y.sort()
print x
print y
結果如下:


[4, 6, 2, 1, 7, 9, 4]

[1, 2, 4, 4, 6, 7, 9]

說明:調用x[:]得到的是包含了x所有元素的分片,這是一種很有效率的復制整個列表的方法。通過y=x簡單的將x復制給y是沒有用的,因為這樣做就讓x和y都指向了同一個列表了。

2、sorted()

  另外一種獲取已排序的列表副本的方法是使用sorted()函數。注意,sorted()函數可以用於任何可迭代的對象。


?
1
2
3
4
x=[4,6,2,1,7,9,4]
y=sorted(x)
print x
print y
結果:


[4, 6, 2, 1, 7, 9, 4]

[1, 2, 4, 4, 6, 7, 9]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