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原理實驗報告
2015/2016(1)
【實驗目的】
1. 掌握IP數據報的報文格式
2. 掌握IP校驗和計算方法
3. 掌握子網掩碼和路由轉發
4. 理解特殊IP地址的含義
5. 理解IP分片過程
【實驗環境配置】
A、B、C、D、E、F主機按下圖配置IP地址
圖1 主機與IP地址
【實驗原理】
一、 IP報文格式
IP數據報是由IP首部加數據組成的。IP首部的最大長度不超過60字節。 IP數據報文格式如下圖所示:
4位版本 |
4位首部長度 |
8位服務類型 |
16位總長度(字節數) |
|
16位標識 |
3位標志 |
13位片偏移 |
||
8位生存時間 |
8位協議類型 |
16位首部檢驗和 |
||
32位源IP地址 |
||||
32位目的IP地址 |
||||
選項(如果有) |
||||
數據 |
二、 IP分片
鏈路層具有最大傳輸單元(MTU)這個特性,它限制了數據幀的最大長度。不同的網絡類型都有一個上限值。以太網通常是1500字節。 如果IP層有數據包要傳輸,而數據包的長度超過了MTU,那么IP層就要對數據包進行分片操作。使每一片長度都小於MTU。 IP首部中“16位標識”、“3位標志”和“13位片偏移”包含了分片和重組所需的信息。另外,當數據被分片后,每個片的“16位總長度” 值要改為該片的長度值。
三、 IP路由表
大部分網絡層設備都存儲着一張記錄路由信息的表格,稱為路由表。它由許多條項目組成。網絡層設備收到數據報后,根據其目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確定數據報傳輸的最佳路徑(下一跳)。然后利用網絡層的協議重新封裝數據報,利用下層提供的服務把數據報轉發出去。 路由表的項目一般含有五個基本字段:目的地址、網絡掩碼、下一跳地址、接口、度量。
路由表按如下順序匹配:
l 直接交付:路由表表項的“目的地址”字段是交付主機的本網絡地址。
l 特定主機交付:路由表表項的“目的地址”字段是某台特定主機的IP地址。
l 特定網絡交付:路由表表項的“目的地址”字段是另一個網絡的地址。
l 默認交付:路由表表項的“目的地址”字段是一個默認路由器(默認網關)。
四、路由選擇過程
路由選擇模塊從IP處理模塊接收到IP分組后,使用該分組的目的IP地址同路由表中的每一個項目按特定的順序(按照前面介紹的“路由表匹配順序”)查找匹配項,當找到第一個匹配項后就不再繼續尋找了,這樣就完成了路由選擇過程。
匹配路由表項的方法是將IP地址與路由表中的一個項目的“子網掩碼”進行按位“與”操作,然后判斷運算結果是否等於該項目的“目的地址”,如果等於,則匹配成功,否則,匹配失敗。
路由選擇模塊的工作過程:
圖2 路由選擇模塊的工作過程
【實驗步驟】
主機B啟動靜態路由服務(方法:在命令行方式下,輸入“staticroute_config”)。 按照拓撲結構圖連接網絡,使用拓撲驗證檢查連接的正確性。
練習一:編輯並發送IP數據報
- 主機A啟動仿真編輯器,編輯一個IP數據報,其中:
MAC層:
目的MAC地址:主機B的MAC地址(對應於172.16.1.1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主機A的MAC地址。
協議類型或數據長度:0800。
IP層:
總長度:IP層長度。
生存時間:128。
源IP地址:主機A的IP地址(172.16.1.2)。
目的IP地址:主機E的IP地址(172.16.0.2)。
校驗和:在其他所有字段填充完畢后計算並填充。
IP在計算校驗和時包括那些內容?
【說明】先使用仿真編輯器的“手動計算”校驗和,再使用仿真編輯器的“自動計算”校驗和,將兩次計算結果相比較,若結果不一致,則重新計算。
IP在計算校驗和時包括哪些內容?
答:IP在計算校驗和時包括IP數據報的首部。
- 在主機B(兩塊網卡分別打開兩個捕獲窗口)、E上啟動協議分析器,設置過濾條件(提取IP協議),開始捕獲數據。
- 主機A發送第1步中編輯好的報文。
- 主機B、E停止捕獲數據,在捕獲到的數據中查找主機A所發送的數據報,並回答以下問題:
第1步中主機A所編輯的報文,經過主機B到達主機E后,報文數據是否發生變化?若發生變化,記錄變化的字段,並簡述發生變化的原因。
答:報文數據發生變化,變化的字段為:生存時間、首部校驗和,由於A發送給E的報文跨網段,經過路由器B,B在轉發數據報前將生存時間(TTL)減1,並重新計算校驗和。
B主機和E主機捕獲的報文比較
B主機 |
E主機 |
序號: 1 源地址 ECA86B-C53961 172.16.1.2 目標地址 ECA86B-C44766 172.16.0.2 概要描述 IPv4 (網際協議IPv4): 172.16.1.2 => 172.16.0.2 (Len 23) 幀長: 60 字節 時間: 10:08:04.8660460 時間間隔: 74.0000000
Ethernet 802.3 目的MAC地址 = ECA86B-C44766 源MAC地址 = ECA86B-C53961 協議類型或數據長度 = 0800 (IP協議) IPv4 (網際協議IPv4) 版本號和首部長度 = 45 版本 = 4 首部長度 = 5 區分服務 = 00 區分服務碼點 = 000000.. 顯式擁塞傳輸標志 = ......0. 經歷擁塞標志 = .......0 總長度 = 23 標識 = 37960 標志和偏移量 = 4000 保留未用 = 0............... 不分片 = .1.............. 還有分片 = ..0............. 分片偏移量 = 0 生存時間 = 128 高層協議類型 = 0 首部校驗和 = 0D7A (correct) 源IP地址 = 172.16.1.2 目的IP地址 = 172.16.0.2 自定義數據 數據 = ...
00000000: EC A8 6B C4 47 66 EC A8 6B C5 39 61 08 00 45 00 歙k腉f歙k?a..E. 00000010: 00 17 94 48 40 00 80 00 0D 7A AC 10 01 02 AC 10 ...H@....z?..? 00000020: 00 02 AB CD EF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0000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
序號: 0 源地址 00133B-0C2AD0 172.16.1.2 目標地址 ECA86B-C4C809 172.16.0.2 概要描述 IPv4 (網際協議IPv4): 172.16.1.2 => 172.16.0.2 (Len 23) 幀長: 60 字節 時間: 10:07:22.5661870 時間間隔:
Ethernet 802.3 目的MAC地址 = ECA86B-C4C809 源MAC地址 = 00133B-0C2AD0 協議類型或數據長度 = 0800 (IP協議) IPv4 (網際協議IPv4) 版本號和首部長度 = 45 版本 = 4 首部長度 = 5 區分服務 = 00 區分服務碼點 = 000000.. 顯式擁塞傳輸標志 = ......0. 經歷擁塞標志 = .......0 總長度 = 23 標識 = 37960 標志和偏移量 = 4000 保留未用 = 0............... 不分片 = .1.............. 還有分片 = ..0............. 分片偏移量 = 0 生存時間 = 127 高層協議類型 = 0 首部校驗和 = 0E7A (correct) 源IP地址 = 172.16.1.2 目的IP地址 = 172.16.0.2 自定義數據 數據 = ...
00000000: EC A8 6B C4 C8 09 00 13 3B 0C 2A D0 08 00 45 00 歙k娜...;.*?.E. 00000010: 00 17 94 48 40 00 7F 00 0E 7A AC 10 01 02 AC 10 ...H@...z?..? 00000020: 00 02 AB CD EF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0000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
- 將第2步中主機A所編輯的報文的“生存時間”設置為1。重新計算校驗和。
- 主機B、E重新開始捕獲數據。
- 主機A發送第5步中編輯好的報文。
- 主機B、E停止捕獲數據,在捕獲到的數據中查找主機A所發送的數據報,並回答以下問題:
- 主機B、E是否能捕獲到主機A所發送的報文?簡述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答:主機B捕獲到了A主機發送的報文,E未捕獲A主機發送的報文。B主機對應於172.16.1.1的網卡與A主機在同一局域網內,所以B主機收到了A主機發送的報文,而B主機作為路由器在轉發數據報前將報文的生存時間減1得到0,將該數據報丟棄,不轉發。所以E主機(172.16.0.2)沒有收到數據報。
練習二:特殊的IP地址
- 直接廣播地址。
(1)主機A編輯IP數據報1,其中: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172.16.1.255。
校驗和:在其他字段填充完畢后,計算並填充。
(2)主機A再編輯IP數據報2,其中:
目的MAC地址:主機B的MAC地址(對應於172.16.1.1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172.16.0.255。
校驗和:在其他字段填充完畢后,計算並填充。
(3)主機B、C、D、E、F啟動協議分析器並設置過濾條件(提取IP協議,捕獲172.16.1.2接收和發送的所有IP數據包,設置地址過濾條件如下:172.16.1.2<->Any)。
(4) 主機B、C、D、E、F開始捕獲數據。
(5) 主機A發送這兩個數據報。
(6) 主機B、C、D、E、F停止捕獲數據。
記錄實驗結果:
|
主機號 |
收到IP數據報1 |
B(172.16.1.1)、C、D |
收到IP數據報2 |
B(172.16.1.1、172.16.0.1)、E、F |
結合實驗結果,簡述直接廣播地址的作用。
答:直接廣播地址,指定了一個特定網絡的“所有主機”,一個直接廣播的單一拷貝被發送到一個指定的網絡,在那里他被廣播到所有網絡終端。
圖3 A主機發送的數據報1
圖4 A主機發送的數據報1
- 受限廣播地址。
(1) 主機A編輯一個IP數據報,其中:
“目的MAC地址”設置為FFFFFF-FFFFFF。
“目的IP地址”設置為255.255.255.255。
(2) 主機B、C、D、E、F重新啟動協議分析器並設置過濾條件(提取IP協議,172.16.1.2<->Any)。
(3) 主機B、C、D、E、F重新開始捕獲數據。
(4) 主機A發送這個數據報。
(5) 主機B、C、D、E、F停止捕獲數據。
記錄實驗結果:
|
主機號 |
收到主機A發送的IP數據報 |
B(172.16.1.1)、C、D |
未收到主機A發送的IP數據報 |
B(172.16.0.1)、E、F |
結合實驗結果,簡述受限廣播地址的作用。
答:受限的廣播地址是255.255.25.255(全1),路由器不轉發目的地址為受限的廣播地址的數據報,這樣的數據報僅出現在本地網絡中。所以只有本局域網內的B、C、D主機收到了A主機發送的IP數據報。
- 環回地址。
主機F重新啟動協議分析器開始捕獲數據並設置過濾條件(提取IP協議)。
主機E ping 127.0.0.1。
主機F停止捕獲數據。
- 主機F是否收到主機E發送的目的地址為127.0.0.1的IP數據報?為什么?
答:主機F沒有收到E發送的IP數據報,因為若主句發送一個目的地址以為環回地址(127.0.0.1)的IP數據報,則本主機中的協議軟件就處理數據報中的數據,而不會把數據報發送到任何網絡。所以F主機不會收到E主機發送的目的地址為127.0.0.1的數據報。
圖5 主機E ping 127.0.0.1
練習三:IP數據報分片
- 在主機B上使用“MTU工具” 設置以太網端口的MTU為800字節(兩個端口都設置)。
- 主機A、B、E啟動協議分析器,打開捕獲窗口進行數據捕獲並設置過濾條件(提取ICMP協議)。
- 在主機A上,執行命令ping -l 1000 172.16.0.2。
- 主機A、E停止捕獲數據。主機E如下圖所示,重新定義過濾條件(取一個ICMP數據包,按照其上層協議IP的Identification字段設置過濾)。
將ICMP的報文分片信息填入下表:
字段名稱 |
分片序號1 |
分片序號2 |
分片序號3 |
Identification字段值 |
2837 |
2837 |
|
More fragments字段值 |
1 |
0 |
|
Fragment offset字段值 |
0 |
97(8字節) |
|
傳輸的數據量 |
796字節 |
252字節 |
|
- 主機E恢復默認過濾器。主機A、E重新開始捕獲數據。
- 在主機A上,執行命令ping -l 2000 172.16.0.2。
- 主機A、E停止捕獲數據。察看主機A、E捕獲到的數據,比較兩者的差異,體會兩次分片過程。
字段名稱 |
分片序號1 |
分片序號2 |
分片序號3 |
Identification字段值 |
2958 |
2958 |
2958 |
More fragments字段值 |
1 |
1 |
0 |
Fragment offset字段值 |
0 |
97(8字節) |
185(8字節) |
傳輸的數據量 |
796字節 |
724字節 |
548字節 |
兩次結果分析與比較:
第一次A主機(MTU 1500)發送的數據報(2837)總長度為1028字節(A主機捕獲),則數據部分1028-20=1008字節,分片數為1。E主機收到2個分片。分片1總長度796字節,數據部分長度為776字節,分片偏移量為0,。分片2總長度252字節,數據部分長度232字節,分片偏移量97(8字節)=776字節。由於主機B的MTU被設置成了800字節,所以B在轉發數據時重新分片,分片長度不超過800字節,除去固定部分20字節,數據部分不超過780字節而分片長度必須是8字節的整數倍,所以分片1數據長度為776字節,加上20字節固定首部長度,所以分片1的長度為796字節。剩余數據組成分片2。
第二次A主機(MTU 1500)發送的數據報(2958),有2個分片,總長度分別為1500字節、548字節(A主機捕獲)。A主機分片1,數據部分長度1480,在經過B主機分割后成為2個分片,1480-776=704字節,加上20字節固定首部長度,E主機捕獲的分片2總長度為724。A主機分片2總長度548字節,分片偏移量185(8字節)。E主機捕獲分片3總長度548字節,分片偏移量185(8字節)。
- 主機B上使用“開始\程序\網絡協議仿真教學系統 通用版\工具\MTU工具”恢復以太網端口的MTU為1500字節。
練習四:子網掩碼和路由轉發
- 所有主機取消網關
- 主機A、C、E設置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24,主機B、D、F設置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40。
- 主機A ping 主機B(172.16.1.1),主機C ping 主機D(172.16.1.4),主機E ping 主機F(172.16.0.3)。 記錄實驗結果
|
是否ping 通 |
主機A----主機B |
能ping通 |
主機C----主機D |
能ping通 |
主機E----主機F |
能ping通 |
請問什么情況下兩主機的子網掩碼不同,卻可以相互通信?
答:
A : IP :172. 16. 1.2 00000010
子網掩碼:255.255.255.224 11100000
按位與結果 172.16.1.0
B : IP :172. 16. 1.1 00000001
子網掩碼:255.255.255.240 11110000
按位與結果 172.16.1.0
C : IP :172. 16. 1.3 00000011
子網掩碼:255.255.255.224 11100000
按位與結果 172.16.1.0
D : IP :172. 16. 1.4 00000100
子網掩碼:255.255.255.240 11110000
按位與結果 172.16.1.0
E : IP :172. 16. 0.2 00000010
子網掩碼:255.255.255.224 11100000
按位與結果 172.16.0.0
F : IP :172. 16. 0.3 00000011
子網掩碼:255.255.255.240 11110000
按位與結果 172.16.0.0
當兩台主機在同一網段時可以相互通信。
- 主機A設置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52,主機C設置子網掩碼為255.255.255.254,用主機A ping 主機C(172.16.1.3)。 記錄實驗結果
|
是否ping 通 |
主機A----主機C |
否 |
答:
A : IP :172. 16. 1.2 00000010
子網掩碼:255.255.255.252 11111100
按位與結果 172.16.1.0
C : IP :172. 16. 1.3 00000011
子網掩碼:255.255.255.254 11111110
按位與結果 172.16.1.2
兩主機所在網段不同,無法通信。
【思考問題】
- 試說明IP地址與硬件地址的區別。為什么要使用這兩種不同的地址?
答:IP地址就是給因特網上的每一個主機或路由器的每一個接口分配一個在全世界范圍唯一的32位的標識符。IP使得在因特網上很方便的尋址。IP地址是網絡層和以上各層使用的地址,是一種邏輯地址。硬件地址即物理地址是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使用的地址,是主機或路由器接口的標識符。
在居於網鏈路層只能看見MAC幀,IP層抽象的互聯網屏蔽了下層復雜的細節在網路曾討論問題,就能使用統一的、抽象的IP地址研究主機與主機或路由器之間的通信。
- 不同協議的MTU的范圍從296到65535。使用大的MTU有什么好處?使用小的MTU有什么好處?
答:使用大的MTU,IP數據報就長,這樣使其的傳輸效率提高,IP數據報首部占數據報的總長度比例減小。
使用小的MTU,IP數據報就短,IP數據報越短,路由器轉發速度越快。
- IP數據報中的首部檢驗和並不檢驗數據報中的數據。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什么?壞處是什么?
答:好處:數據報每經過一個路由器,路由器都要重新計算首部校驗和,不檢驗數據部分可以減少計算的工作量。壞處:網絡層無法提供可靠的傳輸,將檢驗的任務交給上層協議,增加了上層協議的復雜性。
練習三IP數據報分片 A、E主機捕獲的數據報(數據與協議數據內容略去,前三為A主機捕獲、其余為E捕獲)
序號: 1 源地址 ECA86B-C53961 172.16.1.2 目標地址 ECA86B-C44766 172.16.0.2 概要描述 ICMP (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 回顯請求 幀長: 1042 字節 時間: 10:40:20.4731620 時間間隔: 5.0000000
Ethernet 802.3 目的MAC地址 = ECA86B-C44766 源MAC地址 = ECA86B-C53961 協議類型或數據長度 = 0800 (IP協議) IPv4 (網際協議IPv4) 版本號和首部長度 = 45 版本 = 4 首部長度 = 5 區分服務 = 00 區分服務碼點 = 000000.. 顯式擁塞傳輸標志 = ......0. 經歷擁塞標志 = .......0 總長度 = 1028 標識 = 2837 標志和偏移量 = 0000 保留未用 = 0............... 不分片 = .0.............. 還有分片 = ..0............. 分片偏移量 = 0 生存時間 = 128 高層協議類型 = 1 (ICMP協議) 首部校驗和 = 0000 (incorrect) 源IP地址 = 172.16.1.2 目的IP地址 = 172.16.0.2 ICMP (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 類型 = 8 (回顯請求) 代碼 = 0 校驗和 = 4D60 (correct) 標識號 = 512 序列號 = 768 協議數據 = |
序號: 0 源地址 ECA86B-C53961 172.16.1.2 目標地址 ECA86B-C44766 172.16.0.2 概要描述 ICMP (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 回顯請求 幀長: 1514 字節 時間: 10:56:56.8601250 時間間隔:
Ethernet 802.3 目的MAC地址 = ECA86B-C44766 源MAC地址 = ECA86B-C53961 協議類型或數據長度 = 0800 (IP協議) IPv4 (網際協議IPv4) 版本號和首部長度 = 45 版本 = 4 首部長度 = 5 區分服務 = 00 區分服務碼點 = 000000.. 顯式擁塞傳輸標志 = ......0. 經歷擁塞標志 = .......0 總長度 = 1500 標識 = 2958 標志和偏移量 = 2000 保留未用 = 0............... 不分片 = .0.............. 還有分片 = ..1............. 分片偏移量 = 0 生存時間 = 128 高層協議類型 = 1 (ICMP協議) 首部校驗和 = B06E (correct) 源IP地址 = 172.16.1.2 目的IP地址 = 172.16.0.2 ICMP (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 類型 = 8 (回顯請求) 代碼 = 0 校驗和 = 6F78 (incorrect) 標識號 = 512 序列號 = 2560 協議數據 = |
序號: 1 源地址 ECA86B-C53961 172.16.1.2 目標地址 ECA86B-C44766 172.16.0.2 概要描述 IPv4 (網際協議IPv4): 172.16.1.2 => 172.16.0.2 (Len 548) 幀長: 562 字節 時間: 10:56:56.8601340 時間間隔: 0.0000000
Ethernet 802.3 目的MAC地址 = ECA86B-C44766 源MAC地址 = ECA86B-C53961 協議類型或數據長度 = 0800 (IP協議) IPv4 (網際協議IPv4) 版本號和首部長度 = 45 版本 = 4 首部長度 = 5 區分服務 = 00 區分服務碼點 = 000000.. 顯式擁塞傳輸標志 = ......0. 經歷擁塞標志 = .......0 總長度 = 548 標識 = 2958 標志和偏移量 = 00B9 保留未用 = 0............... 不分片 = .0.............. 還有分片 = ..0............. 分片偏移量 = 185 生存時間 = 128 高層協議類型 = 1 (ICMP協議) 首部校驗和 = D36D (correct) 源IP地址 = 172.16.1.2 目的IP地址 = 172.16.0.2 自定義數據 數據 = |
序號: 1 源地址 00133B-0C2AD0 172.16.1.2 目標地址 ECA86B-C4C809 172.16.0.2 概要描述 ICMP (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 回顯請求 幀長: 810 字節 時間: 10:42:01.8508580 時間間隔: 5.0000000
Ethernet 802.3 目的MAC地址 = ECA86B-C4C809 源MAC地址 = 00133B-0C2AD0 協議類型或數據長度 = 0800 (IP協議) IPv4 (網際協議IPv4) 版本號和首部長度 = 45 版本 = 4 首部長度 = 5 區分服務 = 00 區分服務碼點 = 000000.. 顯式擁塞傳輸標志 = ......0. 經歷擁塞標志 = .......0 總長度 = 796 標識 = 2837 標志和偏移量 = 2000 保留未用 = 0............... 不分片 = .0.............. 還有分片 = ..1............. 分片偏移量 = 0 生存時間 = 127 高層協議類型 = 1 (ICMP協議) 首部校驗和 = B4A7 (correct) 源IP地址 = 172.16.1.2 目的IP地址 = 172.16.0.2 ICMP (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 類型 = 8 (回顯請求) 代碼 = 0 校驗和 = 4D60 (incorrect) 標識號 = 512 序列號 = 768 協議數據 = |
序號: 2 源地址 00133B-0C2AD0 172.16.1.2 目標地址 ECA86B-C4C809 172.16.0.2 概要描述 IPv4 (網際協議IPv4): 172.16.1.2 => 172.16.0.2 (Len 252) 幀長: 266 字節 時間: 10:42:01.8508710 時間間隔: 0.0000000
Ethernet 802.3 目的MAC地址 = ECA86B-C4C809 源MAC地址 = 00133B-0C2AD0 協議類型或數據長度 = 0800 (IP協議) IPv4 (網際協議IPv4) 版本號和首部長度 = 45 版本 = 4 首部長度 = 5 區分服務 = 00 區分服務碼點 = 000000.. 顯式擁塞傳輸標志 = ......0. 經歷擁塞標志 = .......0 總長度 = 252 標識 = 2837 標志和偏移量 = 0061 保留未用 = 0............... 不分片 = .0.............. 還有分片 = ..0............. 分片偏移量 = 97 生存時間 = 127 高層協議類型 = 1 (ICMP協議) 首部校驗和 = D666 (correct) 源IP地址 = 172.16.1.2 目的IP地址 = 172.16.0.2 自定義數據 數據 = |
序號: 0 源地址 00133B-0C2AD0 172.16.1.2 目標地址 ECA86B-C4C809 172.16.0.2 概要描述 ICMP (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 回顯請求 幀長: 810 字節 時間: 10:58:38.2279920 時間間隔:
Ethernet 802.3 目的MAC地址 = ECA86B-C4C809 源MAC地址 = 00133B-0C2AD0 協議類型或數據長度 = 0800 (IP協議) IPv4 (網際協議IPv4) 版本號和首部長度 = 45 版本 = 4 首部長度 = 5 區分服務 = 00 區分服務碼點 = 000000.. 顯式擁塞傳輸標志 = ......0. 經歷擁塞標志 = .......0 總長度 = 796 標識 = 2958 標志和偏移量 = 2000 保留未用 = 0............... 不分片 = .0.............. 還有分片 = ..1............. 分片偏移量 = 0 生存時間 = 127 高層協議類型 = 1 (ICMP協議) 首部校驗和 = B42E (correct) 源IP地址 = 172.16.1.2 目的IP地址 = 172.16.0.2 ICMP (Internet控制報文協議) 類型 = 8 (回顯請求) 代碼 = 0 校驗和 = 6F78 (incorrect) 標識號 = 512 序列號 = 2560 協議數據 = |
序號: 1 源地址 00133B-0C2AD0 172.16.1.2 目標地址 ECA86B-C4C809 172.16.0.2 概要描述 IPv4 (網際協議IPv4): 172.16.1.2 => 172.16.0.2 (Len 724) 幀長: 738 字節 時間: 10:58:38.2280000 時間間隔: 0.0000000
Ethernet 802.3 目的MAC地址 = ECA86B-C4C809 源MAC地址 = 00133B-0C2AD0 協議類型或數據長度 = 0800 (IP協議) IPv4 (網際協議IPv4) 版本號和首部長度 = 45 版本 = 4 首部長度 = 5 區分服務 = 00 區分服務碼點 = 000000.. 顯式擁塞傳輸標志 = ......0. 經歷擁塞標志 = .......0 總長度 = 724 標識 = 2958 標志和偏移量 = 2061 保留未用 = 0............... 不分片 = .0.............. 還有分片 = ..1............. 分片偏移量 = 97 生存時間 = 127 高層協議類型 = 1 (ICMP協議) 首部校驗和 = B415 (correct) 源IP地址 = 172.16.1.2 目的IP地址 = 172.16.0.2 自定義數據 數據 = |
序號: 2 源地址 00133B-0C2AD0 172.16.1.2 目標地址 ECA86B-C4C809 172.16.0.2 概要描述 IPv4 (網際協議IPv4): 172.16.1.2 => 172.16.0.2 (Len 548) 幀長: 562 字節 時間: 10:58:38.2280030 時間間隔: 0.0000000
Ethernet 802.3 目的MAC地址 = ECA86B-C4C809 源MAC地址 = 00133B-0C2AD0 協議類型或數據長度 = 0800 (IP協議) IPv4 (網際協議IPv4) 版本號和首部長度 = 45 版本 = 4 首部長度 = 5 區分服務 = 00 區分服務碼點 = 000000.. 顯式擁塞傳輸標志 = ......0. 經歷擁塞標志 = .......0 總長度 = 548 標識 = 2958 標志和偏移量 = 00B9 保留未用 = 0............... 不分片 = .0.............. 還有分片 = ..0............. 分片偏移量 = 185 生存時間 = 127 高層協議類型 = 1 (ICMP協議) 首部校驗和 = D46D (correct) 源IP地址 = 172.16.1.2 目的IP地址 = 172.16.0.2 自定義數據 數據 = |